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2.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X气体Y溶液预测的现象①CO2饱和CaCl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②SO2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③NH3AgNO3溶液白色沉淀析出④NO2Na2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4.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
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B.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C.用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和收集乙酸乙酯D.用图4所示装置,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B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FeCl2溶液部分变质D 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I->Fe2+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有些固体溶解会放热,若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实验目的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现象A 检验CO2气体中混有SO2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的洗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B 检验黑色固体Fe3O4中含有+3价铁元素将少量黑色固体加入盛有KSCN溶液的烧杯中固体溶解,溶液呈血红色C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NH3加热NH4Cl固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NH4Cl固体逐渐变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D 验证氧化性:Fe3+>Cu2+将一定量铜粉加到盛有一定体积的1.0mol•L﹣1Fe2(SO4)3溶液的试管中铜粉溶解,溶液变蓝色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工业上金属钠是通过氯碱工业制取C.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D.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11.下列相关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 在少量食用碱中滴加食醋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B. 在食用盐中滴加少量淀粉液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C.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液探究淀粉液是胶体还是溶液D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Fe(OH)2: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B.测定H2的生成速率: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一定体积的H2,记录时间C.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取0.5 g淀粉于洁净的试管中,先加入5 mL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主要操作方法A NaHCO3溶液(Na2CO3)澄清石灰水过滤B NaCl溶液(Br2)乙醇分液C CO2(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D KNO3溶液(KOH)FeCl3溶液过滤1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NH3(H2O) 浓硫酸洗气B H2O(Br2) CCl4萃取分液C KCl固体(I2) KOH溶液加热D 氯化镁溶液(氯化亚铁) 氢氧化钠溶液过滤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乙醇或苯等与水组成的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O等气体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6.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 .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 .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 .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1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KNO 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A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NaOH 溶液 洗气B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铁 过量铁粉 过滤C 氧化铁 氧化铝 氨水 过滤D 氯化钠溶液 碘化钠 四氯化碳 萃取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淡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 有丁达尔效应 淡蓝色液体为胶体B 将FeSO 4高温强热,得红色固体,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BaSO 3和BaSO 4C 将气体X 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两溶液均褪色X 可能是乙烯 D 向溶液Y 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Y 中一定含有SO 42﹣或SO 32﹣20.对下列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42﹣B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先加稍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 ﹣,再加入AgNO 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 ﹣21.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解释或结论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含Na +、不含K +B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 2+、没有Fe 3+ C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退色D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 ,缓慢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CH 3CH 2OH 是弱电解质实验专题答案详解1.B【解答】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故A错误;B.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故B正确;C.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故C错误;D.氯水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故D错误.2.C试题分析:①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①错误;②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3SO2+2H2O+2NO3-+3Ba2+=3BaSO4↓+4H++2NO↑,会出现白色沉淀析出,②正确;③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氨气白色沉淀溶解,③错误;④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能把硫化钠氧化为硫酸,④错误,答案选C。
3.C试题分析:加盐酸有气体说明有CO32-、SO32-中的至少一种离子,生成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是二氧化硫或是二者的混合物,一定不存在和碳酸根或是亚硫酸根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钙离子、铁离子;加过量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提供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因此原来溶液中一定能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Na+这一个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钠离子,则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气体甲不一定是纯净物,A错误;B沉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钙,B错误;C、根据上述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Na+、AlO2-和SiO32-,C正确;D、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D错误,答案选C。
4.A5.A6.C【解答】A项,因为AlCl3是挥发性酸所形成的铝盐,加热促进AlCl3水解,以致完全得到Al(OH)3,HC1则挥发掉,错误;B项,NO2气体与水发生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项,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而HC1不是最高价的含氧酸,错误。
7.D8.A【解答】解: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实际称量药品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难度偏低,故①符合;②未冷却到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实际溶液体积偏低,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②不符合;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移入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③符合;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无影响,故④不符合;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⑤符合;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⑥符合.所以①③⑤⑥符合.9.D【分析】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四氧化三铁不溶于水,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C.加热氯化铵,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D.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10.C【解答】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Na2CO3溶液一定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否则过量的钡离子无法除去,过滤后加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错误;B.氯碱工业制取的是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错误;C.海水中溴的含量很低,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正确;D.在第③、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