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 选择题:1、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 )A BC D2、一个生活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埃及农民,他的生活中可能 ( )①相信人死后会有来世 ②参与法老陵墓的修建③熟练地掌握象形文字的读写 ④参加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当红歌星周杰伦《爱在西元前》歌中的歌词。
请问此泥版上的字迹应该属于( )A .甲骨文B .楔形文字C .线形文字D .印章文字4.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 .伯里克利B .梭伦C .汉谟拉比D .默罕默德5.亚非文明古国中,按东亚、南亚、西亚、北非的顺序排列应该是:① 尼罗河流域 ② 两河流域 ③ 黄河、长江流域 ④ 印度河流域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④②①D .①③②④6、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A .公元前18世纪初B .公元前18世纪末C .公元前17世纪初D .公元前17世纪末7、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
这片“荒原”位于今天的( )A .埃及B .伊拉克C .印度D .墨西哥8.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9.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
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
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A .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B .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C .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D .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图1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在建造金字塔时)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
文中的“他”是指()A.僧侣B.祭祀C.法老D.贵族11.“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
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12. 下列各项中,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的宗教典籍是A.《古兰经》 B.《大藏经》 C.《圣经》 D.《吠陀经》13、某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古代东方文明。
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代表依次是①金字塔;②种姓制度;③司母戊鼎;④楔形文字。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14、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A.《罗摩衍那》B.《摩诃婆罗多》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15.佛教创始人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据此判断悉达多出身的种姓应该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6、能反映右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C.《摩柯婆罗多》D.《荷马史诗》17.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古代埃及人的灵魂观念的是A B C D18. 延续至20世纪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
这反映了种姓制度A 成功阻隔了社会成员的流动B 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C适应社会状况维持社会秩序 D 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19.“印第安人培植了一百多种植物,即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下列植物属于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有()①玉米②水稻③马铃薯④可可⑤小麦⑥西红柿⑦烟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20公元前3500年前后,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奠基者的是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迦勒底人二材料题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是《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端的浮雕部分(参见课本p4)。
古巴比伦的保护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汉穆拉比虔诚地站在沙马什的面前,正在接受沙马什赐予的象征权力的权标。
材料二:《汉穆拉比法典》正文序言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三:《汉穆拉比法典》第199条:“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之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问题:(1)汉穆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汉穆拉比法典》石柱浮雕的寓意何在?(3)《汉穆拉比法典》的序言鼓吹“正义”,保护“弱者”,那么,与正文第199条的内容有没有矛盾?说明了什么问题?(4)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汉穆拉比法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哪些方面的情况?2 时间怕金字塔材料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用整块巨石雕成,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在法国艾菲尔铁塔建造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塔基成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石块平均重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石块从很远的山区运来。
金字塔内有阶梯、走廊、墓室、绘图、雕刻等。
金字塔至今保存。
人们说:“万物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
”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胡夫法老听从祭司们的建议,而使得国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为了自己,强制全埃及的人民工作,更常以10万人每隔三个月交替一次的方式服劳役。
仅仅为建设拖拉石头的道路,就使人民的劳役持续了10年。
建造一座金字塔则需花费20年。
—希罗多德(1)在材料一的文字中,有客观介绍,也有主观评价。
把作者的主观评价抄下来。
(2)建筑是物化的历史,从金字塔可以折射和透视当年生动的历史面貌。
分析两则材料,你对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有哪些了解?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征?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释迦牟尼(2)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材料三:据印度媒体报道,直至今日仍有74%的印度人不能接受不同种姓间的通婚。
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的屋顶上。
(4)你认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4 大河:四大文明古国的摇篮右图为“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照从东往西的顺序分别写出方框中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结合教材,说说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共同之处?(3)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各举两例(除中国外)。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 选择题:C1、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 )A BC DB2、一个生活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埃及农民,他的生活中可能 ( )①相信人死后会有来世 ②参与法老陵墓的修建③熟练地掌握象形文字的读写 ④参加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3.“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当红歌星周杰伦《爱在西元前》歌中的歌词。
请问此泥版上的字迹应该属于( )A .甲骨文B .楔形文字C .线形文字D .印章文字C4.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 .伯里克利B .梭伦C .汉谟拉比D .默罕默德C5.亚非文明古国中,按东亚、南亚、西亚、北非的顺序排列应该是:① 尼罗河流域 ② 两河流域 ③ 黄河、长江流域 ④ 印度河流域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④②①D .①③②④A6、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A .公元前18世纪初B .公元前18世纪末C .公元前17世纪初D .公元前17世纪末 B7、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
这片“荒原”位于今天的( )A .埃及B .伊拉克C .印度D .墨西哥D8.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D9.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
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
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A .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B .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C .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D .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图1C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在建造金字塔时)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
文中的“他”是指()A.僧侣B.祭祀C.法老D.贵族B11.“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
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B12. 下列各项中,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的宗教典籍是A.《古兰经》 B.《大藏经》 C.《圣经》 D.《吠陀经》A13、某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古代东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