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不断的建设和整合,海南的旅游景点品质越来越高,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风景区,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天涯海角风景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蜈支洲岛度假中心、兴隆热带植物园、南湾猴岛生态景区等7个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其他还有13个国家3A级风景区、6个国家2A级风景区、2个国家1A级风景区,其它省级风景名胜区20个。
二、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目前虽是旅游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所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小,作为支柱产业与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相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效应尚未凸现
海南虽然旅游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平均年递增达到9.1%,但由于基数低,实际总量并不大,海南旅游产业仍属速度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而且,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从地区分布来看旅游企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比较丰富的地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海口市共有旅游企业618家,占全省的59%;三亚市139家,占13.4%;琼海市43家、文昌28家、万宁54家。旅游热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少数市县,西部、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缓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小,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
(三)旅游企业与投资主体多元化
由于业界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不断增加。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海南省有旅游企业1040家,占第三产业的4.1%,占社会服务业的28.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307家,占全部旅游企业的29.5%;私营企业256家,占24.6%;外国和港澳台企业151家,占14.5%;有限责任公司129家,集体企业90家,股份合作、联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28家、22家和51家。海南的旅游企业目前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二)旅游业发展水平
2008年,全省共接待过夜旅游人数2060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62.07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97.9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73.13万人次),全省旅游收入达192.33亿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3.9亿美元。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572.06万人次,同比增长6.5%,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旅游收入147.23亿元,增长7.5%,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柱作用日益增强,主导地位不断凸现。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作者:
———————————————————————————————— 日期: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最高、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其作为海南省的最重要产业发展战略之一,优先发展,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年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的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由建省前的26位上升至15位。
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8年,全省拥有饭店、宾馆、招待所2000多家,旅游饭店440家。其中国际知名五星级旅游饭店20家,四星级旅游饭店5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共 116家,还有许多已经达到四星和五星酒店标准但尚未参加评星的酒店。海南已成为全国五星级以上酒店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针》,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这一宏伟规划于2009年12月31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成为海南当前的中心工作,如何完善旅游市场的配套监管体系,与时俱进,促进和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必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海南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的加强与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特色景点不断增加,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海南的旅游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相继开发出了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有突出阳光、沙滩、海水和热带海滨风光的牙龙湾、大小洞天、大小东海和海口西海岸及三亚滨海大道海滨海景观光带等;有集民族、民俗和佛教文化为主,融热带海洋风光、历史古迹为一体,能够进行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学术交流、生态和文化考察及生态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化大型主题游览项目天涯海角和南山文化旅游区等;有特点鲜明,轰动国内外的博鳌东方文化苑;有种类齐全,荟萃热带宝贵植物的兴隆热带植物园等;有科普性强生态良好的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有集动植物于一体,观赏性强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海南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为包含自然生态旅游、宗教民俗旅游、文化艺术会展旅游、度假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49个,比刚建省时了增加39个,增长3.9倍。
(四)会展旅游等新兴旅游产业雏形初现
近年来,海南不仅在发展中逐步完善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展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特色的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每年举办的三亚国际婚庆节、中国海南省欢乐节、横渡琼州海峡,以及“电影节”、“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和“世界小姐”、“世界大力士”世界大型比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一些特色项目也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博鳌旅游度假区,是世界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的江河入海口,作为举世瞩目的“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为海南会展经济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南山文化区,则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产品,它既注重环境的保护,又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是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结合较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