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国邮轮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邮轮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邮轮产业市场分析报告摘要 (4)一、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环境 (6)(一)国际环境:全球经济乏力,邮轮市场持续增长 (6)1.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不确定性增强 (6)2.国内环境分析 (8)(二)邮轮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位不断凸显 (15)1.全球邮轮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区位集中度依然较高 (15)2.国际邮轮旅游市场年轻化趋势明显 (17)3.全球邮轮运力规模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大船、新船不断推出 (19)4.国际邮轮产业经济贡献不断凸显 (21)5.亚洲邮轮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22)6.全球邮轮建造市场高度集中,寡头垄断态势非常明显 (26)(三)国内环境:国家战略新机遇,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30)1.“一带一路”倡议,为邮轮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0)2.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国内国际旅游需求都持续提升 (33)二、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现状 (35)(一)邮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地位大大增强 (35)(二)邮轮船队规模不断增加,邮轮市场竞争激烈 (37)(三)政策扶持国产邮轮建造,中国邮轮建造开启 (40)(四)中国本土邮轮发展困难重重,经营压力巨大 (42)(五)出境购物依然是到访重点,邮轮深度体验不足 (43)(六)邮轮旅游目的地意识弱,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45)(七)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微妙,邮轮旅游脆弱凸显 (46)三、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待解难题 (47)(一)全国发展规划亟须创新突破 (47)(二)我国邮轮航线政策亟待创新 (49)(三)多点挂靠业务政策亟待创新 (51)(四)国际邮轮船供政策亟待创新 (52)(五)邮轮购置方面亟须政策创新 (53)(六)本土邮轮发展面临多重难题 (54)(七)营销创新不足,“包船”弊病凸显 (57)四、2018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趋势 (58)(一)全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整体性与协调性 (58)(二)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将更加注重稳健性与持续性 (59)(三)中国邮轮旅游产品设计,将更加注重特色性与差异化 (61)五、推进中国邮轮产业行稳致远的对策 (62)(一)加大邮轮旅游推广宣传,提升邮轮美誉度 (62)(二)提升邮轮旅游产品品质,提高邮轮体验满意度 (63)(三)积极创新邮轮分销模式,化解“包船”旧弊端 (65)(四)加强产业软环境的建设,构建邮轮新环境 (67)(五)加快邮轮对接区域经济,形成带动新效应 (68)(六)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协同大发展 (69)图1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9)图2 2016年各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10)图3 2016年分经济类型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11)图4 2004~2017年全球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15)图 5 2016年全球十大邮轮市场 (17)图 6 2010~2016年全球邮轮市场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22)图7 2012~2016年亚洲邮轮市场客源量变化及增长率 (23)图8 亚洲邮轮市场客源地分布情况 (23)图9 2013~2016年亚洲邮轮市场邮轮类型变化 (24)图10 2013~2016年亚洲邮轮市场产品变化 (25)图11 2014~2016年亚洲市场邮轮入境靠泊量分布 (26)图12 2011~2016年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32)图13 2006~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变化 (34)表录表 1 2005~2015年全球邮轮市场需求状况 (16)表 2 2005~2015年全球邮轮市场运力发展状况 (19)表 3 2016年我国主要邮轮港综合统计分析 (36)表 4 2017年上半年我国十一大邮轮港综合统计分析 (37)表 5 国产邮轮建造的相关政策 (40)摘要当前,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在政府与市场双重强力推动下,我国邮轮旅游业正加快向邮轮大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强市场转变。

2016年,我国以228万人次的邮轮游客量位居全球邮轮市场第二,上海更成为亚太第一、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在全球邮轮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邮轮产业正成为上海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时下,我国邮轮产业正经历着非常重要的三大转变:一是市场规模发展正在从超预期增长向稳健发展转变;二是发展方向从过分注重数量的发展向市场结构转型升级转变;三是产品供给从以大船、新船的供给刺激需求向需求引导供给转变。

整个邮轮产业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视程度、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都日益提升和加大,随之而来的是游客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

伴随着邮轮产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邮轮产业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迈入稳健发展阶段。

但是同时,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诸多瓶颈需要突破,诸多发展路径与模式需要创新。

在邮轮产业链上游环节,国产邮轮建造面临着核心技术攻关难、产业配套发展慢、高端建造人才匮乏等问题;在邮轮产业链中游环节,仍然存在邮轮航线单一问题难以破解、国外邮轮企业主导中国市场、本土邮轮企业发展缓慢、邮轮产品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在邮轮产业链下游环节,我国邮轮港口盈利能力较差、多数邮轮港口吸引力较弱、邮轮分销渠道较窄、邮轮人才供需矛盾凸显等问题依旧存在。

尽管如此,我国依然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邮轮市场,我国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各级政府对邮轮产业的强力支持,使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着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变革,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中国邮轮产业将实现超乎想象的创新变革,为世界邮轮产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强劲动力。

一、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环境邮轮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高端服务产业,它起源于北美地区,繁荣于北美和欧洲,成长于亚太地区。

作为高度动态化、国际化的全球性产业,随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演变,全球邮轮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北美作为全球最大的邮轮市场基地,总部经济明显,引领全球邮轮产业发展;欧洲邮轮全产业链发展,邮轮建造全球性垄断优势明显;亚太作为全球邮轮新兴市场,邮轮增长速度全球最快,发展潜力最大。

中国邮轮市场规模虽已经位居全球第二,最为业界看好,但发展经验不够成熟,要密切关注全球邮轮产业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国际邮轮成熟市场发展经验、路径和模式,以全球视野寻求中国邮轮市场发展新模式、新动力、新路径,为全球邮轮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信心和支持。

(一)国际环境:全球经济乏力,邮轮市场持续增长1.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不确定性增强2016年,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是2009年以来最低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增长基础依然较为薄弱,经济增长速度尚未达到期望值。

发达国家有效市场需求处于较低水平,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性改革调整推进过程较为艰难,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持续加大。

因此,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较低和面临多重风险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保护主义抬头加大了经济发展的难度。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7年1月发布的《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数据,2016年全球经济发展增速为2.2%,是自2009年以来的七年间经济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

根据其预测,虽然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将有所好转,增长速度有望达到2.7%,但这一数值表明,201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在全球各大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方面,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在2017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7%,欧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 1.8%,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远超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有望达到6.5%,印度在201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望达到7.7%,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经济发展形势较为看好,其对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3.1%,而对2017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提升至3.5%,并对2018年的经济发展形势依然看好,预测其增长速度有望达到 3.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全球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后者的经济发展预期趋于良好,2017年1~3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6.5%,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6.1%,在全球新兴经济体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从2017年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来看,首先,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孤立主义较为凸显,其中有33%的国际贸易措施直接针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和美联储加息对全球和跨境贸易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次,2017年是全球重要国家领导人的换届之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最后,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全球经济良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的有效复苏。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2017年5月发布的《2017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中的数据表明,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17年将达到5.0%,并预测2018年将达到 5.1%,虽然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但依然在稳定发展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在全球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尤其是实行“面向世界、更加开放”的外交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2.国内环境分析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增速明显放缓,经济持续下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

2016年,就业、物价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全年增长 6.7%左右。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初步成效。

在经济总量方面,中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稳稳迈过70万亿元大关,与五年前的10%增长量相当,同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有突出表现。

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300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

进出口逐季回稳,第四季度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195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 4.5%。

全国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绝大部分,达到81%;非税收收入仅为29198亿元。

而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40712亿元,国内消费税10217亿元,企业所得税28850亿元,个人所得税10089亿元,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781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