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时实验报告姓名:XXX 区队:2013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X 日期:2015年12月8日指导老师:罗勇合作者:韩超慧陈相纬李俊良叶磊陈磊杨特张雅丽张游章倩实验名称: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摘要】目的:(1)学会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2)了解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的特点及区别;(3)探索选择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性;(4)探索辨别反应中个体间及各颜色本身反应时的差异性;(5)通过选择反应时实验验证不同颜色是否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6)探讨训练效应是否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方法:实验采用反应时测定装置测量了10名被试对四种光(红黄蓝绿)的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结果: (1)由表1中数据可知p值皆>0.05,所以选择反应时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性; (2)由表3数据可知,有的p值大于0.05,有的小于0.05,辨别反应时中个体对各颜色差异上,有显著差异; (3)由表4数据可知对四种光的选择反应时差别显著。
结论:(1)选择反应时不存在男女差异;(2)辨别反应时在个体上存在差异性;(3)选择反应时实验不同颜色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4)训练效应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关键词】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视觉差异性1引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的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以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反应时一般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三种。
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二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是告知被试对主试规定的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然后呈现多种视觉刺激,被试在看到特定刺激后做出反应。
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依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时更能体现人的智力与能力。
在选择反应中,选择数越多,则反应时间越长,选择的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越长。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选择反应时,并进行辨别反应时实验来起到完善本次实验的作用。
反应时测定装置BD-Ⅱ-501A是可以进行测量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实验器材,被试在主试的引导下使用实验器材BD-Ⅱ-501A进行实验,先依次完成10次选择反应时并记录数据后再完成4种不同视觉刺激的辨别反应时实验各10次,期间每名被试10次实验后进行轮换,保证被试充足的休息时间。
最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出相应结果。
本实验提出的假设:1、选择反应时时间是否存在男女间差异2、辨别反应时时间是否存在个体间差异3、不同颜色(红、黄、蓝、绿)的刺激是否会影响选择反应时的时间长短?4、颜色在可见光带上的距离是否会影响辨别反应时的时间长短?5、训练效应是否会影响反应时时间长短?本实验的目的:(1)通过选择反应时实验验证反应时是否存在男女间差异;(2)辨别反应时时间是否存在个体间差异;(3)通过选择反应时实验验证不同颜色是否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4)探讨训练效应是否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5)通过辨别反应时实验验证颜色在可见光带上的距离是否会影响反应时时间长短。
2 方法2.1 被试2013级应用学心理学二区队第一小组的10名同学(男生6名,女生4名),各项身体指标均正常,裸视及矫正视力均正常,将其随机分为男女比例为3:2的两组同时进行试验,每名被试配备一名主试和一名记录员。
2.2 仪器反应时测定装置仪二台(北大青鸟BD-Ⅱ-501A),桌子一张,记录纸若干。
2.3程序2.3.1选择反应时试验程序(1)主试连通主机电源并打开主机电源,调试仪器至选择反应时状态,测试次数为10次,被试面对显示器坐下,手握手柄,准备测试。
(2)主试给出指导语:“注意,当你看到显示器显示什么颜色的灯就及时的在手柄按下相应颜色的按钮。
”主试口头提示被试实验开始,被试对不同颜色的灯亮进行反应,每次反应后机器会显示该次反应对应的反应时,主试尽快记下每一次的反应时,10次刺激后主试记录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3)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做2-3次的练习实验。
(4)按上述步骤对每一个被试进行试验。
2.3.2辨别反应时试验程序(1)主试连通主机电源并打开主机电源,调试仪器至辨别反应时状态,选择给被试呈现红色色光刺激,测试次数为10次,被试面对显示器坐下,手握手柄,准备测试。
(2)主试发出的指导语:“注意,当你看到显示器上出现红灯时,就及时按下手柄上相应的红色按钮,当现出其他颜色的灯时,不需按下其他相应颜色的按钮。
”主试口头提示被试实验开始,被试对不同的灯亮进行反应,每次反应后会显示该次反应对应的反应时,主试应该尽快记下每一次的反应时,10次刺激后主试记录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并记录错误的次数。
(3)按照上述步骤分别对黄、绿、蓝三种色光刺激依次进行实验。
(4)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做2-3次的练习实验。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3结果表1 选择反应时数据统计表1是选择反应时的数据统计,主要是错误次数的统计,总共错误次数为6次,绿按黄3次,黄按绿1次,绿按蓝1次,红按蓝1次。
图1 选择反应时的散点图图一是选择反应时的数据散点图,横坐标为测试的次数,纵坐标为反应时的时间,在图中有几个点的反应时为“0”,说明该被试在该次实验按了错误的按钮。
图2 辨别反应时的散点图图二为辨别反应时的数据散点图,横坐标为被试,纵坐标为平均辨别反应时,其中系列一为红光的辨别反应时,系列二为黄光的辨别反应时,系列三为绿光的辨别反应时,系列四为蓝光的辨别反应时。
特定刺激男生(n=6)女生(n=4)PX±S红色0.3347±0.06900.3389±0.03010.116 黄色0.3895±0.06920.3713±0.05200.442 绿色0.3776±0.06520.3600±0.05810.970 蓝色0.2900±0.03620.3325±0.07150.241 表2的数据分析均用的是反应时平均值,从表中可以得知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在不同性别上的p值都大于0.05。
所以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辨别反应时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3相同颜色个体间的辨别反应时差异比较从表3中可以得知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在个体上的p值有的大于0.05,有的小于0.05,红色中1号,7号,8号p值小于0.05,由图中可知黄、绿、蓝中都有p值小于0.05。
所以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辨别反应时在个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1的数据分析均用的是反应时平均值,从表中可以得知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在不同性别上的p值都大于0.05。
所以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辨别反应时不同颜色反应时的差异性比较均值标准差t sig 红-黄0.0458 0.0158 -2.896 0.018 红-绿0.0342 0.0218 -1.566 0.152 红-蓝0.0293 0.0163 1.796 0.106 黄-绿0.0116 0.0148 0.785 0.453 黄-蓝0.0752 0.0155 4.855 0.001 绿-蓝0.0635 0.0171 3.698 0.005 由表3得知p>0.05的有红-绿、红-蓝、黄-绿对比,说明上述颜色辨别反应时颜色对比没有显著差异;相反,红-黄、黄-蓝、绿-蓝在颜色辨别反应对比上有显著差异。
4讨论4.1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从表1得知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得知不同颜色的辨别反应时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表3可知,辨别反应时时间在个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4得知p>0.05的有红-绿、红-蓝、黄-绿对比,说明上述颜色辨别反应时颜色对比没有显著差异;相反,红-黄、黄-蓝、绿-蓝在颜色辨别反应对比上有显著差异。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下产生误差的原因。
4.2产生误差的原因客观原因:(1)实验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在细小的程序步骤没有严格按照完全一致的做法进行,导致数据上的细小误差;(2)对于选择反应时实验中,每个被试测试了10次,在处理数据中可知测试量偏少,辨别反应时对每种颜色辨别也只测试10次,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3)实验坏境,人员众多,环境嘈杂,不利于实验进行,影响被试。
主观原因:(1)实验开始初期,由于主试对实验器材的掌握程度不太熟练,导致记录数据时不够快,出现漏记或是记错的现象存在。
(2)被试的情绪变化以及高度集中精神的疲劳感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个别被试的试验态度不严谨等。
4.3训练效应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在实验中由于主试初期没有弄清楚实验的详细程序,在实验中被试一致重复操作,超出练习实验的次数,在这个过程中,被试产生训练反应,对后期实验数据有一定大的影响。
4.4举例说明反应时实验的实际应用意义。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常把反应时作为一种指标来分析人的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动机和个性等各种心理活动。
反应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广泛,它是某些职业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确定汽车司机、飞行员、宇航员及运动员等的心理生理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结论(1)选择反应时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辨别反应时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辨别反应时在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4)辨别反应中不同色光刺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5)训练效应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郭秀艳,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附录以下是本次实验的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