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州方言是河南方言中的一个子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其方言特点在本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郑州方言的特点,对于研究河南方言乃至其他子方言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州方言的语流音变特点比较突出,在归纳了语流音变的几种类型后,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郑州方言;语流音变;分音;合音AbstractZhengzhou dialect,a sub-dialect of Henan dialect ,which belongs to the "Central Plains Mandarin" in the "official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lect in this province is of wide representativeness. Therefore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ngzhou dialect h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f Henan dialect as well as other sub-dialects.The features of the mutation of the Zhengzhou dialect is moreprominent ,therefore ,first I summarize the types of the mutation,and then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plain its reasons.Key words: Zhengzhou dialect; mutation; summation tone; partial tone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前言. (13)一、郑州方言的语音特点 (2)(一)声母特点 (2)(二)韵母特点 (2)(三)声调特点 (2)二、郑州方言的语流音变类型 (4)(一)变调现象 (4)(二)儿化现象 (6)(三)合音现象 (7)(四)分音现象 (9)三、郑州方言语流音变的成因 (10)(一)多音连读 (10)(二)语言接触 (10)(三)区分词义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前言郑州方言研究是河南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郑州方言可以为河南方言及其他方言点的方言特点提供一些事实和理论依据。
目前对郑州方言研究最全面的著作是《郑州方言志》(卢甲文著)。
《郑州方言志》描写了郑州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全面分析了郑州方言的特点,可以说是内容全面,描写细致,为研究郑州方言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但是对于郑州方言的语流音变的研究材料较为分散且不太全面,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著作,仅在《郑州方言志》(卢甲文著)中有所体现,在《河南省志·方言志》(绍文杰)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这里研究的语流音变是就河南方言来说的,不具有代表性,一些郑州方言所独有的特点并未在其中体现。
而《河南方言研究》(张启焕著)虽然也提到了郑州方言的音系,但是并未涉及语流音变现象。
而其他研究郑州语流音变现象的成就都分散在零散的论文著作中,且关于语流音变的类型并不全面。
现如今,关于郑州方言研究的论著层出不穷,但是这些论著大多都倾向于词汇研究,且研究并不深入。
而对于语音的研究,在这些论著中几乎见不到关于连续变调、音变和文白异读等问题的讨论。
郑州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文化繁荣,既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自郑州成为省会城市之后,河南方言也逐渐向郑州话集中,郑州话在全省范围内产生的影响逐渐增大。
由于使用人群和地区等的不同,郑州方言内部也有细微的差别,如:新派和老派之分、城市和郊区之分、回民和汉民之分。
但是这些区别并不是很明显,在语言接触中逐渐融合。
本文忽略这种细微的差别,以主流方言研究为主,从郑州方言的语音特点、语流音变特点及原因三个方面分析郑州方言。
一、郑州方言的语音特点郑州方言的声、韵、调和普通话不尽相同,接下来大概介绍一下郑州方言中的声韵情况。
(一)声母特点《郑州方言志》中记录,郑州方言一共有22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这22个声母的写法(包括音标写法)和普通话完全一样,但是二者在发音时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n[n]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发[n]音,跟齐齿呼、撮口呼相拼时发[ɳ]音;[1] zh[tʂ]、ch[tʂ‘]、sh[ʂ]、r[ ʐ ]的发音部位比普通话中的zh[tʂ]、ch[tʂ‘]、sh[ʂ]、r[ ʐ ]的发音部位略靠前;j[tɕ]、q[tɕ‘]、x[ɕ]的发音部位较普通话中j[tɕ]、q[tɕ‘]、x[ɕ]的发音部位偏后;在口语里,g[k]、k[k‘]、h[x] 可以和[i]相拼,发音部位偏前,例如:胳膊[ki24po]。
(二)韵母特点对于郑州方言中的韵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郑州方言志》中介绍韵母有42个,《河南方言研究》中介绍了41个韵母,我根据郑州人说话的实际情况,以《郑州方言志》为依据,介绍郑州方言中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之间的差别。
郑州话的韵母比普通话韵母多三个,这三个韵母分别是üo[yo] 却药、ue[uɛ]国、[ʅɛ]射,其中[ʅɛ]只和舌尖后音相拼合。
除此之外,其余39个韵母和普通话的韵母相比,还有一些发音方面的不同。
例如:er[ɬ]在郑州方言中是舌尖后边音,自成音节;u[u]和f[f]相拼时,实际音值是[v];o[o]、uo[uo]、üo[yo]、ou[ou]、iou[iou]中的元音[o]略展。
(三)声调特点郑州方言同普通话一样,单字调有四个(轻声不算在内),但是具体的调值和普通话不同,分别是:阴平24 冰乒帮潘阳平42 阳旁含鱼上声53 养讲矮蕾去声312 去句坏干阴平有时读的略低,有人记做13;上声实为54,为醒目起见记为53。
二、郑州方言的语流音变类型我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的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的词,词组合成一个个句子,一段段的话,最终形成一连串的语流。
在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
在汉语中,变调、儿化、轻声等现象都可以看做是语流音变。
著名学者游汝杰曾经说过:“语流音变是方言在一定语境中所发生的共时异变”。
[2]“一定语境”、“共时”说明了语流音变的条件和时间,语流音变是发生在说话当时的语流中,变化既不提前,也不推后,与语音的历时变化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流音变不包括历时音变。
近几十年来,对语流音变的研究应接不暇,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方言的语流音变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各个方言的语流音变规律各不相同,音变规律也相当复杂,因此研究的量和难度非常的大。
但是这些现象体现了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很值得深入研究。
下边试着分析郑州方言的语流音变类型。
(一)变调现象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
[3]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在郑州方言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以下几种:1.阴平的变调阴平同阳平、上声、轻声连读时,前字调由24变读为33,[4]例如:阴平+阳平天鹅[t‘ian24 ɤ42]变读为[t‘ian33ɤ42]包含[pau24 han42]变读为[pau33 han42]阴平+上声经理[ʨiȠ24 li53]变读为[ʨiȠ33 li53]阴平+轻声苍蝇[ts‘aȠ24 iȠ]变读为[ts‘aȠ33 iȠ]2.阳平的变调(1)阳平同阳平连读,有的前字变为阴平(即24调),[5]例如:囫囵[xu42luən42]变读为[xu24luən42]梧桐[u42 t‘uȠ42]变读为[u24 t‘uȠ42]有的不变调,例如:洋油[iaȠ42iou42]仍读为[iaȠ42iou42]门牙[mən42ia42]仍读为[mən42ia42](2)阳平跟去声连读,前字一律变读为上声(即53调),例如:贫困[p‘in42k‘uən312]变读为[p‘in53k‘uən312]强壮[tɕ‘iaȠ42tʂuaȠ312]变读为[tɕ‘iaȠ53tʂuaȠ312](3)阳平跟轻声连读,有的前字变为上声(即53调),例如:葡萄[p‘u42t‘au]变读为[p‘u53t‘au]葫芦[xu42lu]变读为[xu53lu]有的前字不变调,例如:云彩[yn42 ts‘ai]仍读为[yn42ts‘ai]朋友[p‘əȠ42 iou]仍读为[p‘əȠ42 iou]3.上声的变调(1)上声跟上声连读,前字一律变读为阳平(即42调),例如:水果[ʂuəi53kuo53]变读为[ʂuəi42kuo53]领导[liȠ53tau53]变读为[liȠ42tau53](2)上声跟轻声连读,前字有的变为阳平(即42调),例如:老虎[lau53xu]变读为[lau42xu]蚂蚁[ma53i]变读为[ma42i]有的不变调,例如:火烧[xuo53ʂau]仍读为[xuo53ʂau]水银[ʂuəi53in]仍读为[ʂuəi53in]4.去声的变调(1)去声和去声连读,前字一律变读为阴平(即24调),例如:校庆[ɕiau312tɕ‘iȠ312]变读为[ɕiau24tɕ‘iȠ312]淡化[tan312xua312]变读为[tan24xua312](2)去声跟阳平、阴平、上声、轻声连读时,前字一律变读为31调,例如:去声+阴平用功[iuȠ312kuȠ24]变读为[iuȠ31kuȠ24]退休[t‘uəi312ɕiu24]变读为[t‘uəi31ɕiu24]去声+阳平用完[iuȠ312uan42]变读为[iuȠ31uan42]电台[tian312t‘ai42]变读为[tian31t‘ai42]去声+上声电影[tian312iȠ53]变读为[tian31iȠ53]电脑[tian312nau53]变读为[tian31nau53]去声+轻声动弹[tug312t‘an]变读为[tug31t‘an]认识[ʐən312ʂʅ]变读为[ʐən31ʂʅ](二)儿化现象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定义“儿化”的:“‘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做‘儿化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