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验光配镜
(4)验光+1.75DS^-4.50DC*180 配境+0.50DS^-4.0DC*180
(5)验光+2.0DS^-2.50DC*180 配境+2.0 DC *90或+0.50DS^-2.0DC*180
配镜原则
五、配境后随访复诊
配境后一个月应复查戴镜效果,以后每隔3~6隔月复查,必 要时可作适当调整。随访中应注意双眼矫正的屈光度平衡,注 意因戴足矫镜而引起的外斜。 要考虑到患孩戴镜的几种不适应可能性: 1、验光不准,或处方时换算差错; 2、镜片安装位置不合适,或镜架变形; 3、镜片光学中心制配不准确。 注意: 轻度和中度弱视儿童经配镜矫正屈光后,视力有逐渐恢复正常 的可能;而高度远视和混合散光者则除戴镜矫正屈光,还必须 进行综合训练治疗。
弱视的临床表现
(一)视力减退,重度弱视的视力为≤0.1,中
度0.2~0.5,轻度0.6~0.8. (二)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力较单个视标 差2~3行。 (三)弱视眼常有固视异常,如旁中心固视, 即是用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某一点注视目标。 (四)常有眼位偏斜,有的伴眼球震颤。
弱视的治疗原则
配镜原则
3、屈光参差
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 适应。 如: (1)验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0.75*90 配镜:①右眼 +1.0DS 左眼 +4.0^+0.50*90 或② 右眼 平光(遮盖) 左眼 +5.0^+0.50*90 (2)验光:右眼 +1.50DS→1.2 左眼 +7.0DS→0.2 配镜:右眼 平光 (遮盖) 左眼 +6.0DS或+6.50DS 若不遮盖右眼,虽不会引起复视,但因左眼视功能被右优势眼所抑制,实 际上左眼的戴镜不起效应,不能引起兴奋刺激作用。
配镜原则
高度远视者,若矫正视力> 0.1,可足矫或稍减去部分生理性 远视度数;而低度远视者则除应予足矫,还应考虑其弱视是 否另有原因。 如: 1、年龄4~5岁 验光 +4.50DS 配镜 +4.0DS或+4.50DS
2、年龄 6岁
3、年龄4~5岁
验光 +8.50DS 配镜 +8.0DS或+8.50DS
谢 谢
渐进多焦点眼镜取镜流程
验光技师:余端阳
遵循先静后动,先室内后室外的适应过程
(一)使用方法
一、渐进镜片使用方法
第一步:确定看远的范围,两眼平视望正前方看,不要往旁边看,先
在室内看电视。
第二步:确定看近的范围,下颚微收,但头不要低。眼睛往下看,把
报纸平放在桌上,眼睛往下看报纸。注:目不可把报纸拿高,拿立。
即看哪个位置只要把鼻尖对准那里就可以了。
第三步:确定中间视野范围,两眼平视,慢慢往下看,中间有一个过
渡带,用这个范围主要用于看电脑或打麻将等0.8M—1.5M距离范围。
(二)适应步骤:
第一步:先坐着看电视; 第二步:坐着看报纸; 第三步:在室内走路(刚开始会觉得地面有点斜上去的感 觉,习惯一两天就不会了);
配镜原则
例如:年龄:4~6岁: (1)验光+0.75DS^-1.25DC*80 配境-1.0 DC *180或+1.0DC*90
(2)验光+1.0DS^-1.50DC*180 配境-1.25DC*180或-0.25DS^+1.25DC*90
(3)验光+1.75DS^-2.75DC*180 配境-0.50DS^+2.25 DC *90或+0.50DS^-2.25DC*180
配镜原则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镜片。 如: (1)年龄 4~5岁 验光 +5.0D 配镜 +3.0DS或+3.50DS (2)年龄 6 岁 验光 +5.0DS 配镜 +4.0DS 配镜
(3)年龄 5 岁 验光 +5.0DS^+1.25DC*90 +3.50DS^+1.0DC*90
配镜原则
4、散光
顺规与逆规散光在配镜时应稍减度数,一般取低矫到最好视力,对于较高散光度数更应在第 一次配镜时予以适度降低。 如: (1)4~5岁 验光 +1.50DS^+1.00DC*90 配镜 +0.75DC*90 (2)4~5岁 (3)4~5岁 验光 +4.0DS^+2.50DC*90 配镜 +2.50DS^+2.0DC*90 验光 +3.50DS^+1.50DC*65 配镜 +2.00DS^+1.25DC*65
儿童弱视的配镜治疗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 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
一、无斜视的弱视 二、伴内斜视的弱视 三、伴外斜视的弱视 四、带有散光的弱视 五、配境后随访复诊 六、弱视儿童治愈后脱镜指标
配镜原则
一、无斜视的弱视 按验光结果,一般可按验光结果每1屈光度 (D)减区1/4~1/3,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 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 行筛选 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 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配镜原则
二、伴内斜视的弱视
首次配镜要给予足度镜矫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 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 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 减低球镜片,通常1年减少1D;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或非调节性内斜视再次验光时应适当减少远视度数, 避免出现调节麻痹。 这种内斜常与看近时过度调节有关,因此对中度以 下的远视,原则上应予以足矫。
(4)逆规散光应予足配或第一次稍低配,待适应后再予调整。 如: 验光+2.0DS^+3.5DC*180、 配镜+0.50DS^+2.50DC*180, 待3~6个月后,再换镜 +0.50DS^+3.50DC*180
验光 +1.0DS^+2.0DC*180、 配镜 +2.0DC*180或+1.75DC*180。
弱视眼的验光配镜
弱视的定义
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
正常(低于0.9)者称为弱视。 新定义的弱视标准为: 3岁以下儿童视力低于0.5;4岁至5岁低于0.6; 6岁至7岁低于0.7;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重度弱视的视力为≤0.1,中度0.2~0.5,轻度 0.6~0.8.
配镜原则
如外斜10度: 1、年龄 5~6岁 2、年龄5~6岁 3、年龄5~6岁 验光 +4.0DS 配镜 +2.0DS 验光 -1.0DS^-2.50DC*180 配镜 -1.0DS^-2.0DC*180 验光 -1.0DS^-2.50DC*90 配镜 -1.0DS^-2.50DC*90
验光 +8.0^+1.0*90 配镜+7.50DS^+0.75DC*90或 +8.0DS^+0.75DC*90
配镜原则
三、伴外斜视的弱视
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 大,可暂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获得最后矫正视 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如果屈光 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 远视者应给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学龄前儿童外斜弱 视≤+2.50DS则一般不予配镜,近视者应予最好视力 的较高度数。
配镜原则
六、弱视儿童治愈后脱镜指标
脱镜的标准应符合以下四项指标或无远视散光符合 以下三项指标者: 1.双眼裸远近视力≥1.0半年以上,视力不下降或没 有降至1.0者。 2.眼位:正常 3.远视屈光度≤+3.00DS 4.远视散光度≤+1.25DC
总述
弱视儿童配镜(合并斜视): 如果弱视合并斜视需要治疗,则按弱视配镜原则配镜,不 考虑斜视情况,弱视治愈后再根据斜视及手术配镜原则配镜。 斜视儿童配镜(不合并弱视) 1)外斜视、外隐斜 A.合并远视,低矫配镜(远视度数大了,可以加重外斜) B.合并近视,足量矫正,(近视度数可以控制外斜视) 2)内斜视,内隐斜 A.合并远视,足量矫正(远视度数可以控制内斜) B.合并近视,适当低度矫正(最佳视力,最低度数) C.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全矫配镜,换镜时要根据同视机检 查结果适当 减远视度数,应该在保证斜视度数不增加的前 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弱视的分类
(一)斜视性弱视 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由于眼位偏斜而 发生复视,为了解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 视,大脑视皮质中枢就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 视觉冲动。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 导致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 的,功能性的,因而早期适当治疗,弱视眼 的视力可以提高,但也有少数顽固病例,虽 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多
配镜原则
5、近视 儿童的近视性弱视一般都是病理性近视,应及早诊治, 并因其近视程度发展较快,可以早在2岁前就予以阿 托品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起初,它常以混合性散光的 形式出现,以后转为复性近视散光,且散光度数较大, 它往往与先天性弱视同存或与其他先天性眼病同存, 可有明显内斜。因此,配镜矫正仅为其治疗的第一步, 应考虑有其它治疗的配合。 第一副镜片可以配得稍浅,以使患儿能适应肯戴,若 短期内患儿戴镜适应好,即应改为足矫。以后应每隔 半年或一年作阿托品散瞳复验,予以基本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