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常见的词语赏析角度有哪些

(完整版)常见的词语赏析角度有哪些

常见的词语赏析角度有哪些?怎么表述其作用?
2012大连市语文一模阅读22题回现:
原题:从两个角度品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想到身上的丝丝缕缕原是田间一朵朵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花,心中就涨满了暖意。

——《摘棉花》
答案:“饱饱”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棉花以人的情态(1分),形象地写出了棉桃的饱满(1分),传达出作者对棉花的喜爱(1分);运用了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2015大连一模:20.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披头散发”答案:贬义褒用,同时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柳树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柳树生长得繁茂、自由的样子。

回归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的语言赏析题
七上:《春》课后练习二的第1小题: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
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答案:修辞—拟人、句式—倒装、叠词、动词)
七下:《社戏》课后练习三第2小题:山为什么说“踊跃”?(答案:写法——化静为动)
八上:《老王》课后练习二: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第一组“前任”与“前一个”——大词小用
第二组“强笑”和“笑”——用词的准确性
第三组“镶嵌在门框里”和“站立在门口”——夸张的修辞
八下:
1.《藤野先生》课后练习二第1小题:
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
“扭几扭”——动词准确“标致”——褒义词贬用(感情色彩)
八下:
2.《我的母亲》课后练习二: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不能不”、“一点儿”、“混”、三个“如果”
用词准确,有分寸。

双否——肯定;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符合自传体特点。

八下:
3.《雪》课后练习二第1小题: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用修饰性词准确。

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练习二:
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状元宰相”、“地底下”——引申意义
九下:1.《孔乙己》课后练习二
第1小题: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第4小题: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用词的准确性(动词、修饰性词语)
九下: 2.《蒲柳人家》课后练习二:
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

——动词准确,排比、对偶,比喻,方言、口语、俗语、文白相间
九下:
3.《那树》课后练习二第2小题:
“咬”、“骨粉”、“呻吟”这几个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品味。

——特殊情境,感情色彩浓烈,诉诸不同感官
语言赏析角度提炼
1.修辞
2.词的特点:词的构造,词的感情色彩,拟声词,方言、口语、俗语、文白相间等
3.词义:准确使用、使用范围、词义的转变(比喻和引申)
4.手法
二、词的特点
1.词的构造——叠词:节奏感、音韵美。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即用了拟人修辞。

)“嫩嫩的,绿绿的”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叠词富有节奏感、音韵美。

2.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褒贬互用改变词义的感情色彩,感情发生变化。

褒义词贬用
①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文明人”本是褒义词,在这里成为贬义词,反语,讽刺痛斥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②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聪明”本是褒义词,在这里成为贬义词,是说自己不聪明,反语讽刺自己当时自以为是,为自己对父爱的不理解而自责。

2.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褒贬互用改变词义的感情色彩,感情发生变化。

贬义词褒用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诱惑”的意思是使用手段,使人意识模糊而做坏事,倾向于达到某些贬义的目的和方式方法不够光彩,本是贬义词,在此褒用,写出山对我的吸引力,表达我对山那边海(梦想)的向往之情
3.拟声词——生动形象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吱”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吃咸鸭蛋时的动感、快感,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表达。

4.方言: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5.口语: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还不就是个鸭蛋”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②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
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刘绍棠《蒲柳人家》“官讳”等是书面语,“叫得山响”等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三、词义
1.用词准确
①动词:
a.(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排”,摆成行列的意思,表现出他摆阔气,而“摸”是用手探取、寻找的意思,是孔乙己穷困潦倒的表现。

这些变化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身残气微,已到了死亡的边缘,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他的精神,还摧残了他的肉体。

1.用词准确
②修饰性词语:
a.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鲁迅《雪》形容词“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最值得赞赏的。

b.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杨绛《老王》“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2.词义的使用范围——大词小用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杨绛《老王》
“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很有风趣。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决
定委屈儿子……但我和妻子……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散步》
“分歧”、“责任重大”、“决定”、“整个世界”这些词,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写本文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伦理道德,责任传承,尊老爱幼社会美德。

四、手法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
“踊跃”本义向上跳起或欢欣奋起的样子,在这里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化静为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