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级: 2011级1班学生姓名:丁超指导教师:贾华
论文题目: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雨果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悲惨世界》是他人道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描绘的时间跨度很长,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一一展示出来,在对法国历史研究上是有非凡意义。
本书主角冉阿让是一名贫苦的劳役犯,书中讲述他一生中在社会的压迫,法律的不公下艰苦挣扎的生活。
雨果通过冉阿让的一生来传递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在痛苦中寻到法国的未来,殷切的期盼人民能够“平等,自由,博爱”的生活。
文中详细的刻画莫里哀主教、珂赛特、芳汀、沙威、马吕斯、德纳第几个人物,通过他们与冉阿让之间关系,去探寻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如何运用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法国当前的现状。
学术界对雨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河南大学李馨2009年发表的《<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王萍2004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都涉及到《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侧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未能透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2、从单纯人道主义研究角度来分析《悲惨世界》,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李晟2010年发表的《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辽宁医学院赵明2010年发表的《浅析<悲惨世界>中爱的伟大》都涉及了对小说中人道主义体现的研究,但都没有结合人物角色分析。
以上叙述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对《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对《悲惨世界》结合人物形象探讨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自21世纪以来,人道主义精神被多次提起,现代社会人民面临精神匮乏的问题,高速运行的国家机器,过于关注物质享受,忽视对精神思想的满足。
在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精神也在不断的被宣扬,所以通过雨果的《悲惨世界》研究人道主义精神是有必要的。
人道主义自十四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就提倡追求个人的合理发展,反对黑暗势力对人性的迫害和摧残。
这也是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的雨果观察生活、抨击现实的思想出发点和归宿。
因而,雨果的人道主义首先表现在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控诉与鞭笞;其次,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悲惨世界》表现为还极力宣扬人性的转换,善良的真谛以及博爱思想的体现。
无疑,《悲惨世界》这一鸿篇巨著是雨果阐述自己一直奉行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完美与全面体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论文提纲
维克多·雨果--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他创作的《悲惨世界》通过主角冉阿让在痛苦中挣扎不屈的一生,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企图通过人道主义精神扭转当时法国社会的“病痛”。
冉阿让是雨果塑造人物的典型,他的一生将真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冉阿让同其他人的关系将人道主义精神博爱,善良的内涵、人性的触动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局限一一展现。
雨果希望通过冉阿让传播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挽救自己的祖国,从悲惨的世界中超脱,扭转精神空虚的法国,让人民能真正幸福安康的生活
第一部分:人道主义精神铸造善良灵魂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人道主义精神建立人间大爱的可行性
(一)人道主义精神之感化心灵
(二)人道主义精神之为爱守护
(三)人道主义精神之社会大爱
第三部分:人道主义精神触动人性的震撼力
(一)人道主义精神对错误人性的震撼
(二)人道主义精神淘汰恶人的力量
第四部分:人道主义精神的局限性
四、论文写作的基本进度
1.2014年11月份与导师联系,告知其基本情况及论文构想。
填写开题申请书。
2.2014年12月份完成开题报告。
3.2015年3月初完成论文初稿,交与导师修改调整。
4.2015年4月初完成论文二稿。
5.2015年5月初完成论文三稿,5月中旬定稿、打印、装订。
五、参考文献
[1]万春《<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卷第2期 2004年6月
[2]陈慧《<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分析》[J]《环球纵横》2013年第13期
[3]高韵青《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4]寒冰《<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浅析》 [J]《法国研究》1985年第4期
[5]万洪君,罗兰,徐威《爱心接力,人道主义在回归》[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4卷
[6]谢斯《<悲惨世界>和人道主义》[J] 《语文建设》第23期
[7]陈鹏《<悲惨世界>中的温暖灵魂》[J]《北方文学》2011年07期
[8]王晓彬《“洗礼”后的温暖灵魂》[J]《作家杂志》2012年第11期
[9]赵丽颖《<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11年第8期
[10]廉殿勇《人心的战斗,光明的拯救—雨果<悲惨世界>》[J]《金色华年(下)》2011年第3期
[11]蒋蕾蕾《播洒心灵的阳光,呼唤世间的仁爱》[J]《世纪桥》2008年第9期
[12]杨一飞《<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88年第04期
[13]密靖远《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关怀》[J]《北方文学》2011年8月刊
[14]耿文忠《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5]赵维江《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关怀》[J]《名作欣赏》2013年24期
[16]袁素华《从人到恶魔,从恶魔到天使》[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17]黄婧《论<悲惨世界>当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语文学刊》2014年第3期
[18]徐鸿荣《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5期第25卷
[19]俞钦《浅谈<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20]王艳,薛国栋《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魅力中国》2009年3月下
[21]刘雅麒《冉阿让:超凡入圣的耶稣》[J]《先锋文论》2014年07期
[22]谢非《人道主义思想与传荣基督教博爱观念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4月第20卷第2期
[23]崔淑丽《试论<悲惨世界>中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4期
[24]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