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R adi o &TV Un i versit y (Ph i losophy &So ci a l Sc i ences) No .3,2009(Su m N o .150)[收稿日期]2009-05-20[作者简介]宁廷德(1962~),男,泰山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副教授。
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现象例析Analysi s on the Ideographic Pheno m enon of Phonetic Change in South Shandong D i a lect宁廷德N ING T i n g-de(泰山学院,山东泰安271000)(Ta ishan College ,T ai 'an Shangdong Ch i na 271000)[摘 要]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有自己的特点。
对 这个 、 那个 、 去 、 么 四个词音变表意做具体分析,可知鲁南方言音变表意并没有脱离古汉语的破读之法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之方式。
[关键词]山东鲁南方言;音变表意;破读;轻声儿化[中图分类号]H 1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09)03-0110-04Abstract :In s outh Shandong d i alect phoneti c change i deograph con tai ns i ts o w n characteri sti cs .I n t h is articl e t aking "Z H e Ge""Na Ge""Qu ""M e"as exa m p l es and ana l yzi ng concret ely ,a concl u si on ism ad e t hat phoneti c change ideograph i n s ou t h Shandong d i alect i sn t 'd is engaged fro m t h e r u le of "decryp t by read i ng"(破读)i n an cien tC hinese and neu tral t one and retrofl ex fi nals i n moder n Ch i neseM andari n .K ey words :South Shandong d i alect ;Phonetic change i deograph ;Decryp t by reading ;Neu tral t one and retrofl ex fi nals音变表意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古代汉语中谓之破读,即采用改变词的读音的办法来表示词义和词性的转变,也就是音随意转。
如 大王 的 王 做名词时读ua 35,音变为ua 51时,就成了动词 成王 、 当王 。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和儿化,有时也是为了区别表意的需要。
如 过 读kuo 51时,是动词,意义具体而实在,读轻声!kuo 时,是语助词,意义空灵而虚脱。
尖 ,读t ian 55时,是形容词,指物件的 末端极细小 ,读t ian 55(儿化后)时,是名词,指 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 。
在山东鲁南方言中,这种通过改变词的读音来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也存在,包括用改变声母的方式、改变韵母的方式或改变声调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文只讨论山东鲁南方言中用声调变化来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一、这个、那个在山东鲁南方言中, 这个 、 那个 分别有两读:一是读原调为ts 312k 5,na 312k 5;二是读变调为ts 42k 2,na k42 2。
[1]P256-271其中, 这 、 那 是主要的音变单位,其实际发音调值由312变为42,与古汉语中破读法主要由平、上声变为去声是一致的。
读原调时,是其常态用法, 这个 为近指指示代词, 那个 为远指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都是单数。
即指 这一个 、 那一个 。
读变调时,是其音变表意的特殊用法, 这个 仍为近指指示代词, 那个 仍为远指指示代词,但指代的对象却变成了复数,即指 这一些 、 那一些 。
如:(1)西瓜是小刘送来的,这个是给我的,那个是给你的。
在这个句子中, 这个 、 那个 若读原调(即上述所列第一种读音),则表示:小刘给 你 和 我 送来了两个西瓜,靠近 我 的一个是送给 我 的,离 我 远的一个是送给 你 的。
若读变调(即上述所列第二种读音),则表示:小刘给 你 和 我 送来了一些西瓜,这些西瓜分成了两伙,一伙靠近 我 ,一伙离 我 稍远,靠近 我 的这些是送给 我 的,离 我 稍远的那些是送给 你 的。
∀110∀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总第150期)这个不是与 那个对举使用,而是单独使用,但仍读变调时,也不是指 这一个,而是指 这一些或 这一种,包含的也是多数。
如:(2)雷管、炸药、浓硫酸、酒精等都是危险品,坐火车是不允许带这个的。
(3)这里卖的鱼都是那个受了污染的水库里养的,咱们自己吃,别买这个。
(4)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你都拿走吧。
/这个我都看了,你拿走吧。
例(2)中的 这个是代指前面提到的 雷管、炸药、浓硫酸、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而不是指代 这一个某某东西的, 不允许带这个就是 不允许带这些东西。
例(3)中的 这个是代指前面提到的 这里卖的鱼的, 这里卖的鱼当然不会也不可能是一条,因此,也是指的复数, 这个可以换成 这一种或 这种, 别买这个就是 别买这(一)种。
并且,两个句子中都有表示总括的副词 都,也能提示我们这种句子中的 这个不是指代的单数,而是指代的复数。
例(4)中的两种表达形式表示同样的意思,因为句中都有 都字, 这个指代的也只能是复数。
用山东方言写成的明清通俗白话小说中,这种现象也存在。
下面的例句中, 这个(加着重号 !的)就都应该读变调,指的也不是 这一个,而是 这一些或 这一种,也就是指代的是复数:(5)一个毛食去了一大会,取了两大纸包来到。
陈公说: 你打开包,见个数儿。
谁想那铜杭杭子原待不的久,过了三伏的霉天,久放在那皮箱里蒸着,取将开来,尽情焌黑的都发了翡翠斑点。
陈公一见,甚是惊诧,道: 这就是童伙计交下的么?毛食道: 可不就是他交下的怎么?陈公公骂道: 这狗屄拍的,了不的,拿这精铜杭杭子来哄我呀!你再看看别的也是这个么?那毛食又同了一个把那皮箱抬到陈公面前,逐件取上来看,那有二样!都是些 尧舜与人,绝无银气。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6)至于什么段铺、布铺、绸铺、当铺,不要说没这许多本钱,即使有了本钱,赚来的利息还不够与官府赔垫,这个生意又是秀才们做不得的。
除了这个,只得去拾大粪:整担家挑将回来,晒干,轧成了末,七八分一石卖与人家去上地;细丝白银、黄边钱,弄在腰里。
(同上,第三十三回)(7)二人抬到屋里,他娘合媳妇子方才知是银钱,说: 他掘了多少?这分这们些给你?杨春说: 就只这个,都给咱来了。
拿了一个小荸箩倒在里面,也只好有二三十来掉的钱,二百两多银子罢了。
(同上,第三十四回)尤其是例(5)和例(7),例(5)的 这个后面有 些与之相映衬,例(7)的 这个前面有 这们些与之呼应。
很显然, 这个不是指 这一个,而是指代的复数。
这个、 那个在现代山东鲁南方言中读变调,来表示指代的对象是复数,是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在泰安、宁阳等地,更是十分普遍。
二、去在山东方言的 V+去和 VP+去结构中, 去 常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原调,即读作t %i312,这是常态用法,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另一种是读轻声,即读作!t %,i可以充当句末语气助词,与普通话中通过轻声来区别表意是一致的,先看下面的 VP+去结构的例句:(8)他杖(用)车接她去了。
在这句话中。
轻读时(声调为轻声),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现在已经用车去接她了。
至于现在他接着了她,还是没接着她,是不涉及的。
接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去后 接,即 去接她。
而重读时(声调调值为312,有时变为3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现在用车接着她已经离开这里了。
接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接后 去,即 接着她去。
去字重读、轻读,关乎整个句子的意义表达,差别十分明显。
再看 V+去结构的例句:(9)那本书他拿去了。
在这句话中, 去的读音变化也影响了 拿的读音变化。
去轻读时(声调为轻声), 拿读高平调(55调值),即 拿去读作na55t %i4,[1]P256-27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去拿那本书了。
拿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去后 拿。
去重读时(声调调值为41), 拿读na42, 拿去读作na42 t %i312( 去的实际调值因受 拿的影响也稍有变化,变为3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拿着那本书离去了。
拿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拿后 去。
通过语音音变分别表达不同意义的情况,在书∀111∀宁廷德 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现象例析 语言文字学研究面语中是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加以判断的,如:(10)这就是那本挺有意思的书,想看你就拿去吧。
(11)那本挺有意思的书在小王那里,想看你就拿去吧。
很显然,例(10)中的 去重读,例(11)中的 去读轻声。
因为,在例(10)表达的语境中,书就在交谈者双方身边,一方告诉另一方:你想看这本书的话可以拿着走。
是先拿后走(去)。
而在例(11)表达的语境中,书不在交谈者双方身边,而是在另一处(小王那儿),一方告诉另一方:你要想看那本书的话可以去小王那儿拿。
是先去后拿。
去通过改变语音音值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在明清小说#金瓶梅∃中就有,请看下面的例子(句中用着重号 !标出的 去重读,用下划线 _标出的 去读轻声)(12)那迎春、玉箫、兰香都穿上衣裳,打扮的齐齐整整出来,又不敢去。
这春梅又只顾坐着不动身。
书童见贲四嫂又使了长儿来邀,说道: 我拼着爹骂两句也罢,等我上去替姐每禀禀去。
一直走到西门庆身边,附耳说道: 贲四嫂家,大节间要请姐每坐坐。
姐教我来禀问爹去不去。
西门庆听了,吩咐: 教你姐每收拾去,早些来,家里没人。
这书童连忙走下来,说道: 还亏我到上头,一言就准了。
教你姐快收拾去,早些来。
那春梅才慢慢往房里匀施脂粉去了。
(第四十六回)(13)西门庆刚坐下,就令棋童儿: 拿马接你应二爹去。
只怕他没马,如何这咱还没来?玳安道: 有姐夫骑的驴子还在这里。
西门庆道: 也罢,快骑接去。
棋童应诺去了。
(第三十九回)在有的语境中, 去读重音,还是读轻声,确实难于判别,如:(14)须臾,放了一架烟火,两边人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