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一流大学视野下的“双一流”建设(朱书记20180330)
世界一流大学视野下的“双一流”建设(朱书记20180330)
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每年均在Science、Nature等世界 顶尖科研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 世界一流大学代表科研的前沿,拥有大批国际一流 的实验室
1.4 一流的人才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源是一流的,而且特别重视吸
引本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对社会乃至人类的贡
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
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
三、当前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
1、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性
1.1 “双一流”建设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 需要 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发达 国家大多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最发达的美国集中了2/3 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以全面提高我国 的科技、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举措:
一是在上世纪70年代新上任的萨尔德校长是 位战略规划大师,创建卡内基—梅隆商学院 (Graduate School of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把商业教育建立在社会科学 和数学基础上,注重定量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至今在定量分析、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保 持美国领先地位,同时形成著名的“卡内基学 派”,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QS公布的2018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 居30位。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类型分析
第一种类型:
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为代表的历 史悠久的老牌世界一流大学,遵循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传统,走的是渐进式发 展道路,在传统与变革、保守与开放之间保持 一种平衡
第二种类型:
新兴的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通过选择性追求 卓越来实现其目标: 卓越领导
世界一流大学视野下的
“双一流”建设
南京大学 朱庆葆 2018年3月30日
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 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案例分析 三、当前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
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
杨振宁先生说:一个大学的某个系能够在全 世界各个学校的同一个系里排名进入前20名,那 么我们就把这个系定位世界一流的系。如果一个 学校能有5至10个系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中,它的 其他系也不会太差,就可以被称为世界一流学校。 用这个标准来看,尤其是在科学和工程方面,中 国的学校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
2、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现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
在98年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 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揭开 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序幕。多年来,我国一流大学 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三、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与
运行机制;
四、聘请具有大学管理经验和国际眼光的
杰出人才担任校长
2. 办学成就
2000年,科大的纳米研究成果被中科院院士评 为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自2001年起,在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 工商管理学院MBA课程排名中,科大连续三年跻身 全球50强,亚洲第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三份最权威的中国研究学术 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总数,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名 列全球第五名
到20世纪30年代末,耶鲁大学已经成为
美国和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
• 高质量的本科生学院 • 建立在学院基础上的研究生院或专业学院 • 一大批享有国际声誉的文理科学家
3. 国际化背景下的开放式的全球性大学(1993- )
• • • 1993年,理查德·莱文担任耶鲁大学校长,实用主义 开始在耶鲁盛行 1997年,耶鲁董事会正式使用“全球化”的提法, 学术活动国际化 2004年,耶鲁出台《耶鲁国际化:2005-2008战略 框架》,进行一系列改革,推进学校融入全球发展
都有数量不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都是从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
候选人中经过严格程序筛选出来的,因此从选聘
制度上能够确保教师质量
世界一流大学90%以上的教师都有博士学位
1.3 一流的科研成果
● 世界一流大学都产生了划时代的重大科研成果。
据统计,影响人类70%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
耶鲁大学的使命
保存和发展知识宝库,捍卫自由探询和自由 表达,培养领袖和善于思考的公民,教育我们周 围的世界,拓展人类的成就,挖掘人的潜力。 ——理查德·莱文
案例之二:卡内基—梅隆大学
历史概况:创建于1900年的卡内基—梅隆大 学最初是一所起点很低的技术学校。1912年改名 为卡内基技术学院,1967年改为卡内基—梅隆大 学
1.2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 然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双重使命,中国 的一流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的重任,为国家科技创新 能力的提高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 变化,一批著名大学的办学水平日渐提高,在自身努力 与国家支持下,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 学
献很大,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乃至领袖
1.5 一流的国际化水平
● 世界一流大学都面向国际办学,都是国际学
术交流中心,也是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 广泛接受国外留学生与访问学者,研究生中
留学生的比例大多在20%以上
1.6 一流的办学条件
●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投入巨大,一般年 度经费在10亿美元以上,以便吸引一流人才,改 善办学条件
96% 96% 84% 84% 80%
7
8 9
环境工程系
航空航天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
18
15 14
72%
60% 56%
1.2 一流的师资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说过:“大学的荣誉不
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
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学术大师,
的机制。
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案例分析
案例之一:耶鲁大学
1. 具有浓郁保守特质的地方性教会学院 (1701-1887)
1718年,命名第一座校舍为“耶鲁学院”; 18世纪,3/4的学生来自康涅狄格州,19世纪,3/4的 学生来自周边地区和国家; 18世纪初相继成立医学院、神学院、法学院,18世纪 中又成立哲学与艺术学系、工程学院及科学学院; 1861年,获准建立美国第一个博士点; 1828年,诞生著名的《耶鲁1828年报告》,提出大学 应该信奉自由教育,传授知识而不是技巧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 研究型
国际化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志
● 一流的学科
● 一流的师资
● 一流的科研成果 ● 一流的人才培养 ● 一流的国际化水平 ● 一流的办学条件
● 一流的管理与学术环境
1.1 一流的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特色可概括为:
● 学科整体水平很高 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10
11 12
生物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8
7 6
27%
23% 20%
世界一流大学文学院内部学科设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学系名称 历史系 哲学系 社会学系 心理学系 经济学系 人类学系 英语系 设置次数 29 26 26 25 24 23 22 设置频率 100% 90% 90% 86% 83% 79% 76%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有利于学 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和创新人才培养,一般涵盖
文、理、工、医、经、管、法等多个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学院名称 理学院 文学院 工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医学院 农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设置次数 30 29 25 25 22 21 7 7 设置频率 100% 96.7% 83.3% 83.3% 73.3% 70% 23.3% 23.3%
8 9
10
古典语言文学系 政治学
语言学系
18 17
16
62% 59%
55%
世界一流大学工学院内学科设置
序号 学系名称 设置次数 设置频率
1
2 3 4 5 6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系
电力/电子/通信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5
24 24 21 21 20
100%
一流大学学科整体水平高,部分学科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
哈佛大学:政治学、管理学、化学、哲学等; 麻省理工:经济学、语言学、物理、生物学等;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电子工程、植物学、教育学等;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哲学、理论物理等;
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天文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等;
加州伯克利分校:原子物理、人类学、生物学、化学等; 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古典文学、数学、化学等; 剑桥大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生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2. 国际知名度已可比肩世界一流大学
3. 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高
4. 师资队伍结构已经明显优化
5. 服务国家战略已成高校自觉追求
6.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已经形成 7. 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2017-2018世界大学排名
二是在70年代抓住了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发 展的重大机遇,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计算机、 机器人、软件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 了空前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并巩固了自 己的领先地位。在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中计算机学科高居首位。
三是自1990年代起,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并被评为19881998年间,在改进本科生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