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等[9]以心理学测量法研究本病,得出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性格内向或外向,是两极分化,伴情绪不稳的特点,临床证型不同,性格特征也尽不相同,在肝火旺盛及阴虚阳亢型患者151例中,54例有胆汁质和抑郁质性格。

3中医药治疗
3.1经典方:从古至今,不管各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有何不同,总离不开肝,肝为病位所在,平肝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蔡传家等[10]以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益母草等组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总有效率为92%,且降压过程平稳,降压幅度大。

邓祥雄等[11]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9g,钩藤9g,石决明24g,栀子9g,黄芩9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夜交藤9g,茯苓9g,丹参15g川牛膝9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治疗63例患者。

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为主,不同程度出现腰酸,耳鸣,口干口苦,夜寐欠佳,舌红苔薄成黄浊,脉弦;用药2周后显效21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100%。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之代表方,高血压病病位在肝病变在肾。

陈康远[12]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黄、泽泻、茯苓、山药、钩藤、夏枯草、牡丹皮、石决明、山茱萸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7例,其中显效113例,有效24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

魏霞等[13]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10g,熟地黄15g,山药20g,牡丹皮12g,丹参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杜仲15g,川牛膝15g,龟板12g,甘草6g,)治疗肝火偏亢气血上冲型高血压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下虚上实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型高血压;补阳还五汤加减(当归12g,川芎9g,黄芩30g,桃仁12g,赤芍9g,红花10g,地龙20g,生地黄12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杜仲10g,甘草6g)治疗久病伤正淤血阻络型高血压。

上述各方为经典方,如能正确辨证,合理加减用药,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2自拟方:祖国医学中方药的准确配伍至关重要,张治祥等[14]等自拟养阴活血汤(沙参30g,麦冬15g,知母15g,黄芩15g,生石决明30g,益母草10g)水煎服用,每日1剂,早晚各1次,疗程为8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对照组15例服用脑立清,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86.67%,显效率53.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显效率为2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名老中医张国伦[15]自拟基本方:生地20g,枸杞子15g,天麻15g,钩藤15g,牛膝15g,丹参30g,益母草30g,汉防己15g,并随证加减治疗不同证型的高血压。

世有一派,多忌用祛风药,因其升散,不利于血压下降,而胡旭立等[16]认为高血压病并不忌用祛风药,所谓“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到”,对诸药不敌的高血压,祛风药尤为重要。

祛风药能熄风,活血化痰,胜湿消痰,间接补虚,根据辨证,在高血压方中可加入羌活,防风,秦艽等祛风药以适应多变复杂的高血压病。

总之,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正确的辨证用药,经典方的灵活运用或自拟方,定能提高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3.3中成药和单味药:洪创雄[17]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30例,对照组用硝普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有显著性差异。

潭元生等[18]以复方七芍降压片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45例,口服复方七芍降压片;对照组45例,口服卡托普利,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32
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1.1%,且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TC,TG无明显变化,表明复方七芍降压片在降压同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罗伟等[19]用葛根素有效降低60例高血压患者内皮素的过量释放,纠正循环中TXA2-PGI2平衡失调,疗效显著。

3.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弥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标本兼顾。

杜林[20]用自拟降压方为基础方(牛膝20g,钩藤20g,泽泻15g,白芍10g)并随证加减,结合西药治疗45例患者,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2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噻片,结果治疗组45例中,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

中西医结合辨证准确,中西药搭配合理,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若盲目选取几味中药、几味西药随意结合,则难奏效,甚至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有效诊治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3.5其他:针灸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有着40多年的悠久历史,疗效也较显著。

谢感共等[21]观察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组、辨证取穴组,降压药物组中,每组30例,在每天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方法给予针刺或药物治疗,以血压的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三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取得明显效果。

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灵龟八法组和辨证取穴组降压效果更好(P<0.001)。

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变快,时间紧张以及针刺疼痛的缺点,不为广大患者接受,而穴位按摩,推拿,降压枕等治疗仪器则越来越受欢迎。

“怒伤肝”,“肝为心之母,操用心机”,精神抑郁或紧张,易形成肝气郁结,血脉淤滞,肝主疏泄喜条达,疏泄失常致五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或劳累过度,久病伤肾,年老肾亏,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化火升风,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

因此,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均有助于协助药物治疗高血压。

中国自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很多中药又是食物,所以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轻度高血压病,可配合饮食疗法,有益于降血压的蔬菜有芹菜,白菜,西红柿,木耳,海带,菠菜,荠菜等,可供患者长期食用,亦可配合一些平肝潜阳、清热的中药代茶饮,如菊花饮(杭菊花适量),双桔饮(霜桑叶,夏枯草各适量),青葙饮(青葙子,草决明各适量),桑竹饮(霜桑叶,淡竹叶各适量)等,另单味鬼针草适量长期泡水饮用,亦能取得很好的降压效果[22]。

4展望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在理论、实验、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病因多而复杂,难以真正明确,辨证分型不统一,实验研究缺乏长期性,模型与人体对中药的敏感性的差异,实验室条件差,设计不合理,重复性差,中药材的品种来源等等。

总之,高血压病仍旧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复杂课题,需借鉴和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在现代医学的微观领域,结合分子生物与细胞学,把中、西医科学地、有效地进行结合,最终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医学体系造福于人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