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 识 积 累字音字形遗骸.(hái ) 褶.皱(zh ě) 劫难.(nàn ) 彗.星(huì)陨.石(y ǔn ) 追溯.(sù) 鸟臀.(tún ) 天衣无缝.(fèng )形近字tún )臀部 sù)追溯 rÓng )溶解 y ǔn )陨石diàn )殿堂 shuÒ)朔方 rÓng )熔化 损(s ǔn )损坏词语释义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天仙的衣服没有缝隙。

多比喻诗文无补缀痕迹,浑然一体。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遗骸:古代留下的人或动物的骨头(多指尸骨)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

这里特指海潮。

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内容主旨《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论据,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某个星体撞击地球造成的。

重点难点1.“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2.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中 考 对 接一、积累运用1.(2018·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阿根延.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zh ān )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tún )目恐龙。

B.印度与亚州.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m ā)拉雅山脉。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zhé)皱变形。

C.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báo )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y ī),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ké)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jù)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说明文重要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下列句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B.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C.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D.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

3.指出下面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斯石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重得多。

()(2)“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1)两篇短文选自_____国_______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名)。

5.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①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________________。

②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的异常______________。

③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________________。

A.细密紧密熔化B.致密严密溶化C.致密紧密熔化D.细密严密溶化二、阅读提升(2018·杭州)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

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同题文章改编)6.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7.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8.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

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9.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三、语言运用(2018·梧州)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

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

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

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

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

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10.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11.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四、写作练笔12.科学是永无止境的,使人好奇,引人遐思,你是否也曾有过阿西莫夫般的假想?大胆说出你心中对待科学的假设,不得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1.C2.A3.(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列数字4.(1)美科普阿西莫夫科普作品(2)自贡5.C6.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7.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8.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7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9.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10.塑料制品使用量大,难降解,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

11.应该制定专门的法规,强制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市民垃圾分类,增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规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