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下冲刺模拟三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新材料的新秀——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已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研究的国际热点课题。
其结构模型见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氧化石墨烯即石墨烯的氧化物C.二者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D.氧化石墨烯具有一定的亲水性2.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1632S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聚苯乙烯结构简式:D.NH3的电子式: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O4酸性溶液褪色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D.Na2CO3显碱性,可用其热溶液除去金属餐具表面油污4.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5. 短周期元素Q、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W、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用电解的方法制备X、Y的单质B.元素Q和Z能形成QZ2型的共价化合物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 >rY>rW>rQD.元素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Fe3+、K+、Cl-、SO42-B.=10-10的溶液:K+、Ba2+、NO3-、Cl-C.0.1mol?L-1NaAlO2溶液:H+、Na+、Cl-、SO42-D.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a2+、HCO3-、NO3-A.配制0.l0mol/L 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A.A B.B C.C D.D8.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⑤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NH4++HCO3-+2OH-=CO32-+NH3·H2OD.NaHCO3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CO3-=BaCO3↓+CO32-+2H2O10.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3gZn完全溶于一定量的浓H2SO4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2mol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常温下,0.1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不变D.反应3F2(g)+N2(g)=2NF3(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 0二、多选题12. 托卡朋是基于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开发的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卡朋的分子式为C14H11 NO5B.反应A B的类型属于消去反应C.托卡朋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有可能在同平面内D.1mol托卡朋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三、单选题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D 向浓度均为0. 1 mol·L-1NaCl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A.A B.B C.C D.D四、多选题14. 25℃是,向20mL0.1mol?L-1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溶液,溶液中pH与pOH(pOH=一lg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消耗氨水的体积为20mLB.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Cl(aq)或NaOH(aq),溶液的pH变化很少C.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OH-)分别为10-9mol?L-1和10-5mol?L-1D.ab段所示溶液中相关料子浓度关系可能为:c(NH4+>c(Cl-)>C(NH3·H2O)15. 恒温T时,向2.0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0molCH4,发生反应:2CH4(g)C2H2(g)+3H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t/s 0 5 15 25 35n(CH4)/mol 1.00 0.84 0.81 0.80 0.80改变温度,测得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C2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时,前5sH2平均速率为0.024mol?L-1?s-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C.温度T时,b点υ(逆)>υ(正)D.温度为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C2H2和3.00molH2,达到平衡时,C2H2转化率大于80%五、工业流程题16. 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去)。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0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Ⅰ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验第Ⅱ步中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KMnO4溶液 B.K3[Fe(CN)6]溶液 C.KSCN溶液(3)第Ⅲ步加FeCO3调溶液PH到5.8左右,然后在第Ⅳ步通入空气使溶液pH 到5.2,此时Fe2+不沉淀,滤液中铝、硅杂质被除尽,通入空气引起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FeSO4可转化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C(s)+O2(g)═CO2(g)△H=-393kJ/mol2Fe (s)+2C(s)+3O2(g)═2FeCO3(s)△H=-1480kJ/mol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5)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6)假如烧渣中的铁全部视为Fe2O3,其含量为50%.将akg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加入到ckg烧渣中浸取,铁的浸取率为96%,其它杂质浸出消耗的硫酸以及调pH后溶液呈微酸性,所残留的硫酸忽略不计,按上述流程,第Ⅲ步应加入FeCO3____________Kg。
六、有机推断题17. 奇诺力()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的一种前体药,广泛适用于各种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的临床治疗。
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1)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由对氟甲苯制备A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⑥可看做分两步完成,则其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③苯环上有2个侧链④与Br2发生1:1加成时,可得到3种加成产物.(4)反应⑧的产物还有水,则试剂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5)利用奇诺力合成中的信息,写出实验室由以CH2(COOC2H5)2,1,4-二溴丁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三碳以下的有机试剂等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七、填空题18. 接触法制硫酸采用V2O5作催化剂,使用过的催化剂中含V2O5、VOSO4和SiO2,其中VOSO4能溶于水,从使用过的V2O5催化剂中回收V2O5的主要步骤是:向使用过的催化剂中加硫酸和Na2SO3浸取还原,过滤得VOSO4溶液;向滤液中加入KClO3氧化,再加入氨水生成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得V2O5。
(1)V2O5被浸取还原的反应产物之一是VO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生产过程使用的硫酸用量过大,进一步处理时会增加________的用量。
氨气常用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取加入氨水后生成的沉淀(其摩尔质量为598 g·mol-1,且仅含有四种元素)59.8 g充分焙烧,得到固体残留物54.6 g,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碱石灰,气体减少了1.8 g,剩余的气体再通入稀硫酸则被完全吸收。
通过计算确定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八、实验题19.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