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邮轮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现状、问题、趋势)

中国邮轮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现状、问题、趋势)

中国邮轮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现状、问题、趋势)邮轮(Cruise Ship)原意是指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将旅客运送到大洋彼岸。

至20世纪初,一些邮轮开始为旅客提供有限的设施和服务,如客房及餐厅服务等。

20世纪中期是航空旅游的兴盛时期,为增强竞争力,邮轮公司遂提出邮轮假期的概念。

邮轮假期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地区渐趋蓬勃,许多邮轮公司相继进入市场,投资建造体量更大、设施更豪华、活动节目更丰富的大型邮轮,邮轮因此逐步发展成为“海上豪华度假村”。

作为欧美市场成熟的一种休闲度假旅游方式,邮轮旅游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是国际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市场。

自1990年至今,国际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维持年均7%的快速增长。

据G.P.Wild 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邮轮游客将达到2000万人次,至2015年将超过2500万人次。

近些年,随着北美传统邮轮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降低和市场的渐趋饱和,世界邮轮市场的重心逐步“东移”。

在此机遇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成为许多国际邮轮公司关注的焦点。

中国地跨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大区,不仅是亚洲夏季邮轮航线重要的起始地和目的地,也是冬季邮轮航线的重要停靠点,同时还是全球环游世界航线的必经之地,从而吸引着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一中国邮轮业发展的简要历程中国内地港口接待国际邮轮始于对外改革开放的1978年,此后邮轮数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尤其是近些年,到港国际邮轮更加频繁。

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限。

此前,邮轮概念在中国尚笼罩着神秘色彩,仍属于欧美富裕阶层享有的豪华消费;之后,国际邮轮不断造访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中国邮轮业发展开始起步,进入以邮轮接待为主要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

直至最近五六年间,我国沿海港口国际邮轮接待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据统计,2005年国际邮轮停靠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港口共计40个航次。

2006年7月2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上海作为母港的邮轮客班轮航线,内地游客可在我境内直接搭乘邮轮出境旅游。

与此同时,众多国际邮轮公司为开发新兴邮轮市场,纷纷将关注焦点转向中国。

据统计,2006年全年约15艘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中国港口达70多个航次。

同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正式运作,并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举办首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

2007年国际邮轮共停靠270艘次,出入境邮轮游客46.5万人次。

2008年首届亚洲邮轮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全球豪华邮轮公司代表共聚一堂,谋求进军中国市场。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有限公司启动亚洲航线计划,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全年以大陆沿海城市为出发港口的国际邮轮航次63个,从内地乘坐邮轮出境的游客约11万人次,出入境邮轮游客总量达56万人次。

2009年,全年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156航次。

其中,母港与访问港航次分别为80个和76个。

可统计的出入境邮轮游客共计33.7万人次,从内地乘坐国际邮轮出境的游客约20万人次。

2010年,中国共接待国际邮轮223个航次,比2009年增长43%。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首次在中国开启分别以香港、上海和天津为母港、贯穿全年的航线,在中国市场的全年总航次达到创纪录的39班,主营中日韩国际游轮航线。

2009年全年在中国大陆共有9个母港航次,2010年迅速增加到26个,其中18个航次以上海为母港。

歌诗达以中国城市作为母港的航次,2008年有28个,2009年有36个,而2010年达到68个,其中以上海作为母港的航次占了绝大多数,有40多个。

进入中国三年多来,已有6万多名中国游客乘坐了歌诗达邮轮出境,其中80%左右来自中国大陆。

二中国邮轮业发展现状(一)市场接待规模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港口国际邮轮共停靠270艘次,2008年则达到344艘次,增幅27.4%;出入境邮轮游客也从2007年的46.5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56万人次,增幅20%;2008年以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口的国际邮轮全年63个航次,乘坐邮轮出境人数约11万人次。

2009年中国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156个航次,比上年增长39.3%,中国大陆邮轮游客达到35万~38万人次,全年来华访问或在华经营的国际邮轮共有20艘。

其中,以沿海城市为出发港的国际邮轮客班轮全年80个航次,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全年76个航次。

另据最新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223个航次,较上年增长43%;初步估计2010年中国大陆邮轮游客达到40万~50万人次。

(二)邮轮港口布局据有关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约有16个港口城市有过国际邮轮的接待经验,其中具有客源发送能力的邮轮母港主要有天津东疆国际邮轮母港、上海国际邮轮组合母港(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和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三个国际邮轮港。

大连、烟台、青岛、威海、连云港、舟山、宁波、广州、深圳、海口、三亚、北海等港口属于具有国际邮轮接待历史的邮轮停靠港。

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中国沿海已经初步形成三大邮轮港口群:依托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形成的东北亚邮轮港口群;依托珠江三角洲和环北部湾形成的东南亚邮轮港口群;依托海峡西岸和台湾岛形成的(台湾)海峡两岸邮轮港口群。

这三大邮轮港口群未来将成为引领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的东北亚、东南亚和海峡两岸等三大中国沿海邮轮旅游圈,而每个邮轮旅游圈内要求至少布1~2个重量级的区域邮轮母港。

中国沿海及周边邮轮港口层次(三)在华运营的国际邮轮公司截止到2010年,在华从事国际邮轮业务运营的公司主要有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地中海邮轮公司、公主邮轮公司等。

目前,在中国开设代表处并营运以中国港口为母港始发业务的国际邮轮公司有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和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有限公司,其他大部分邮轮公司因为政策所限只能采取代理销售的策略。

这两家国际领先的邮轮公司目前均已在上海设立中国办事处,统筹管理中国区邮轮经营业务。

歌诗达于2006年进入亚洲,先在香港开设亚太区代表处,紧接着又在上海开设代表处。

两年之后,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正式进入中国。

采取代理销售模式开展邮轮票务销售业务的国际邮轮公司主要有丽星邮轮、公主邮轮和地中海邮轮等,这些公司目前没有在华营运以中国港口为母港的邮轮出境业务,而主要通过旅行社代理开展邮轮票务代理销售及入境旅游业务等。

2004年7月20日,丽星邮轮公司获国家商务部批准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的专业邮轮旅行社——丽星邮轮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可以经营入境以及国内游业务。

美国公主邮轮在中国内地的总代理为上海中旅侨务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中旅侨务”)。

总代理相当于国际邮轮公司和国内旅行社的中间平台,负责公主邮轮在中国的市场推广,并接洽国内的各大旅行社。

公主邮轮另在北京、广州、成都和大连四座城市设立了分支服务机构。

地中海邮轮公司则选择了与中国公司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开展邮轮业务。

2009年12月22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地中海邮轮公司在上海北外滩成立地中海邮轮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第一家合资邮轮旅行社,也是新的《旅行社条例》实施后首家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合资旅行社。

这家合资邮轮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邮轮票务代理、旅游产品代理的市场推广和营销,并提供与旅游相关的咨询服务,但还不能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游。

而荷美邮轮、水晶邮轮和银海邮轮等邮轮公司目前在华业务均采用代理销售模式。

(四)产业构成体系根据知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综合运用情况,邮轮产业体系依次由邮轮设计/建造、邮轮公司经营、港口运营管理以及邮轮旅游接待等四大环节构成。

我国邮轮产业体系发展程度据此判断,我国邮轮产业体系仍处于发展初期,仅为较初级的港口码头经营和邮轮岸上旅游接待业务,基本上只在产业体系下游末端有部分经营活动的介入,对全球邮轮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还相当低。

因此有人认为,目前国内邮轮经济的来源主要体现为邮轮的停靠接待服务、岸上旅游服务及少数的邮轮供应服务,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有限。

其中,在邮轮公司经营环节,只有国际邮轮公司在华设立办事处,我国仍没有本国资本经营的邮轮船队;在港口码头经营与配套环节,已有的产业活动涉及交通运输业、船舶供应业、邮轮专用码头运营、码头服务设施配套,但没有涉及港区周围休闲商业设施项目及环境的营造、旅游主题公园与附属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发等商业配套经营环节;在邮轮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经营环节,产业活动涉及陆上旅游接待、岸上旅游产品的策划与经营以及部分包船活动组织等,对岸上旅游活动的经营缺乏整体控制权。

(五)产业政策2008年8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我国邮轮业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发展邮轮经济被相关部门列上议事日程,陆续出台系列鼓励政策与发展措施,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9年以来,中央领导对邮轮产业更是十分关注。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

5月8日和20日,温家宝总理和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先后考察了厦门邮轮中心。

12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

2009年1月,教育部将邮轮专业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目录;2月,国家旅游局将邮轮旅游纳入滨水旅游规划体系;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国际航行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月,国务院发布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促进和规范我国邮轮产业发展;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今后两年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投资方向,豪华邮轮等船舶将成为我国造船业未来几年研发的重点领域;11月,交通运输部宣布经特案批准,外籍邮轮在我国境内可以实现多港挂靠;公安部发布了方便中外邮轮旅客出入境边防检查的四条新措施;海关总署宣布,拟将邮轮监管办法向政法部门申报为2010年度一类立法项目,以明确海关对邮轮监管的具体模式及操作程序和要求,简化邮轮通关手续;国家旅游局提出,积极发展近海邮轮旅游,有序发展入境邮轮旅游,努力开发适合中国旅客的邮轮旅游产品。

2010年7月,交通运输部在天津宣布,将采取五项措施促进和规范邮轮运输发展:特案允许外国邮轮在华多点挂靠;完善我国邮轮码头建设管理;依法加强国际海上客运管理,完善两岸邮轮航线政策;拟允许外国邮轮公司在华独资设立经营性机构;完善客运码头收费管理机制。

同时,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加强邮轮码头建设管理,统一规划布局邮轮码头,制定涉及邮轮码头安全性、适用性、美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内容的强制性和指导性建设标准,有序发展邮轮运输,不断推进沿海邮轮母港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