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酒店声学设计一、酒店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范围表1高端酒店声学设计的工作范围二、建筑声学设计介入的时机建筑声学专业最佳的介入时机是建筑初步设计尚可以看出,在高端酒店项目中,从表1不少业主都聘请声学设计师做声随着建筑声学的重要性日渐深入人心,未完成时。
近年来,。
但是,由于对声学专业介入的时机把握不好,却在建筑主体施工快完时学设计(或顾问)换言面对的是已经难以修改的建筑设计。
才请声学专业介入。
这种时候介入的声学设计师,这时提出方案的效果面对的已经是个改造项目。
即使经验再丰富,之,对声学设计师而言,也只能是事半功倍,花钱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就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声学工程太费钱。
如果声学专业在项目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就介入:)正确评估各种设备的噪声对各种功能房间的影响,帮助建筑设计师、机电设计师提1 供噪声控制费用最低的酒店各种设备平面布置的方案,可节省大量的噪声控制工程费用;)帮结构设计师和业主设计好各种隔墙的墙体构造,在建筑设计前期准确计算出各种2在保证墙体隔声量达到隔声要求的前提下帮项目节省大量的内隔墙的墙体构造和墙体密度,工程构造造价;)对宴会厅、大厅等公共空间的体型设计,给建筑师提出有益建议,减少或者杜绝声3 聚焦等建筑声学缺陷的出现,降低装修工程中的声学缺陷处理费用;)帮室内设计师合理选用各种内装修材料,在达到室内装饰效果的前提下,既实现了4 良好声环境,又可降低室内装修工程费用。
优异将使项目既具备精湛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就让声学专业介入,总之,对项目还具有怡人的听觉效果和舒适的声环境,的视觉效果、其工程造价还会大幅度降低,如果声学设计是在建筑设计施工图已经确定至装修施工单位即将将是事倍功半。
总体而言,施工的阶段介入,其项目效果将是事倍功半。
.三、酒店声学设计标准1、酒店的声学设计需要符合下列中国国家标准(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1988;(2)《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评价标准》GB 22337-2008;(4)《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还需要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环保规范等。
2、酒店的声学设计还需要符合酒店管理公司提出的声学设计标准一般的酒店管理公司都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酒店声学设计标准。
(1)背景噪音指标隔声指标(2) 3高端酒店声学设计隔声指标表3.宴会厅、会议厅、多功能厅混响时间(1)在频率为500~1000HZ时,宜采用图1所示不同溶积的合适混响时间范围。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相对于500~1000HZ的比值宜符合表4的规定。
的回声,时间指标。
非敞开式大堂5.控制采取适当的吸声与扩散措施进行音质设计,需设计较舒适的背景音乐,大堂的混响时间,避免空间有明显的回声、颤动回声、多重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
6.非敞开式游泳池区域、体育健身区域、SPA区域需采取适当的吸声、扩散、减震等措施,控制其混响时间,避免空间有明显的回声、颤动回声、多重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
7.非敞开式餐厅及餐厅包房这些空间均需要为消除该类空间内的回声,提高餐厅及包房的安静舒适性,采取适当的吸声措施。
四、客房的声学设计客房的声学设计是酒店设计的重点。
它包括围护结构的隔声声学设计、暖通系统的消声降噪设计、室内音质设计等。
1.客房的墙体隔声设计通常,酒店管理公司提出的标准会高于国家标准。
按照酒店管理公司的隔声。
RW-55标准要求,一般五星级酒店客房分户墙体的隔声指标现场测试要达到.建筑师通常会将客房的分户墙设计成2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双面抹灰),或使用其他类型的轻质砖,或使用双面双层石膏板(水泥纤维板)轻钢龙骨墙体。
通常上述墙体在现场实测时,其隔声量都会小于RW-50,不能满足管理公司提出的隔声要求。
为了满足RW-55的隔声指标,笔者建议可选择下列两种墙体结构之一。
(1)加气块+龙骨墙体:低密度高强隔声板+轻钢龙骨(内填吸声棉)+1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双面抹灰)+轻钢龙骨(内填吸声棉)+底密度高强隔声板。
其机构如图2所示。
(2)双轻钢龙骨墙体:双层低密度高强隔声板+轻钢龙骨(内填吸声棉)+单层低密度高强隔声板+轻钢龙骨(内填吸声棉)+双层低密度高强隔声板。
其结构如图3所示。
上面两种墙体各有优缺点。
前者墙体较厚,占用室内的空间较大,面密度较大,带水作业,施工周期较长,单位造价稍低。
后者墙体较薄,面密度较小,占用室内的空间较小,无水作业,施工周期较短,单位造价稍高。
前者比较适用于多层建筑,后者适用于高层建筑。
笔者推荐上述两个方案,是因为这两种方案的综合性价比较高。
两个方案中都选用低密度高强隔声板,是因为该材料具有下列优点:1)防火性能为A1级不然;2)双面双层高强隔声板龙骨墙体的耐火极限为3小时以上;3)抗冲击强度高:断裂荷载平均值为1100N,能抵御一般人是脚踢冲击;4)耐水:泡水48h无松软现象,干燥后即可复原;5)防霉:在任何恶劣环境中不发霉、不变色;6)环保:不含甲醛等任何有害物质与公害气体;7)易加工:板材可粘,可刨、可钉、可锯;8)饰面处理:表面可贴瓷片、喷涂、木纹、大理石纹、墙纸等;9)售价与防火石膏板相当。
客房的墙体设计方案有很多。
具体采用什么方案,设计师应针对项目层高(底层、高层、超高层等)、项目区域位置(闹市区、交通干线旁、安静区等)、项目地理纬度(南方、北方)、项目施工周期、工程总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客房的墙体隔声设计,除了将墙体结构设计好以外,还需要做好开关插座穿墙孔、线管穿墙孔等孔洞的密封处理设计,玻璃幕墙与楼板、墙体之间的封堵设计,冰箱、消防栓的隔声设计等。
.2.客房楼板的隔声设计按照国家标准和管理公司的要求,客房的楼板需做减振浮筑楼板设计,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这种浮筑楼板的结构为简单,只需在做装修找平层之前,在房间地面及四周墙角上铺一层撞击声改善量≥23dB的减振垫就行。
该楼板成了一个“三明治”的结构,通过多次现场检测,该楼板结构的空气隔声量可以使原建筑楼板增加8~9dB,撞击隔声量可以达到Lnw-55,符合国家、管理公司标准。
3.客房的门窗隔声设计按照国家/管理公司标准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对客房门窗(阳台落地门)提出隔声要求进行具体的隔声设计。
阳台门不宜采用普通推拉玻璃门,因为普通推拉玻璃门的隔声量较低,其隔声量只有RW-20左右,不满足设计指标RW-35的要求。
4.客房的音质设计按照管理公司标准要求和房间容积,确定客房的混响时间指标。
对普通客房不需进行严格的音质设计,可通过使用地毯、客床、软座椅、织物装修、窗帘、植物等对室内音质进行改善,使室内有个良好的声环境。
如果室内不用地毯,室内音质将会有些浑浊,听音质将会有些含糊不清,这时需设法采取改善措施。
2.卫生间的隔声设计卫生间采取隔声吊顶,在全部排水管的下面使用隔声吊顶,消除各种排水管的空气传声。
水管或管道吊杆与隔声板的最小距离20mm。
隔声吊顶的龙骨、吊杆不能与排水管及吊挂件接触。
五、宴会厅和大堂等公共空间的声学设计宴会厅和大堂是酒店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们不仅需要有一流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还需进行严格的建筑声学设计,使这类重要公共空间既有优雅的视觉效果,还有很好的听觉效果、较低的背景噪声、无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听音清晰等。
.1、宴会厅的声学设计宴会厅的声学设计是酒店公共空间声学设计的重点。
它包括4个方面:体型设计、隔声设计、音质设计、噪声控制。
下面以某酒店宴会厅实例来说明。
该厅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长42m,宽21m,装修后高度按10m计,其平面、剖面图如图5、图6所示:(1)体型设计宴会厅的平面形状、剖面形状均为矩形,没有声聚焦的声学缺陷。
不需做体型设计。
(2)宴会厅的音质设计1)音质设计要求。
宴会厅厅内的全频混响时间和室内背景噪声指标均需要达到设计要求,使厅内听音环境良好,没有声聚焦、回声、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
宴会厅通常需达到同声传译的声学要求。
(2)声学处理措施。
顶棚:使用轻质、不燃的轻质板(如水泥纤维板、高强隔声板)做吊顶。
地面:铺设厚地毯,尽量多布置一些植物。
墙面:在满足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按照声学要求,使用一定数量的印画装饰吸声板、木纹等饰面的铝条缝吸声板、布艺吸声板、皮革吸声板等。
墙面即使要用部分木板、玻璃、石材、金属等材料,也尽量设计成弧面(凸面)造型,以消除厅内的颤动回声。
活动隔断:两侧需满铺15~25mm厚布艺吸声板(成品)、印画吸声板、皮革吸声板等。
(3)宴会厅的隔声设计1)顶棚的隔声设计。
宴会厅一般采用钢结构网架(桁架)屋面。
这种屋面的优点是跨度大,室内中间不需要立柱,缺点是隔声较差,其隔声量在35dB左右,远不能满足顶棚隔声量Rw—45的要求,尤其在下暴雨时,室内雨噪声可能达到60dB(A)左右,严重影响使用。
暴雨跌落至钢结构屋面时产生的撞击声噪声分为3种:撞击辐射噪声、振动传递(固体传声)、室内无吸声处理时所产生的混响噪声,如图7所示。
为解决钢结构屋面的雨噪声问题,笔者查找过大量的资料,进行过多次试验,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钢结构屋面雨噪声控制方案,具体为:屋面彩钢板+阻燃减震垫+无机纤维喷涂+减震吊钩+吸声棉包+轻质墙板,屋面与檩条之间进行减震处理(图8)。
这种措施能将雨噪声减弱至35dB左右,并有效控制了吊顶上方的混响噪声。
减震垫、无机纤维喷涂都是很好的隔声保温材料,该措施还可大幅度提升顶棚的节能效多个项目中使用过,均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10年内4果。
上述降噪措施在最近.2)隔墙的隔声设计。
按照有关管理公司的标准,宴会厅墙壁的隔声量需达到Rw—55的指标。
宴会厅不应与噪声严重的机房相邻。
由于墙壁的高度一般为10m左右,不宜使用龙骨墙。
其墙体构造建议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轻钢龙骨+轻质墙板+室内装饰层。
3)活动隔断的隔声设计。
建筑设计一般采用活动隔断将宴会厅分成3个以上区域。
分区后要求使用时区域之间的噪声互不干扰,因此对活动隔断的隔声要求比较高,建议活动隔断的隔声量为Rw—48(现场测试值)。
活动隔断必须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供货时须提供活动隔断的隔声性能检测报告给酒店声学设计师确认。
如果大厅的吊顶只是装饰性的,不具备隔声吊顶的功能,则需要在活动隔断的轨道上方,由声学设计师设计一道轻质隔声墙。
否则,活动隔断将起不到隔声的效果,这种负面案例已经在不少的酒店中出现,需要引起业主的重视。
4)地面的隔声设计。
通常的建筑设计将宴会厅的地板设计成120~150mm厚混凝土结构,其空气隔声量为Rw—44~Rw—46,不能满足国家/管理公司Rw—50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