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富贵不能淫》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富贵不能淫》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第8篇富贵不能淫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____同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丈夫
..之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女子的配偶
3.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惑乱,迷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贫贱不能移.
原意为改变,动摇,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威武不能屈.
原意为屈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1
(2)动词用作名词
居天下之广居.
原意为居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3)名词用作动词
丈夫之冠.也
原意为帽子,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1)戒①戒.之曰 ________________
②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___
(2)居①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____
②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____
(3)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____
②得.志 ________________
5.重点实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以顺.为正.者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独行其道.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分析辨析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内容为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B.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大丈夫之道”谈到“妾妇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C.孟子认为的“大丈夫”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3
D.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顺从君王,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善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双方的观点都很鲜明。

B.孟子认为大丈夫要有顺从之德,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C.“焉得”一语不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D.“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

四、文意理解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的“是”和“此”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比较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否定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重点字词
1.女汝你
2.成年男子
3.(1)①使……惑乱、迷惑②使……改变、动摇③使……屈服
(2)居所,住宅
(3)行冠礼
4.(1)①告诫②谨慎
(2)①居住②居所,住宅
5
(3)①能够②实现
5.(1)真正,确实
(2)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教导、训诲
(4)顺从准则,标准
(5)遵从
(6)道路
二、句子翻译
1.(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富贵不能使其心智惑乱,贫贱不能使其操守改变,武力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三、综合分析辨析
1.B 2.B
四、文意理解
1.“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6
3.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从“仁”的角度出发,没有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没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他们不是大丈夫。

4.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