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统中式服装版型(PPT34页)
传统中式服装版型(PPT34页)
6
*图案构成
从服装的图案构成看,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 图案纹样丰富多彩,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 样,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其中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 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喜、连年有余、吉祥八宝等图案, 反应了任命对美满生活的期望。 西式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 纹样,近代流行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纹样或利用几何视错原理 设计的波普图案,以及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
7
*工艺制作
中式服装的材质都是平放在案板上进行的,衣片的衣缝均以直线 为主,在衣片中间也不作任何收省或分割组合,衣片是整片的, 很少有附件或配件。 西式服装的裁制讲究的是动态效果,衣片的衣缝以曲线、弧线为 主,并有收省、褶皱、波浪等各类工艺。在服装制作上讲究立体 塑型,就是传统服装缝制工艺所称的归、拔、推,以此改变平面 的面料为立体曲面,使衣缝线条自然、流畅、造型饱满、圆顺, 穿着时更适身合体。
服饰颜色、款式、纹样、配饰及民族传统习惯等
2
中式服装新理念设计
• 一、中、西服装的差异
*造型形式
中国传统服装基本形制:女装上衣下裳、男装衣裳连属袍衫,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中国传统服装的主体形式是前 开型的斜襟和对襟样式,多用带子固定衣服,穿脱方便,衣身造 型强调纵向感觉。中式立领和下摆两侧开衩为典型东方特色造型。
2.掌握旗袍的结构制图 技能目标:把衣领、衣身、衣袖的结构设计,灵活运用到整件服
装之中。 教学重点:
1.分析旗袍的款式特点 2.省的定位及省量的设计 3.处理前后衣身的平衡
教学难点:省的定位及省量的设计
10
一、旗袍简介
1、源于满族服装
缎地绣花镶宽边的长旗袍
彩绣阔边旗袍
11
12
2、二十年代 初期:纹样刺绣简略
N/5-0.9
5 后肩宽
SH/2
6 后背宽 1.5B/10+5
7 后胸围
B/4-3
尺寸 76 25.9 42.5 8.3 23 20.9 23.5
部位
1 0
前胸宽
1 1
前胸围
1 2
袖长
1 3
袖山深
1 4
袖肘位
1 5
袖肥
1 6
袖口
分配公式 1.5B/10+4
B/4+3 SL
B/10+6.5 SL/2+4 2B/10-1
4
*装饰手法
中式服装是一种平面型的服装、结构简洁造型上较少变化,所 以很注重工艺装饰。中式服装上最常用的工艺装饰形式有:镶 (色)、滚(边)、嵌(线)、盘(花)、刺(绣)等五类;此 外还有手绘、扎染、蜡染和钉珠等多种手法。
西式服装是立体构成设计,表现三维效果,所以装饰与整体结 构造型相对应,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手法通常借助各种立 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服装 表面
8
*文化观念
中国服装文化观念的特色 1、善于表达形于色的含蓄 2、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3、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4、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西方服装文化观念的特色 1、崇尚人体美 2、吸引异性注意 3、突出表现个性 4、追求感官刺激
9
旗袍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旗袍的起源及特点
31
制图规格:
号/型 部位名称 衣长
部位代号
L
170/88A
净体尺寸 加放尺寸
制图尺寸 76
胸围 B 88 18 106
肩宽 S 44 2 46
领围 N 38 8 46
袖长 SL
61
袖口 CW
15
32
具体结构部位尺寸及分配公式
部位
分配公式
1 衣长
L
2 袖窿深 3 腰节长
1.5B/+10 号/4
4 后领宽
18
19
20
传统中式女装——旗袍 结 构 图
21样 板 分 解 Nhomakorabea22排料图
款式变化
23
款式变化
24
款式变化
25
26
27
28
29
课堂练习:根据所给旗袍效果图讨论其结构变化部位,并画出结构图。
30
中式男装(唐装)结构制版
• 本款式唐装胸围加放量 在20cm左右,属于宽松 型。前衣襟为对襟,无 叠门,并装有一字直脚 扣,右襟格装有里襟条, 前衣襟为方下角;领形 为中式立领;前衣片无 省无裥,左右各装一明 贴袋,后衣片背中拼缝, 左右两侧缝下摆开摆衩, 圆装两片袖,肩部内装 垫肩;袋口边、领口边 与门襟止口边采用滚边、 镶边等传统工艺制作。
5
*色彩运用
从服装的色彩运用看,中式服装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一向较为 重视。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以青、黄、赤、白、黑为 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 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 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雍容大方的气氛。 西方人士偏重色彩的感情。在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方面非常注 重与穿着者的年龄、肤色、体型、身材的密切配合,与穿着的用 途、环境互相协调
末期:受欧美服装的影响,衣身略短旗袍样式明显改变
13
3、三十年代,旗袍的鼎盛时期
初期:垫肩双襟绢 中期:无袖紧身前 末期:织锦缎无袖
花装袖旗袍;
开衩旗袍
双襟旗袍
14
双襟无袖开 衩式旗袍
横条锦缎 无袖旗袍
改良旗袍
15
开衩领旗袍
荷叶袖旗袍
披
肩式旗袍
16
4、现代旗袍
17
“中国元素”的新理念设计
• 中国元素点睛——民族风格传承的设计 • 中国元素点缀——中西合璧的设计
CW
尺寸 19.9 29.5 61 17.1 34.5 20.2 3135
结 构 制 图:
34
无悔无愧于昨天,丰硕殷实 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35
西式服装基本形制:男装上衣下裤、女装上下连属裙装。衣身 造型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轮廓型。西式服装的袒领 和轮状褶领运用比较广泛
3
*结构特征
从服装结构特征上来看,中式 服装的结构是按照人体站立时 的静态姿势设计的,裁制成的 服装是呈直线状、整片式、平 面性的。西式服装非常强调符 合人的体型,通常采用立体裁 剪方法,裁制成的承装是一种 分割式、曲线状、立体型的服 装,结构较为复杂。
传统中式服装版型
1
中式服装发展概述
• 课后查阅:
1、服装的起源? 保护说、装饰说、遮羞说
2、中国服装发展简史 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
明清、民国时期服装。 3、中国部分少数名族传统服装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 藏族、布依族、瑶族、朝鲜族、侗族、黎族、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