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有三情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学习态度如何,干事创业的作风怎样,对百姓的冷暖是否放在心上,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我们必须从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增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入手,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对学习要有热情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和
学习型干部队伍,中央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正像李源潮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在各级领导干部正面临着事业发展的严峻挑战,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挑战,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国内矛盾高度集中的挑战,世界格局加快转换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
进入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机遇和风险都在增加。
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事业的基石,要想事业有成,就必须学习先行,学有所成。
我们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主动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我,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领导干部对事业要有激情
领导干部对事业的激情始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是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面向未来,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
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对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有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要对共产主义具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有着执著追求,有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和贡献一切的不懈追求。
领导干部对事业的激情源于强烈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
党中央反复要求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我们的领导干部负有服务人民群众,驾驭复杂局面,领导科学发展的重要责任。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化,我国原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利益阶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
特别是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80%左右,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民增收渠道有限。
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差距拉大的趋势等。
所有这些,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趋于复杂和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稳定一方”的责任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责任心。
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
领导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对事业的激情。
领导干部对群众要有亲情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基层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领导干部要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带着亲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了党的根本宗旨,群众不会光听领导干部讲得好不好,而是要看行动上如何、做得怎样。
坚持党的宗旨,就要切实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办,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通过具体而扎实地工作来了解民意、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对劳动群众的感情,密切同劳动群众的联系,深入劳动群众、关心劳动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始终与劳动群众心连心。
没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感,没有对群众的亲情,就容易对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事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甚至出现推诿、敷衍塞责的情况,那么就有可能使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量积累起来,使本来简单的矛盾复杂化,最终酿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我们一定
要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认真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维护群众正当利益。
带着亲情,努力提高同群众沟通的能力,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同群众良好的沟通,首先要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以心换心的真诚交流。
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靠真情实意、工作实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能力。
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本领和能力,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动员带领群众积极落实。
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解释;对于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耐心地劝导说服;对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和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确因我们政策失当、决策失误侵犯了群众利益的,要据实向群众承认错误,及时纠正,决不能回避矛盾、敷衍群众,避免群众的不满情绪积淀下来并不断激化;对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依法处理,切实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情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