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激素的发现课件

植物激素的发现课件

1.达尔文通过植物向光性现象的观察,推测 向光性的原因有哪些? 单侧光 植物感受单侧光的部位
2.如何证明? 实验步骤: ①实验分组 ②自变量的处理 ③因变量的观察 ④分析结果,得结论
(实验中要注意变量的控制和遵循的原则)
(一)1880年,达尔文实验:
组别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1组
⑴1与2对照可以说明: 向光性与单侧光有关。
A
B
C
2.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B ) A 光能加速生长素的合成 B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C 光加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光破坏了细胞的生理活动
3.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幼苗端某一 位置上,(A为对照琼脂块不含生长素),其 中能正常生长,不发生发弯曲的是:( C )
A
B
C
D
4.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 片)。
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Ⅶ细胞④物质ⅣⅥ
抗原 细胞① 细胞② 细胞③ 细胞⑤




A.细胞②为B细胞 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细胞③为效应T细胞
3.右图为吞噬细胞处理禽流感病毒示意图.对此过 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禽流感病毒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是细胞的内吞 作用
B
我们的探究还在继续:
1、如何证明生长素在尖端是横向运输? 2、为什么首先从人的尿中提取
到了生长素? 3、根据我们所学知识
能培养右面的植物 造型吗?
1.右图中的X代表什么细胞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 C.靶细胞 D.癌细胞
2.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
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下图为人的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 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 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 H5N1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 结果
6.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5.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 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 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 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2组
无光 无光
3组
⑵2与3对照可以说明: 生长与光照无关。
⑶1、2和3对照可以说 明:生长与光照无关, 弯曲与单侧光有关。
(一)1880年,达尔文实验:
组别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光 无光
3组
无光 无光
4组
5组
结论
⑷3与4对照可以说明: 胚芽鞘生长与尖端有关。
⑸1与5对照可以说明: 胚芽鞘的弯曲与尖端有 关。
(一)1880年,达尔文实验:
组别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6组
锡 箔

7组



⑹6和7对照可以说明: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 端,不是尖端以下。
达尔文的发现: 外部因素:单侧光
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达尔文推测: 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
传递到下部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 而出现向光弯曲。
A B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5.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 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 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 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2、理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 的尖端,弯曲的在下面一段。
1.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 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 分别放在 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 上,三盆均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 _直_立__生__长_生长;B盆的幼苗__不_____生长;C盆的幼 苗弯_向_光__源___生长。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 生长的现象。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发现过程
达尔文
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
胚芽鞘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所特有,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 套状物,是一个鞘状结构。胚芽鞘是植物叶片的保护组织, 能顶土出芽。
(一)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
1组
黑暗 黑暗
2组
黑暗 黑暗
3组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 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
由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推测?
初步证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 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 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即: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何证明? 关键:这种物质的收集
B.吞噬细胞对吞入的抗原具有细胞内消化作用 C.效应T细胞能直接识别该病毒并将其消灭 D.该病毒在体液中活动时,可能被相应的抗体消 灭
4.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 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 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 为( )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 (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感光部位

生长素的 端 合成部位
弯曲部位
尖 端
生长素的 以 作用部位 下
单侧光 (外因)
生长素分 布不均 (内因)
牛刀小试:
1、如右图胚芽鞘生长情况是
向背光方向弯曲生长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 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 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 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细胞的作用。
思考:
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如何证 明?
(二)1910年,詹森实验
组别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1组
2组
云 母

3组
琼 脂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 递给下部。
思考: 1.为什么胚芽鞘尖端以下两侧生长速度不 一样?
2.如何证明?需要什么样的实验条件?
(三)1914年,拜尔实验
组别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黑暗 黑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