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接触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额定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40A的空调压缩机中电动机负载的控制,也可用于控制其它家用电负载如电热器(IEC 使用类别AC-7a)、电动机(IEC使用类别AC-7b)等。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2900.18-1992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4026-2004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GB/T4207-2003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GB/T4942-2001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GB/T5169.10-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方法导则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GB/T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GB1404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和电动机启动器GB14048.5-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GB1453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ARI780/790-1997 DEFINITE PURPOSE AND LIMITED DUTY DEFINITEPURPOSE MAGNETIC CONTACTORS (未查找到此标准)QJ/MK01.003-2000a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QJ/MK01.013-2006 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技术标准(RoHS指令)QJ/MK08.010 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性试验导则3定义、符号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专用接触器definite purpose contactor (参见ARI780/790第3.2条)一种用于重复地通断压缩机中的电动机负载、排气扇、水泵或其它电动机载以及电阻性电力负载的电器(以下简称“接触器”)。

它是电动机保护系统的一部分,既可以为空调或制冷部件的一个组成元件,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元件安装在控制板上。

3.2通断过电压;通断操作过电压因特定通断操作或故障,在系统中的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

3.3冲击电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造成击穿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极性的冲击电压最高峰值。

3.4额定限制短路电流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接触器能够承受的预期电流值。

3.5承受电动机通断过载电流的能力用于通断电动机的接触器应能承受起动和加速电动机到正常转速产生的热应力和操作过载产生的热应力。

3.6代号3.6.1接触器主电路通常选用的使用类别用其代号见表1。

表1主电路通常选用的使用类别代号及其用途3.6.2额定电压a)额定工作电压-Ueb)额定绝缘电压-Uic)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3.6.3额定电流a)额定工作电流-Ieb)额定发热电流-Ith3.6.4额定频率接触器的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以及50/60HZ,在通常情况下,要求优先选用50/60HZ兼容的接触器。

4技术要求4.1使用环境条件使用温度:-25℃~+70℃相对湿度:小于95%4.2外观要求表面无破坏损伤,无明显划痕。

4.3结构尺寸产品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图纸要求;接触器线圈引出线设计合理,电磁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必须可靠并且软连接并且不得过紧,其骨架要求有过度圆。

4.4产品标志4.4.1接触器铭牌应标有下列标志:a)接触器型号;b)额定工作电压及额定工作电压下的使用类别和额定工作电流(或额定功率);c)制造厂名称、商标及制造年月;d)认证标志。

4.4.2标志应是不易磨损易于识别。

4.5接线端子4.5.1接触器主电路进线端标志为:1/L1,3/L2,5/L3。

出线端标志为:2/T1,4/T2,6/T3;4.5.2接触器线圈接到控制电源的2个接线端子标志为A1,A2;4.5.3接触器辅助触头的每对接线端子均用2位数字标志。

标志的个位数是功能数,1、2表示常闭触头,3、4表示常开触头;标志的十位数为序列数,属于同一触头元件的接线端子用相同的序列数,具有相同功能的触头元件用不同的序列数。

辅助触头电气上是相互分开的。

4.5.4接线端子还要符合GB14048.1中的7.1.7规定。

4.6耐湿热性能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耐压、动作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4.7耐低温(高温)性能试验后,其外观与结构及性能仍符合要求。

4.8阻燃性能符合QJ/MK08.010 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性试验导则(修订版)要求。

4.9耐漏电起痕性能对于使用尼龙材料:样品应能承受电压175V、50Hz的耐漏电起痕试验而不破坏。

对于使用酚醛树脂材料:样品应能承受电压175V、50Hz的耐漏电起痕试验而不破坏,或100V≤CTI≤175V,但最小爬电距离符合GB/T14048.1-2000表15的污染等级3和材料组别Ⅲb的要求。

4.10抗锈性能试验试件表面应无锈迹,尖端上的锈点和可擦去的黄锈斑可忽略不计。

4.1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a)电气间隙电气间隙的最小值为8mm。

b)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的最小值为10 mm。

4.12动作范围接触器在其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的75%~110%之间任何值应可靠地闭合。

超过此范围的特殊需求控制电源电压由供需双方协商。

接触器释放和完全断开的极限值是其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的20%~65%。

4.12中各电压值要求在接触器在垂直安装状态下应满足。

4.13温升接触器接线端子、线圈温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温升极限4.14电气强度带电部份与不带电表面3000VAC/1min无击穿或闪络4.15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应该小于0.5mA。

4.16绝缘电阻外壳与带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应该大于100MΩ4.17接触电阻接触电阻应该小于50mΩ4.18寿命符合GB 14048.4中8.2.4.3,并补充规定如下:接触器的电气寿命次数不少于10万次。

试后接触器应能承受介电性能和动作特性验证。

4.19高温高压试验高温高压试验完毕后,结构及电气性能应无异常。

4.20噪声接触器在控制电源电压为75% ~110%Us范围内正常工作时,在距离0.5m处,测量其噪声应在40dB (A)以下。

4.21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接触器应能利用SCPD对其进行保护,并能通过”Ir”电流和”Iq”电流的考核。

试验电流”Ir”的值为3KA,试验电压为1.1Ue,Cos∮为0.9±0.05。

试验电流”I q的值为50,试验电压为1.1Ue,Cos∮为0.25±0.05。

4.22接通和分断能力符合GB14048.4中的8.2.4.14.23约定操作性能符合GB14048.4中的8.2.4.24.24通断操作过电压通断操作最高过电压为1.5KV。

4.25过载能力接触器应能承受8×Ie的过载电流,通电时间为10s。

4.26辅助触头的性能GB14048.4中的8.2.7适用。

4.27耐冲击性接触器的零部件应该能忍受正常运行情况下可能遭遇到的冲击。

4.28包装GB/T14048.1的10.3条适用。

4.29RoHS要求出口欧盟产品机型使用的交流接触器适用。

5试验5.1稳态湿热试验将接触器置于温度为55℃,湿度为95%的潮态箱内保持96小时。

湿热试验结束后从箱内取出,在10分钟内完成电气强度和绝缘电阻测试。

电气强度不得低于2500V,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MΩ。

5.2耐低温、高温性能-25℃放置24h,外观正常,恢复1h测试各性能无异常;135℃放置24h,外观正常,恢复1h测试各性能无异常。

5.3阻燃试验5.3.1灼热丝试验1:试验部位为电极支撑面,试验温度750℃,试验时间30±1s,符合QJ/MK08.010导则4.2.2条款要求。

5.3.2灼热丝试验2:试验部位为外壳,试验温度550℃,试验时间30±1s,符合QJ/MK08.010导则4.2.2条款要求。

:5.3.3针焰试验:引燃时间30s,试验过程中不能引燃铺底层,余焰时间不能超过30s;5.3.4球压试验: 试验温度125℃,试验时间1h,压痕直径≤2mm。

5.4漏电起痕试验漏电起痕指数175V,通过50滴,样品不破坏。

5.5抗锈性能试验试验前将接触器上下铁心部件浸入冷却的化学去油剂(如纯净汽油)中,不断搅动历时10min,以除去所有的油污;然后把被试部件浸入10%的氯化铵水溶液中历时10min,溶液温度应控制在20℃±5℃。

在甩掉被测部件上的水滴后(不必干燥),将其放入温度为20℃±5℃的充满饱和水蒸气的箱中存放10min。

接着试件在温度为100℃±5℃的加热箱内干燥10min后,试件表面应无锈迹,尖端上的锈点和可擦去的黄锈斑可忽略不计。

对于小弹簧、螺钉、插片、触点、底板等类似和难以擦到的部件,只有当对其表面的防锈效果发生怀疑时,才对这些部件进行抗锈性能试验,且试验前无需清除表面的油污。

5.6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试验使用标准扭据扳手,调至2.0N.m扭矩将接线端子接上和拆下5次,并将接线端子固紧(不少于20个),常温下放置24小时;试验中和试验后,夹紧部件和接线端子不应松脱、螺钉和瓦片不应发生影响螺钉连接继续使用的损坏,螺钉不应打滑,瓦片应无裂纹、不裂开。

螺钉每次都完全拧入和拧出,用1.3N.m的扭矩紧固,沿引线轴向施加40N的拉力,芯线不得松动。

5.7标志耐久性试验先用一块浸湿水的布对标志轻擦15S,再用一块吸湿汽油溶剂的布轻擦15S。

本试验后,标志应易于辨认,铭牌应不能移动,并不应翘曲,对用压印、模压、冲压方法制造的标志不进行本试验。

5.8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小于8mm,爬电距离不小于10mm。

5.9吸合电压接触器在垂直安装方式下,75%~110%Us之间任意值应可靠吸合。

5.10释放电压接触器在垂直安装方式下,20%~65%Us之间应可靠释放。

5.11温升试验5.11.1线圈温升测试方法:加电前将样品放置在70℃环境箱保持1h后,测线圈电阻R1,然后线圈施加最大额定控制电压(即250V),触点通额定发热电流,4h后断电快速测试线圈电阻R2,则温升:△T(K)=(R2-R1)/R1×304.5,按照线圈绝缘等级的要求判定应符合4.13条款表2要求(供方应说明产品所用材料的耐温等级,若不说明,则按A级绝缘温升等级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