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综合

高二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综合

世界地理周测“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4.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俄罗斯方块是一款风靡全球的电视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游戏,它由俄罗斯人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发明,故得此名。

回味我们在俄罗斯方块中获得的愉悦体验,结合俄罗斯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俄罗斯四条长河中,不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A.①B.②C.③D.④6.在俄罗斯四大工业区中,工业最发达的是 ()。

A.O B.M C.N D.P根据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炼业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冶炼业8.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A.美洲板块B.北美洲C.南美洲D.拉丁美洲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日本10.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③黑海海峡④马六甲海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1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读“四国轮廓图”,回答13~15题。

13.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

A.甲B.乙C.丙D.丁14.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15.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③两岛位于大西洋,②④位于太平洋B. ②④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①③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C. ①②④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D. 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②和③17.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处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关于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 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读右下图,完成20~22题。

20.B处的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A.荒漠 B.森林 C.草原 D.沼泽21.2006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D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顺风顺水 B.飓风活动频繁C.正值雨季 D.新茶上市22.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A.钢铁工业城市 B.新兴工业城市C.毛纺工业中心 D.棉纺工业中心读下面两个世界局部区域图(其中阴影部分为海洋),回答23-25题。

23.图中两个区域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24.甲、乙两城市的气候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25.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甲所在国家的是A.金字塔B.五大湖C.大堡礁D.埃菲尔铁塔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图中A、B、C为世界三个国家),完成26-27题。

26.图中A、B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27.图中A、C两国共有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读甲国大豆产区在该国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A.以高原为主B.以山地为主C.以丘陵为主D.以平原为主29.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

据此推测,甲国大豆的播种期约在A.4—5月份 B.7_8月份 C.1-2月份 D.10一ll月份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代表海洋),据图中信息回答30-31题。

30.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图9D.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31.降水量值R 1、R 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 .R 1 > R 2 西风、洋流 B .R 1 > R 2 西风、地形 C .R 1 < R 2 东风、洋流 D .R 1 < R 2 东风、地形读右图,回答32~34题。

32.该地区山脉是由( )A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B 、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D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33.关于a 、b 两处洋流流向( ) A 、a 洋流向东南流,b 洋流上升 B 、a 洋流向西北流,b 洋流下降C 、a 洋流向西北流,b 洋流上升D 、a 洋流向东南流,b 洋流下降 34.M 地沿海海域因( )A 、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 、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 、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右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 .b 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 .c 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 .d 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36.流经e 海域的洋流( )A .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 .由高纬流向低纬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3,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37-38题。

37.图中a 、b 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 .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C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D .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38.有关a 、b 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站面临的是太平洋B .a 站面临的是印度洋C .b 站位于南极半岛上D .b 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读图,回答39—40题。

39.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0.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41.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 004.9万人,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2)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

(3)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分析其主要原因。

42.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 、B 、C 、D 、E 。

(5分)(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5分)(3)图中C 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分)4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

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付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 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左下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右下图)(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 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8分)(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

(6分)44.读下图回答:(1)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城市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填写数字代号),(2)A 大洲中领土有极圈穿过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

(3)B 大洲西部沿海最主要的是什么气候类型?简述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4)以①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国家)最主要的工业区,分析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5.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完成下列要求。

(19分) ⑴简述该国的地势特点。

(4分)⑵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8分)⑶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分)⑷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3分)周测12答案1-10CCDBD BACCD 11-20CCAAC CCBDA21--30 ABBCB BCADD31--40 BDCAB DCBAA41答案(1)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