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持续改进
250
未在血离开血库 30min内输注 输血患者未上腕带 未做好查对 护理记录缺陷 采血未带申请单
13 1 0 0 2 10 10月(例数)
安全输血缺陷总数 输血考核项总数
2014-10临床安全输血缺陷分析图 250 200 150
2014-10临床安全输血缺陷分析图
237
输血考核项合格总数
2014-8至2014-10临 床安全输血缺陷分析 输血患者未上腕带 表 输血患者未上腕带
七、 效果评价
经过9、10月改进,10月督查输血病人50 例,存在缺陷项为:采血前未携带输血申 请单10例,输血未在取血后30分钟内输注 1例,输血前未上腕带0例,输血未与患者 核对血型0例,护理记录缺陷项2例。
250 200 150 100 50 0 58 20 15 1010 3 8月(例数) 200
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 持续改进 二十六病区
合理输血的意义
• 所谓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病人进行 输血治疗。 • 具体的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又不能用 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 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
•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血的定义: 合理用血是输注安全的血液用品,仅 用于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 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 防和治疗的疾病。
管 理 缺 陷 发 生 率 高
无专用转运设备
输血前未测量生命体征 无血型提示物
机
环
输血时未双人床边核 对,未与患者核对
三、PLAN 计划
1、整理输血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修订输血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 管理制度、法律法规。 3、医院制定’输血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例输血患 者进行督察。 4、配备专用“血制品转运箱’,制作血型牌。 5、加强患者安全输血健康宣教。 6、汇总统计8月份安全输血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对策一
对策名称 主要原因
血制品到病房后能尽量在半小时内输注 输血未在半小时内输注 对策实施:病房医护人员及输血科人员 负责人:赵玲花 实施时间:2014.09.01—09.10 实施地点:二十六区病房
改善前:护士不了解输血流程,输 血科同时送入病房多袋血 对策内容: 1.培训护士掌握输血流程,血制品 送达病房后不能超过30分钟 2.与输血科联系,尽量分散送血, 避免一次送血过多 3.与医生联系,血制品送入病房后 及时开具输血医嘱 对策处置: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3、急性白血病
贫血:红细胞输注 Hb < 60g/L Hb < 80g/L
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需行化疗时)
(三)加强互助献血宣传
1、制作互助献血宣传彩页放置
科室入口显眼位置;
2、将互助献血宣传纳入输血同 意书告知内容;
(四)成立科室合理用血监测小组
• 小组成员:科主任、护 士长、血液组主诊医生 和专科医生共四人。 • 活动时间:每个月10号 前。 • 内容:分析上月用血情 况,对特殊情况用血进 行讨论和总结,严防人 情输血。
法
医院未制定相 应的输血护理 质量考核标准 未规范安全输 血护理记录
人
输血流程不健全 职能部门 监管、考 核不到位
医护人员 宣教不到 位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患者知识缺乏 患者不重视
临 床 输 血 护 理 质 量
血制品未在离开血库 30min内输入患者体内
未给患者 佩戴腕带 配血采血前未双人核 对至床边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42
二、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足够的重视,制度 执行不到位 患 者:知识缺乏,接受能力差 输血流程:医院输血流程不健全 制 度:医院未制定相应的输血质量考核标准 职能部门:考核不力 其 他:医院未配备“血制品转运箱”,未制 定 “血型 告知牌”
三、 Check阶段
• 统计每月用血量。 • 监测小组分析每例输血是否符合指征。 • 对每月用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避免不合理用 血发生。
82 80 78 76 74 72 70 68 6月 79.8
80.5 79.1 76 72.5
7月
8月
9月
10月
我科红细胞悬液总量(u)有所下降
2 1.7 1.5 1 0.5 0 6月
对策效果确认: 输血流程由改善前的35例/月降至11例/月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八月 十月
输血流程不到位
对策名称 对策三
输血护理表单记录不完善
主要原因
科室对输血记录未统一,护士漏记录
对策实施:病房医护人员及输血科人员 负责人:赵玲花 实施时间:2014.09.01—09.10 实施地点:二十六区病房
计划
二、 Do阶段
(一) 学习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输血原则临床诊疗指南)
1、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障患者Hb<70g/L, 慢性再障患者Hb<60g/L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指南上对输血的建议有贫血症状输注RBC,具体参照 再障。
2
1.9
1.9 1.6
7月
8月
9月
10月
人均输血量(u) 亦有所下降
四、 Action阶段
•
• • • •
发现的问题:
老血液病病人拒绝查血常规而要求输血; 病人亲友观念陈旧,互助献血少; 输血后复查血常规不及时; 与输血科信息互通还需进一步加强。
完善输血前后检查 加强输血管理
进一步规范其他病 种输血指征
分析现状
3.5 3 2.5 2 1.5 1 0.5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2.7 3.3 2.9 3.1 2.7
我科今年1-5月人均红细胞悬液使用量(u)均在2.5u以上。
头脑风暴
输 血 指 征 掌 握
0 1 2 3 4 5 6 7
检 查 评 估 不 到 位 求 要 理 无 严 人 不 病 液 科 病 人 用 血 量 大
血
药 物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血 情 人 输 核 机 制 不 完 善 少 血 献 助 互 病 人 就 医 不 规 不 血 教 量 控 制 育 不 支 控 把 则 严 用 水 合 持 平 理 治 疗 科 血 输
考
科室用血情况分析柏拉图
科室用血情况分析
0%
20%
40%
60%
80%
100%
120%
原因分析
背 景
*全区献血量占用血总量比例不到50%。 *互助献血率低。 *我科红细胞悬液输血量持续全院排名前三 位。
一、 Plan阶段
分析现状
红细胞悬液
98.5
100 90 80 70 60 50
84.5
80.5
86
84.5
40
30 20 1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我科今年1-5月红细胞悬液使用总量(u)均在80u以上。
四、DO 实施
1. 收集8月份输血相关资料,核查存在问题,汇总,分析。 2. 修订输血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 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进行考核。 3. 医院制定输血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例输血患者进 行督察。 4. 每月对安全输血中存在问题进行统计汇总。 5. 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并督察。 6. 每个病区配备专用输血转运箱,每例输血病人悬挂血型 牌。 7. 加强患者安全输血健康宣教(输血必要性、输血流程、 患者血型),鼓励患者参与安全输血。
与输血科加强沟 通避免过度用血
继续宣传互助献血 合理分配每一个病人用血 合理使用每一份血制品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汇报
护理部
一、背 景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2012版)中 4.18.5.3条款中提出为控制输血严重危 害,要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 效果评价。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我科于 2014年8月进行输血质量监控,以提高本 科室输血安全。
改善前:护士没有统一的输血记录格式,漏 记录或记录不准确 对策内容: 1.培训临床输血管理流程制度 2.规范输血表单记录,对科内全体护士进行 培训 3.每例书写记录检查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对策效果确认: 输血护理表单记录不完善由改善前的20例 /月降至2例/月
护理记录缺陷 25 20 15 10 5 0 改善前 改善后 2 护理记录缺陷 20
对策效果确认: 输血未在半小时内输注由改善前的3例/月降至 1例/月
5 4 3 2 1 0
输血不及时例 数
八月
十月
对策二
对策名称 主要原因
临床输血流程不完善 护士对输血流程掌握实施不到位 对策实施:病房医护人员及输血科人员 负责人:赵玲花 实施时间:2014.09.01—09.10 实施地点:二十六区病房
改善前:护士不了解输血流程,执行力差 对策内容: 1.培训护士掌握输血流程并落实到位 2.与医生联系及时开具输血申请单,处理医嘱 后必须有双人(医嘱处理者和责任护士)核 对输血申请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诊断、血型(如果血型待定必须有血型鉴定 医嘱)、输血种类、剂量、输血日期;交叉 配血容器标签上的床号、姓名。 3.严格做好输血的查对 4.所有输血患者必须上腕带,护士长每例输 血患者都检查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250 200 150
237
未做好查对
未在血离开血库 未做好查对 30min内输注 护理记录缺陷
未在血离开血库 30min内输注 采血未带申请单 护理记录缺陷 安全输血缺陷总数 采血未带申请单
100 100 50 50 0 0 0 0 0 1 1 1 13 10 13 10 2 2
输血考核项合格总数
五、CHECK 检查
1. 科室按照安全输血质量标准对每例输血患 者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 2. 每月对安全输血中存在问题进行统计汇 总,分析。 3. 职能部门对医护人员输血流程、制度等 方面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