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区交互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试验学习和掌握如何使用交互图标来创建交互结构,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目标区交互的实验,从而对交互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二、实验要求:
1、创建交互效果,通过与其他图标配合使用共同来完成交互效果,并构建相关的交互结构;
2、一个交互响应结构至少应具有一个响应分支;
3、交互图标本身具有显示功能;
4、如果要使一个交互图标在程序中始终起作用,可将其设置成永久性交互;
5、所有图标都可以成为响应图标,但当拖放框架图标、交互图标或判断图标到交互图标右侧时,它们将自动转变成群组图标,此时应将框架图标、交互图标和判断图标重新放置在群组图标流程线上即可;
6、实验运行结果应表现为:若拖动目标对象到为其设定的特殊区域,则对象应在区域中心位置锁定;若拖动对象到其特殊区域外任意位置,对象应反映为返回至原位置;
7、总之,利用目标区交互设计一个作品,将若干对象拖到指定的位置(例如:小动物回家),要求当图片被拖到正确的位置时,图片会有正确的响应,而当图片被拖到其他位置时,图片会有错误的响应,从而达到动态的效果。
三、实验步骤:
1、启动Authorware7.0应用程序,新建一个文件;
2、从图标工具栏中拖放三个显示图标到流程线上,更改图标名称为“帅哥来啦!”,“金叹”,“英道”,双击第一个显示图标,在弹出来的工作区域内画出相应的目标区域,并标明对应的名字,截图如下:
3、单击第一个图标的右键,在弹出的计算对话框内写入代码Novable@“帅哥来啦!”:=FALSE;
4、分别打开“金叹”和“英道”的演示窗口,并通过“文件”|“导入和导出”|“导入媒体”命令,在演示窗口中导入所需的已准备好的图片(必要时可以改变图片的比例);
5、从工具栏的图标栏中拖放一个交互图标并命名为交互,并添加对应的四个显示图标(或者是从中拖放一个群组),分别命名为“金叹X”、“金叹Y”、“英道X”、“英道Y”,然后分别在对应的交互图标右边的四个显示图标的演示窗口里写入对应的正确和错误的提示信息,分别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6、单击交互中的第一个显示图标的响应类型符号,在弹出的交互图标属性对话
框中进行设置,在响应属性下的状态应设置为正确响应,目标对象为“金叹”,
放下为在中心定位,相应的在第二个显示图标的响应类型符号弹出的对话框中,
在响应属性下的状态为错误响应,目标对象为“金叹”,放下设置为返回。
而在
在“英道”的显示图标的交互处,选中在其属性里分别调试对应的正确相应以及
错误相应,并选中对应的目标图像,“英道X”和“英道Y”对应目标是交互图
标上方添加的“英道”的图片,并在其正确和错误的交汇处双击打开对应的导入的图标,并将其正确的位置调整为在一个显示图标中确定的对应位置框,错误的位置调整为整个演示窗口,以及在属性中响应的状态改为相应的“正确响应”和“错误响应”,目标区放下框中选用响应的对应为“在中心定位”和“返回”并且在交互区里的显示图标表示正确响应的计算内写为Novable@”显示图标名”:=false。
如图所示:
7、分别将各个交互图标属性中的目标对象的图片与之前对应导入的对象图片一致;
8、双击交互图标,调整各个目标对象的位置;
9、上述步骤完成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完成目标区交互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完成上述实验操作后,点击运行按钮则会出现如下现象和结果:
1、在交互对象“金叹”和“英道”的下方,出现了之前为它们设定的交互区域;
2、其实,为这两个对象设置的目标区域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家”,当拖动它们的图片到对应的目标区域时,他们的的图片就会在中心位置锁定,并显示之前设置
的相关语句;若拖动图片到达了与该对象图片之前设定好的目标区域不对应的任何位置,则图片会自动返回,并有相应的错误提示;
五、实验心得:
此次试验操作,我不仅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更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内涵。
学习,不仅要不断摸索,更要做到细心聆听、敢于质疑、勇于询问、深思总结。
就本学科来说,只有勤于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把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