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之发展简史
2012-7-12
柏拉图对灵魂结构的论述(续)
他将灵魂分成三个组成部分:
不死的理智的灵魂。位于头脑部位,其它两 灵魂部分都是可以死的。 可死的、精神的、勇气的灵魂。它倾向于去 获得荣督和赞扬,它位于胸部。 情感的和欲望的灵魂。它主要是获得身体本 身的快乐,它位于腹部。
2012-7-12
柏拉图对灵魂结构的论述(续)
好色的欲望。好色欲望并非仅指好色而言, 它是指与愉快的东西相联系的任何欲望,主 要是要求保存好的东西的欲望;
2012-7-12
阿奎那斯人格动力的思想
攻击的欲望。当然攻击的欲望也不是仅指人 们的攻击性而言的,它还是一种要求活动的 欲望,特别是前一欲望受阻时,此欲望表现 得非常明显。 人的理性灵魂有控制这两种欲望的任务。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构想与柏拉图这 种结构非常相似。 柏拉图认为,理智的灵魂与知识和形式 有关,死的灵魂都与身体有关。因此, 理性灵魂的任务就在于去控制其它两个 灵魂的欲望。
2012-7-12
柏拉图对灵魂结构的论述(续)
所有这些观点都被后来的弗洛伊德所运 用,他的“超我”相当于理性灵魂,他 的“自我”相当于精神的、勇气的灵魂, 而本我相当于情感的、欲望的灵魂,而 且弗洛伊德的比喻也与柏拉图相似。
2012-7-12
2012-7-12
2012-7-12
行为遗传学的评价
行为遗传学强调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认为基因、人格特质以及环境因素共同 影响行为表现——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问题也就在于这众多的因素是如何相 互作用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因此未 来的行为遗传学应该集中研究各种因素 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2012-7-12
进化心理学的发展
2012-7-12
希波克拉底的思想
希波克拉底是经典人格类型论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关于人格的划分可以追溯到他 的研究。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对人格类型进行划 分的人,这种分法至今仍被人们所运用。
2012-7-12
希波克拉底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体液受到土水火风四种元素 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气质:
柏拉图的人格动机的思想
但后来他又对他的观点进行了一些修改, 他认为人的快乐有的是健康的,如人们 对美的事物产生的快乐就是健康的,而 不是丑恶的。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之非常 相似,可见,弗洛伊德的许多理论都是 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
2012-7-12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结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三类,即理 性的灵魂、运动的灵魂和营养的灵 魂:
首先,仅使用适应功能和自然选择的观点解释 人的行为模式是过于简单化的。 其次,我们无法寻找历史中确切的证据证明进 化理论的正确性。 再者,它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的文化背 景,只是在较宽泛的范围内对人类的行为模式 进行追溯式的推论。 最后,人类的有些行为表现,如性别差异、配 偶选择同样可以看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将心理学的观点和进化论的 观点结合起来,以考察众多行为表现的 生物根源。它从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 功能来探索人的心理机制,将自然选择 和适应作为核心概念解释人的行为。 研究表明:人类遗传了大量的生物性特 质,如情绪性、攻击性、社会性以及支 配性等。
2012-7-12
进化心理学的评价
2012-7-12
阿卫希纳的人格结构理论
灵魂有三种:即理性灵魂、感觉灵魂和 植物灵魂。 理性灵魂是人所特有的,感觉灵魂是动 物特有的,植物灵魂是植物特有的。人 除了有理性灵魂外,还有其他两类灵魂。 此结构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的发展,他将二者的结构思想有机地综 合起来。
2012-7-12
非洲国家的儿童说:“什么叫粮食?” 欧洲国家的儿童说:“什么叫短缺?” 拉美国家的儿童说:“什么叫‘请’?” 亚洲的儿童问:“什么叫‘自己的观点’?” 美国的儿童问:“什么叫‘其他国家’?”
2012-7-12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理想人格:《周易》对于理想人格的 描述:
2012-7-12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结构观点(续)
心灵的理智部分称心理。对于人而言,心理 是独特的,人与人不同,心理能够获得关于 宇宙的抽象知识。 在心理里面又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之分,消极 的心理是可能性,积极的心理是现实性,积 极的心理是纯粹观念的东西,完成对宇宙知 识的获得,它不依赖自身,而依赖于可能性, 依赖于消极心理,积极的心理不变也不死。
多血质的人有心情易变、善于适应的特征; 粘液质的人则迟钝、踏实; 胆汁质的人无理智,有攻击性; 抑郁质的人则心情忧郁不安。
2012-7-12
希波克拉底的思想
他还对变态人格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四种 体液如果分配不平衡便会导致人的各种 “神圣的病症”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病, 他将变态人格分三类:
营养的灵魂是植物具有的灵魂; 运动灵魂是动物具有的灵魂; 理性灵魂只有人才具有。
2012-7-12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结构观点(续)
他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
感觉层,即由五种简单的感觉所组成; 这五种感觉又上升到一般认知如想象、记忆, 这是第二个层次; 心理层是最高层次,他认为,得到知识的过 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它开始于人们对特殊的 东西的感知,结束于获得关于宇宙的一般知 识。人们通过成知获得知识,并且通过一定 的形式贮存起来,然后再对之进行推理、判 断。
2012-7-12
阿卫希纳的人格动力理论
阿卫希纳把动机力量称为“欲望”。它 有两种形式,一是趋向的动机即趋向于 获得快乐,一是避开的动机,即避开痛 苦。这种心理力量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但人之所以超过动物是因为人有理性, 有理性灵魂的控制。
2012-7-12
阿卫希纳的人格动力理论
他又把理性灵魂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 部分,沉思智力是消极的,是求知的可 能性,它通过实际的智力来实现此可能 性,阿卫希纳又把积极的智力称之调 “动力智力”。
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 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 不怕困难的坚强以致;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 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
2012-7-12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 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趋时守中的处事原则; 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
2012-7-12
西方人格心理学发展
古代哲学家对于人格心理学的贡献: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阿卫希纳 阿奎那斯 希波克拉底
中世纪哲学家的贡献:
医学家对于人格思想的贡献
2012-7-12
柏拉图对灵魂结构的论述
柏拉图是第一次论及人的个别差异的人。 他认为:有一个不死的灵魂的存在,它 主宰人的一切。他还接受了诡辩相对论 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感觉都与观察者的 状态相关联。他还认为人的已有的知识 经验,是人的这种差异的决定者。
2012-7-12
阿奎那斯人格结构的思想
阿奎那斯关于人格结构的思想与阿卫希 纳非常相似,虽然在一些具体的方面有 所不同,但核心是一样的,他也是把人 的灵魂分成三类:即理性灵魂、感觉灵 魂和植物灵魂。
2012-7-12
2012-7-12
阿奎那斯人格动力的思想
关于人格动机的理论是他的人格思想的 主要内容。他认为人的动机有两类,即 好色的欲望和攻击的欲望。
2012-7-12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结构观点(续)
死的灵魂仅是它的一种形式,它与其它 所有的死的灵魂不同,它可以说是整个 人类的灵魂。 柏拉图仅提出了简单的结构而亚里士多 德已把结构中的因素联系起来。
2012-7-12
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动机理论
运动是动物的特性,是感觉灵魂的机能, 动物有快乐和痛苦的经历。 动物的活动都是由一种形式的欲望所决 定,即由动物对于直接的快乐的想象所 决定,亚里士多德把它称之为“欲望” 。
2012-7-12
新的人格心理学范型
人格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生物因素对人 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涌现出了新的人 格生物学范式:
行为遗传学 Behavior genetics 进化心理学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2-7-12
行为遗传学的发展
行为遗传学利用多重抽样变异分析方法, 对双生子之间的行为相关性进行研究, 以评价人格中基因与环境影响的相对贡 献大小。 研究假设:对于以基因为基础的行为而 言,基因相关性越小,行为相似性越低。 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行为都存在基因性 基础;而且基因对于精神质、自闭症、 恐惧症、抑郁、药物滥用以及反社会行 为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狂躁型,这种患者的情绪变态地激动; 抑郁型,患者变态地沮丧; 神经错乱型,即大脑狂热与生理性病症有关。
2012-7-12
希波克拉底的思想
而且他还有治疗这些病症的一些办法, 如对抑郁型病症的治疗包括休息、练习、 禁欲、禁酒等。 希波克拉底也是最早对变态人格类型进 行研究的人。
2012-7-12
思考题
2012-7-12
柏拉图的人格动机的思想
他认为寻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的最明显的 驱力,这个观点后来被行为主义学者所运用。 他还认为,这种驱力是与理性灵魂相矛盾的, 因为这种驱力与的人的身体相联系,因此柏 拉图认为,人们对所有形式的快乐的追求部 是丑恶的,这又与精神分析动机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