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养生著作辑要

中国古代养生著作辑要

中国古代养生著作辑要《黄帝内经》――最早的流传于后世的医书《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

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曾警告人们:饮食不节百病生。

现代人的不当饮食习惯和由此带来的疾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提醒人们在饮食生活中要反璞归真,回归健康。

本书从现代人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和容易触犯的误区入手,以《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附以临床实例,详细剖析吃坏身体、吃出疾病的真正原因,从而正确引导人们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纠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力求使人们懂得适当适时地灵活运用《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进行自我养生保健,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更好地实现增强体质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养生要集》养生专著名。

东晋·张湛撰。

原书已佚。

部分内容见于《养性延命录》、《医心方》、《太平御览》及所撰《列子注》等书中。

素食主义佚名撰医学书局, 民国(1912-1949) 铅印本卫生要旨(美)嘉约翰译益智书会, 清光绪9年(1883) 刻本医药卫生录岑炳璜撰上海: 济生堂参药号, 民国18年(1929) 铅印本中外卫生要旨(清)郑官应编清光绪(1875-1908) 铅印本中外卫生要旨(清)郑官应编清光绪16年(1890) 刻本卫生杂录(清)澹然居士辑新安馀氏, 清光绪9年(1883) 刻本卫生要术佚名撰苏州: 振新书社, 民国(1912-1949) 刻本卫生要术(清)徐鸣峰编北京: 京都琉璃厂, 清(1644-1911) 刻本卫生要术(清)徐鸣峰编,佚名撰清光绪2年(1876) 刻本暨抄本卫生要术(清)徐鸣峰编清光绪2年(1876) 石印本卫生要术(清)徐鸣峰编清咸丰8年(1858) 刻本卫生集(清)题梧栖老人辑释客寰, 清同治13年(1874) 刻本卫生集(清)华梧栖辑清道光18年(1838) 刻本颐身集(清)叶志诜辑肖山华莲峰, 清光绪3年(1877) 刻本养生三要(清)袁开昌辑袁氏润德堂, 民国8年(1919) 刻本青年之摄生丁福保撰上海: 上海医学书局, 民国(1912-1949) 铅印本卫生指南五洲大药房编民国(1912-1949) 铅印本卫生指南项松茂撰五洲大药房, 民国8年(1919) 铅印本卫生指南项松茂撰民国4年(1915) 铅印本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上海: 涵芬楼, 民国(1912-1949) 影印本性命新书张友楝撰北京: 盘县张氏, 民国4年(1915) 刻本男女之秘密(美)霍立克撰上海: 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11年(1922) 石印本男女性原论(英)德森撰上海: 上海中华书局, 民国10年(1921) 铅印本养生类要(明)吴正伦辑新安吴氏木石山房, 明万历16年(1588) 刻本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撰上海: 上海朝记书庄, 民国8年(1919) 铅本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撰清同治9年(1870) 石印本行乐卫生秘诀原题湖上渔父述民国(1912-1949) 铅印本养生秘诀沈宗元编万有书局, 民国21年(1932) 石印本天然戒烟上海中法大药房编上海: 上海中法大药房, 民国(1912-1949) 铅印本戒烟醒世图汉口圣教书局编汉口: 圣教书局, 清光绪13年(1887) 刻本寿人经(清)高菊村,(清)洪老人撰古歙汪咏?, 民国10年(1921) 铅印本心身强健之秘诀(日本)藤田灵斋撰民国2年(1913) 铅印本男女节欲金鉴新华编辑社辑上海: 新华书局, 民国11年(1922) 铅印本生活镜王立才撰民国9年(1920) 铅印本混俗颐生录刘词撰上海: 涵芬楼, 民国(1912-1949) 影印本戒烟讲话录阎锡山辑六政考核处, 民国11年(1922) 铅印本老老恒言(清)曹庭栋撰,张庚撰,(清)方熏撰望云仙馆, 清光绪5年(1879) 刻本老老恒言(清)曹庭栋撰清同治9年(1870) 刻本老老恒言(清)曹庭栋撰清干隆38年(1773) 刻本卫生工事新论(日本)南部常次郎撰广智书局, 清光绪29年(1903) 铅印本葆真法语(美)吴尔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书报部, 民国7年(1918) 铅印本男女新法卫生秘要佚名撰民国3年(1914) 石印本延寿新法伍廷芳撰民国3年(1914) 铅印本东坡养生集(宋)苏轼撰清康熙3年(1664) 刻本东坡养生集(宋)苏轼撰清康熙3年(1664) 刻本七大健康法(原题)乐天修养馆编译江左书林, 民国6年(1917) 铅印本葆精大论(清)王建善撰清光绪(1875-1908) 铅印本卫生学问答丁福保撰民国元年(1912) 铅印本卫生学问答丁福保撰畴隐庐, 清光绪27年(1901) 刻本鸦片瘾戒除法曹炳章撰清宣统3年(1911) 铅印本长寿之条件丁福保撰上海: 上海医学书局, 民国(1912-1949) 铅印本长寿之条件,简明图书目录丁福保撰民国(1912-1949) 铅印本幼学操身(英)庆丕,(清)翟汝舟撰上海: 上海广学会, 清光绪16年(1890) 铅印本上海工部局医官卫生清册(民国元年,11年) 上海工部局辑民国2年-12年(1913-1923) 铅印本上海工部局医官卫生清册(民国元年,3年,11年) 上海工部局辑民国2年-12年(1913-1923) 铅印本上海工部局医官卫生清册(民国元年(1912)) 上海工部局辑民国2年(1913) 铅印本不费钱最真确之长寿法丁福保撰医学书局, 民国29年(1940) 铅印本寿身小补,经验良方(清)黄克楣辑民国17年(1928) 石印本乐天却病法刘仁航撰商务印书馆, 民国25年(1936) 铅印本护病要求(清)何福寿等撰上海: 上海华美书馆, 清光绪31年(1905) 铅印本养病庸言(清)沈嘉澍撰清光绪26年(1900) 刻本万病回春延年法佚名撰晋省: 濬文书局, 清光绪4年(1878) 刻本卫生便览医镜(清)江涵暾撰清(1644-1911) 刻本外治寿世方初编(清)邹存淦辑杭州: 勤执堂, 清光绪3年(1877) 刻本寿世编(清)尤乘撰宏道堂, 清(1644-1911) 刻本寿世青编(清)尤生洲编清同治光绪(1862-1908) 刻本卫济馀编,江湖切口要诀,缩脚韵语(清)王松溪辑上海: 上海积山书局, 清光绪19年(1893) 石印本卫济馀编(清)王松溪辑三和堂, 清同治13年(1874) 刻本卫济馀编(清)王松溪辑星沙杨文盛, 清咸丰11年(1861) 刻本卫济馀编(清)王松溪辑经国堂, 清道光22年(1842) 刻本卫济馀编(清)王松溪辑清嘉庆21年(1816) 刻本卫生至宝佚名辑清(1644-1911) 刻本男女养生宝鉴佚名撰上海: 新华书局, 民国12年(1923) 铅印本保全生命论(英)古兰肥勒撰上海: 上海制造局, 清光绪27年(1901) 刻本养生保命录佚名编辑上海: 上海三友实业社, 民国23年(1934) 石印本养生保命录佚名编辑民国5年(1919) 石印本养生保命录(清)佚名撰江苏吴县: 静观氏, 民国6年(1917) 刻本商办戒烟会良方汪显述编清宣统元年(1909) 铅印本商办戒烟会良方商办戒烟会辑清宣统元年(1909) 铅印本中国养生说辑览十八编沈宗元辑上海: 上海万有书局, 民国21年(1933) 石印本达生录(明)堵胤昌辑定志斋, 明万历32年(1604) 刻本摄生要语(明)邓调元辑明万历32年(1604) 刻本寿命无穷,首仙谱清(1644-1911) 抄本养生馀论(清)姚椿辑稿本罗氏延龄纂要(清)罗福至辑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3 影印本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撰明初(1368-1644) 刻本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撰抄本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撰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运气易览(明)汪机编程鐈, 明嘉靖12年(1533) 刻本养生类纂,养生月览(宋)周守忠纂集钱塘县知县谢颎, 明成化10年(1474) 刻本素女经(民国)叶德辉辑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洗心辑要(清)徐文弼辑清干隆40年(1775) 刻本老老恒言(清)曹庭栋撰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玉房秘诀,指要(民国)叶德辉辑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洞玄子(民国)叶德辉辑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唐)白行简撰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影印本三元延寿参赞书(元)李鹏飞编明嘉靖(1522-1566) 刻本删补颐生微论(明)李念义撰明崇祯15年(1642) 刻本食物治病寳典佚名撰台湾: 翰珍书局, 1987 铅印本调燮类编番禺潘氏, 道光27年(1847) 刻本安老怀幼书(明)刘宇编明弘治11年(1498) 刻本一、汉代以前《引书》――专门论述导引养生(号称天下第一奇书)――《张家山汉简》《导引图》(可能是《引书》的图解)、《十问》、《天下至道谈》、《玉房秘诀》、《合阴阳》――《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内经》――最早的一本流传于后世的医书《彭祖经》――道家学派先驱和第一奠基人彭祖的学说(其弟子整理)《彭祖摄生养性论》――彭祖(年代不详)《导引经》――我国最早的导引典籍之一(《引书》的一种传本)《洛书》――汉代纬书《黄庭经》――道家内丹术早期著作分《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也有含《中景经》的)《东医宝鉴》――朝鲜学者许浚等收集中国古代医书及文献资料编《内解》――题老子撰(亡失)《养生延命录》引用二、晋唐时期《元阳经》――(亡失)《抱朴子》、《养生延命录》引《抱朴子》――道教重要典籍,西晋葛洪著《养生要集》――养生学典籍,东晋张椹收集《枕中记》――道教典籍,作者不详《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铭》、《卫生歌》――唐初孙思邈《养生延命录》――养生学典籍,著者陶弘景*《遵生八笺》――明代高濂集合汇编,有自己的发挥,是我国古代的“养生大全”。

全书分八部分,八大类养生方法。

《天隐子》――道教典籍,唐代司马承祯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道教养生典籍,唐代女道士胡喑(道号太白山见素子)撰《太清导引养生经》――道教养生典籍,作者不详《龟鳖行气法》――作者不详,收于《云笈七签》、《新刻导引养生经》《云笈七签》――道教类书,宋代学者张君房奉旨领校道籍《长生胎元神用经》――道教养生典籍,作者不详《气法要妙至诀》――道教养生典籍,作者不详《太上养生胎息气经》――道教养生典籍,作者不详《寿世秘典》、《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养正图解》、《寿星岁事录》、《养正录》、《养生类要前集》、《养生月览》、《养蒙图说》、《养生杂类》、《养生编》、《泰定养生主论》、《寿养丛书》通论类主要从养生的大旨、理论、指导思想等立论,全面分述各种养生方法,泛而不专,有助于人们了解养生理论,并指导一般的养生,如汉代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唐代[[孙思邈]]著《孙真人养生铭》、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李鹏飞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及胡文焕著《寿养丛书》、清代曹庭栋著《老老恒言》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