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6~2007第一学年统计学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1、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2、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A、重点调查的方法B、典型调查的方法C、普查的方法D、抽样检验的方法3、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某药材收购站把某一种药材分为三个等级,如果已知各等级的药材的收购额和收购单价,计算三个等级的药材的平均单价时应()A、把三个单价相加再除以三B、以各等级的收购额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以各等级的收购额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数5、是非标志,“是”为1,成数为p,“非”为0,成数为q,其()A、平均数等于pB、平均数等于qC、标准差等于pqD、标准差等于p6、总体中的组间方差表示()A、组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B、组与组之间平均值的变异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D、组内方差的平均值7、某地区粮食增长量1990—1995年为12万吨,1996—2000年也为12万吨。
那么,1990—2000年期间,该地区粮食环比增长速度()。
A、逐年上升B、逐年下降C、保持不变D、不能做结论8、已知某五年计划期各年企业总产值的环比发展速度为x1,x2,x3,x4,x5,五年的定基增长速度为r,则计算这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可用()A、5rB、5 xC、∏x/5D、(1+r)/5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0、按同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A、 100%B、 120%C、 400%D、 1200%11、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
A、直线模型B、二次曲线模型C、指数曲线模型D、双曲线模型1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综合指标D、相对指标13、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指数。
A、综合B、加权算术平均C、加权调和平均D、可变构成14、某工厂为检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每隔4小时,抽取5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两阶段抽样15、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各小题的号内标明,正确打√,错误打×)1、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2、全面调查肯定比抽样调查准确。
()3、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4、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5、连续12个月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年距增长量。
()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用移动平均法分析企业季度销售额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时,一般应取4项进行移动平均。
( )8、总体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是常数,样本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是随机变量。
()9、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称两者存在负相关。
( )10、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计算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比用其他任何方法求得的估计值更接近总体回归系数的真值。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资料B、统计学C、统计指标D、统计工作E、统计图表2、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3、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我国历年进出口总额4、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以4个季度移动平均求趋势值,用原时间数列除该趋势值的资料可以反映()A、季节变动的影响B、无季节变动的影响 D、不规则变动的影响C、长期趋势变动的影响 E、无长期趋势的其它因素的影响5、某工厂1997年与1996年相比,五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08呢,这说明()。
A、五种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8%B、五种产品的总产值上涨了8%C、五种产品的生产总量上涨了8%D、由于五种产品价格提高,使生产总量上涨8%E、由于五种产品价格提高,使总产值上涨8%四、填空题(共10分)1、平均发展速度计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和。
2、某厂生产某产品要经过四道工序。
各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2%、95%、99%和94%,则四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为。
3、一个连续变量数列的分组,其末组是“3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28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4、设右偏分布的变量x的算术平均数为x,众数为M0,中位数为M e,则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应满足。
5、某班英语和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5分和82分,标准差分别为10分和8分,该班某学生这两科的成绩分别为75分和83分,则该同学的考试成绩较好。
五、计算题(共55分)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要求:(1)将成绩分为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编制一张分配表。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平均成绩。
2、已知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试计算:⑴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⑵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⑶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3(2)计算该银行1995年到2000年期间投资额年平均增长量。
(3)按水平法计算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4)根据年平均增长速度推算2001年的投资。
4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2)销售量变化对销售收的影响。
5、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y代表销售额) n=9 ∑x=546 ∑y=260 ∑x2=34362 ∑xy=16918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2)若2004年人均收入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6、从500名初中生中随机抽出100名测量身高,通过计算得样本身高平均值为1.65米,样本标准差s为0.073,在概率为95.45%的保证程度下,对这些初中生的身高作出区间估计(已知F(z)=95.45%时,z=2)。
六、附加题(共30分)1、某地区1999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400亿元,2000年比1999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0%,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2%。
试问2000年与1999年对比:(1)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2)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3)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2%,农民又增加了多少收入?(4)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否协调一致。
2(1)求物价总指数。
(2)由物价变动居民多支出的金额。
(3)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4)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3、对某种农作物的亩产量Y(单位:公斤)和施肥量X(单位:10公斤)进行观测得到如下结果:n=10要求:(1)以产量为因变量,施肥量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2)计算残差平方和与决定系数(3)对回归系数b进行显著性检验。
(已知自由度为8,显著水平为0.05的t分布双侧检验临界值为2.306。
)(4)给出当施肥量为10公斤时,置信度为95%的农作物亩产量预测区间。
A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A D C D AB D BCD A A C C D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各小题的号内标明,正确打√,错误打×)××××√×√√√×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ABD ACD BCE E AE四、填空题(共10分)水平法总和法94.97%320x≥ M e≥ M0英语五、计算题(共55分)1、解:(1)所求次数分配表如下表:(2)平均成绩x=55×10%+65×15%+75×30%+85×37.5%+95×7.5%= 76.752、解:(1)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 (105 + 110 + 115)/3 = 110(件)(3分)(2)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50/2 + 50 + 52 + 46/2)/3 = 50(人)(5分)(3)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 110 /50 = 2.2 (件/人)(件)(3分)第二季度平均每人季产量= 330/50 = 6.6 (件/人)(件)(4分)或第二季度平均每人季产量=2.2×3=6.6(件/人)(件)【注:缺少单位各扣1分】3、解:(2)计算该银行1995年到2000年期间投资额年平均增长量。
(3)按水平法计算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4)根据年平均增长速度推算2001年的投资。
4、解:(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67.100600604803202008020002000320800760200400044000000==++⨯+⨯+⨯==∑∑q p q p k K q q(2)由于销售量平均增加使销售收入增加46006040000=-=-∑∑q p q p kq(万元)5、解:(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y = a + b x 根据最小二乘法,可得回归方程系数的估计:= 0.9246【注:公式写对得1分】 (3分)= -27.2035 (2分)回归方程的系数b 的含义是:当该地区人均收入每增加1元,将会使该地区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46万元。
(2分)(2)若2004年人均收入为400,既x = 400 ,此时,该年的商品销售额为 y = -27.2035 + 0.9246 × 400 = 342.64 (万元) (3分) 【注:缺少单位扣1分,结果保留几位小数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