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授课教案第一章 服装的概述 (4课时)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丰富的艺术设计史。
服装设计同样是在服装出现的同时出现的。
同设计发展史一样,在人类服装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服装设计的意识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仍然不明确。
现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是随着服装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出现而逐渐明朗的。
服装是指人与衣服的总和,是人在着衣后形成的一种状态。
衣服是指遮盖人体的染织物,是一种纯物质的存在,不涉及我人因素。
衣服的美是一种物质的美,而服装的美则是一种状态的美。
通俗的说,染织物穿在人的身上后它就叫服装,而只是挂在衣架上或是放在衣橱里那么它就叫做衣服。
服装还有两个相近的名词,即时装和成衣。
时装是指最富于时代感的、时兴的、时尚的服装,时装的“时”含有时空背景的界定范围,时装并非特指现代的服装,因为每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产生的最新的服装相对于那个历史时期来讲都可以称为时装。
比如说70年代流行的绿军装,在那个时代大家可以看出周围的人都喜好穿,而绿军装在那个时代它也可以说是时装,因为它在那个时代是流行的;再比如说在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流行的健美裤与蝙蝠衫它们是那个时期的时装;但到现在来说它们也是过时的衣服。
所以说时装一定是一个时期所流行的。
成衣:成衣是指按一定规格和标准号型批量生产的衣服,它区别于在缝纫机店里定做的衣服和自己裁制的衣服。
什么叫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是运用一定的思维形式,美学规律和设计程序,将其设计构思以绘画的手段表现出来,并选择适当的材料,通过相应的剪裁方法和缝制工艺,使其设想进一步实物化的过程。
简单的说法服装设计是指:为了某一种用途提出的独特创意,进而把脑中的构想具体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以面料做素材,以人体为对象,塑造出美的作品。
1.1 服装设计的类别划分:服装设计因划分角度不同而种类各异,如概念服装设计、内衣设计、礼服设计、成衣设计等。
服装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实用性服装设计与创意性服装设计。
实用性服装设计指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服装的设计,它以服装的消费为设计对象,以满足消费者的着装要求与审美需求,并通过服装的销售赢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
创意性服装设计是以展露设计师的才华、突出设计师的设计创意理念为中心,所以也称为概念性服装设计。
1.1.1 按着装者的性别划分:实用性服装按照着装者的性别划分,可以分为男装、女装两大类。
男人体与女人体的形体结构差异决定了男装与女装的基本形态。
男装的造型都比较宽厚,强调体量感,而女装造型比较灵巧,大多着力于女性身体曲线的刻画表现。
1.1.2 按着装者的年龄化分:以着装者的年龄为依据,可以将服装划分为婴儿服装、童装、少年装、青年服装、中年服装、老年服装等。
1.1.3 按服装形态划分:实用性服装依照其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大衣、夹克、衬衫、连衣裙、裤子、裙子、内衣等。
大衣:主要指春秋季与冬季御寒用外衣,服装长可至脚面短可达膝上,衣身也可松可紧,造型变化丰富,多选用防风与保暖功能俱佳的毛呢类面料制作,皮革大衣与裘皮大衣在设计中也较为常见。
衬衫:是作为穿在外套里面的衬衣出现的。
衬衫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着装中广泛出现,而且造型也在不断变化。
连衣裙:指上衣同裙子连体式服装。
连衣裙在造型同大衣接近,但在结构与装饰手法上则更加丰富。
裤子:是为了适应人体胯与腿的结构而出现的服装结构,所以针对裤子的设计也必须相应地围绕着人体结构展开。
裙子:是区别于连衣裙、大衣等连体式服装的,单独穿着在人体下半身的服装。
内衣:包括用的胸罩、束腹、内裤等,以及男用的内裤等贴身穿着的服装。
1.1.4 按服装的使用目的划分:以使用目的为依据,可以将实用性服装分为礼服、制服、演出服装、生活装等几类。
1.1.5按服装生产形式划分:服装按照生产加工的形式可以分为成衣与定制服装。
成衣生产以满足大众需要为主,而定制服装则以满足一位或几位顾客的着装需要为主。
思考题1、学习服装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分析礼服与生活装功能的异同。
第二章 服装设计基础理论(18课时)2.1服装设计的基本美学法则:平衡、统一、比例、强调、节奏、对比等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款式:款式人设计起到主体骨架的作用,是服装 造型的基础。
色彩:色彩是创造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色彩是创造服装的整体艺术气氛的审美感受的重要因素。
面料:面料是体现款式的基本素材,无论款式简单或复杂,都需要用材料来体现,不同的款式要选用不同的材料。
2.2 服装的款式造型服装的外形设计:服装的外形也就是指服装的轮廓造型,不同的轮廓线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
肩宽还是肩窄,收腰还是直身,高腰还是低腰,宽松还是贴体,它们不但能展示出服装潮流而且还诠释着不同的服饰语言。
服装的轮廓线大致可以分以下几大形,既“A”形、“T”形、“V”形、“X”形、“H”形、“O”形、“S”形、“枣核”形和“苗条”形等。
初学者首要掌握这些规律性的造型手段,然后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流行趋势加以变化,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服装的外形设计技巧,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A形A形也叫梯形、正三角形。
A形的服装上窄下宽,即上身比较合体而下身较宽松膨大。
如披风、喇叭裤、大摆裙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具有活泼、潇洒的美感。
在现代设计中,A字造型被广泛运用于礼服设计与演出服装中。
T形T形的服装上身宽松而短小,特别是肩部比较夸张,而下身较长呈直筒型,如披肩、茄克、休闲衫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比较随意自由。
现代流行的肩部宽大腰身平直T恤衫也是T形的代表,具有宽松随意的特点。
V形V形也叫倒梯形、倒三角形。
V形的服装上宽下窄,全身给人以V字的感觉。
此造型的服装肩部夸张,上身宽大直到时腰部或以下才开始收缩成窄小的形状,如时尚套装、礼服、连衣裙、马裤等。
在现代设计中,V形通常用于男装设计。
女装中干练的职业服装也多以V 形为主要造型。
X形X形也叫束腰形。
X形的服装宽肩、收腰、大摆,轮廓的起伏明显,既活泼又沉稳。
H形H形也叫直身形。
H形的服装肩、腰、下摆的宽度基本相同,呈直筒形。
此形的服装庄重、朴实。
O形O形也叫椭圆形。
O形的服装外轮廓没有明显的棱角,整个造型比较宽松。
些外形的服装有一种含蓄、温和的美感。
在现代设计中,O形多用于孕妇装设计与童装设计,因为它的造型比较适合孕妇的形体特征以及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
S形S形也叫酒杯形,如倒着的酒杯。
S形的服装外轮廓线柔和,收腰夸张臀部和下摆。
此外形的服装很女性化也非常典雅。
枣核形枣核形的服装最上和最下两个端点都是合体收紧的,而中间则宽松膨大。
此外形的服装富有个性,比较时尚化。
苗条形苗条形服装是人体比较吻合的一种服装造型,身体的线条和服装的线条几乎一致。
此外形的服装既端庄又非常富有女性化,很适合职业女装的造型。
2.3 服装色彩色彩在人对客观物体的视觉接受过程中占有首要位置,服装色彩对服装认识的知觉选择中也同样是第一位的。
所以服装色彩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服装的造型结构、材料相同,服装色彩也具有独特的功能性。
第一,服装色彩具有实用功能。
例如:马路上清洁人员穿的马甲、小学生佩带的安全帽都选用醒目的黄色,是用来提醒路人注意及时避让,保证交通安全,再比如军装中迷彩服的色彩与所在地区的环境色一致,可以起到不被对方发现、隐蔽自身的作用,这反映了服装色彩具有可以掩蔽的实用性功能;等。
第二,服装色彩具有装饰功能。
色彩是服装构成的重要元素,也是影响服装风格的重要因素。
第三,服装色彩具有象征功能。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色彩常常被作为一种强烈的象征符号用以代表着装者的身份地位。
2.3.1 服装色彩的意象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人产生冷、暖等丰富的联想,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意象。
基于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的差异,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同一种色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服装的色彩也同样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被人们分别运用在出席不同场合的服装上。
白色 :白色是雪的颜色,所以在西方作为新娘出嫁时穿着的礼服的色彩用以象征纯洁,而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白色则用于丧服,具有虚空、悲伤的意味。
黑色:黑色冷漠神秘、有压抑感,是地狱与黑暗的象征,多用于表示恐惧与死亡。
生活装中的黑色,也具有端庄、沉稳、严肃的意象。
红色: 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所以既有积极向上的含义,又有危险的意味。
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偏爱,以致于“中国红”己经成为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色彩,人们在婚庆节日里着红挂绿,也是为了企求吉祥如意,用以表示喜庆、体现祥和的气氛。
橙色:橙色是色相介于红色与黄色之间的暖色,所以从色彩传达的意象上也综合了红色与黄色的特点,由橙色可以联想到收获的田野、夕阳的光辉,既是秋天的色彩,也是丰收的色彩。
黄色黄色的明度高、穿透力强,辉煌、明快,多用于代表光明。
黄色在西方历史上曾经被视为最下等的颜色,在中国历史上则始终被推崇为尊贵的颜色。
在佛教中,黄色同样是最尊崇的色彩。
在现代服装中,黄色灿烂、明亮、活泼,多用于青少年装与童装设计。
绿色:绿色属于冷色,具有凉爽、舒适的意象,生活装上绿色象征着忠实、希望与理想,既具有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意象,又体现了审美上极具舒适功能的田园色彩。
蓝色:蓝色与红色、黄色都是“原色”(这三种颜色由于是不能通过其他色彩的混合而得到,所以称为“三原色”),与红色的热情、黄色的明快不同的是,蓝色是天空于海洋的色彩,感觉上更加广阔、悠远、沉静、理智、同时蓝色又有忧伤、阴郁的意象。
紫色:紫色是红色于蓝色的混合体,虽然具有冷色的特点,但红色的热烈感与紫色中也含蓄地表达出来,所以紫色非常优雅、高贵,并且神秘莫测。
服装色彩与人及环境的关系:色彩作为服装设计的重要部分与服装其他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服装配色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服装色彩自身的搭配,还必然要包括设计中的色与形、质的搭配关系,服装与人的关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等。
服装设计要受到服装所处环境的特约,所以我们看到职业装在企业职员工作时穿着,沙滩装则在海边度假时穿着。
如果忽视环境因素,穿职业装去海滩休息,穿沙滩装去办公室工作显然都是不合时宜的。
野外郊游服装的色彩不宜选用过于稳重含蓄的黑、 灰色,轻松明快的颜色才能放松身心,同时也便于在广阔的空间相互识别。
可见环境是服装存在的空间,只有在服装色彩设计中重视环境因素才能更准确地定位,更有效地设计,最终取得设计的成功。
2.4 服装材料服装材料,按原料分类包括以纤维为原料的梭织、针织类纺织品,以及皮革、羽毛、金属、塑料等其他材料。
按用途分类包括服装的面料与服装的里料,以及纽扣、垫肩、拉链等服装的辅料。
在服装材料是服装的载体,也是服装设计的要素之一。
在服装设计中,需要围绕着人这个设计的主体,对服装的材料、色彩、造型三要素进行充分的协调推敲、统筹设计。
2.4.1 服装材料与人的关系服装材料应该具有与人的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