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学号:__________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试卷: B 闭卷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__化院___ 考试日期:2007 年 7 月 20 日试卷共 7 页_____ 级_____ 班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分析试样时,采用化学分析法得到的相对误差比仪器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大。
() 2.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
()3.对某试样进行测定,若置信度一定,则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会增大。
()4.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选择是否得当。
()5.硼酸是三元弱酸(pK a=9.24),在水溶液中它不可以直接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
()6.在配位滴定中,在允许滴定的pH范围内,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小,滴定曲线的pM突跃越大。
()7.碘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低。
()8.通常玻璃膜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这样可以使不对称电位恒定。
() 9.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酸度较高,测定结果将偏低。
()10.在气相色谱法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0 104L∙mol-1∙cm-1,它是在1cm厚的比色皿中通过测定0.100 mol ∙L -1的溶液计算得到的。
()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的金属元素吸收同种元素共振发射线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共振吸收线,其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大。
()13.红外吸收光谱由分子中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引起的,通过解析红外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
()14.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易形成氢键的-OH基团,当其溶液稀释后-OH中质子的化学位移不变,则可以推断此化合物易形成分子内氢键。
()15.质谱图中最右侧出现的峰即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白试验可用于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B .校准仪器可以消除系统误差;C .对照试验可用于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D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对偶然误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偶然误差是由方法误差引起的; B .试剂纯度不够高可以导致偶然误差;C .偶然误差不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测量;D .偶然误差决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3.下列哪项实验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 )A .标定HCl 溶液时使用保存时间很长的硼砂(Na 2B 4O 7⋅10H 2O ); B .标定HCl 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无水Na 2CO 3;C .使用Na 2C 2O 4标定KMnO 4溶液时,滴定时的温度高于80℃;D .标定AgNO 3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NaCl 。
4. 测定矿石中铁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有 ( )A .酸碱滴定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B . 氧化还原滴定与配位滴定方法;C .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方法;D . 配位滴定与沉淀滴定方法。
5.滴定分析中,通常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需要 ( ) A .靠近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中点; B .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C .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D .指示剂的变色点和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相等。
6.已知H 3PO 4溶液的浓度为HCl 溶液浓度的2倍,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同一NaOH 标准溶液滴定同体积的H 3PO 4和HCl 溶液,消耗的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V 1和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 A .V 1=V 2; B .V 1=2V 2; C .V 2=2V 1; D .V 1=4V 2。
7.已知KMnO 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 ⋅L -1,则滴定度2244H C O /KMnO T (已知224H C O 90.04=M g ⋅mol -1)为 ( )A .0.003350g ⋅mL -1 ;B .0.004502g ⋅mL -1;C .0.002251g ⋅mL -1;D .0.009004g ⋅mL -1。
8.摩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pH 条件和选择的指示剂是 ( )A .AgNO 3, 碱性, K 2CrO 4;B .AgNO 3, 碱性, K 2Cr 2O 7;C .NH 4SCN, 酸性, K 2CrO 4;D .AgNO 3, 中性弱碱性, K 2CrO 4。
9.金属离子M 、N(c M =10c N ) 能用EDTA 直接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A .6M MY 10≥c K ,6N NY 10≥c K ,'6M MY'N NY 10≥c K c K ;B .6M MY'10≥c K ,6N NY'10≥c K ,'5M MY'N NY 10≥c K c K ;C . 6M MY 10≥c K , 6N NY 10≥c K ,'5M MY'N NY 10≥c K c K ;D .6M MY'10≥c K ,6N NY'10≥c K ,'6M MY'N NY 10≥c K c K 。
10.pH玻璃膜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A.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B.电子穿过了玻璃膜;C.溶液中的H+离子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D.溶液中的Na+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
11.若试样溶液中Cl-离子的活度是F-离子活度的100倍,要使测定时Cl-产生的干扰小于1.0%,则F-离子选择性电极对Cl-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应小于()A.10-2;B.10-3;C.10-4;D.10-5。
12.在含有Cu2+、Cu(NH3)22+和Cu(NH3)42+的溶液中,采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直接电位法测定,测得的离子活度为()A.Cu2+;B.Cu2+和Cu(NH3)22+之和;C.Cu2+和Cu(NH3)42+之和;D.三种离子之和。
13.在气相色谱法中,若某待测组分的容量因子越大(设死时间不变),则其在色谱柱中的保留行为是()A.分离度越大;B.保留时间越小;C.调整保留时间越大;D.相对保留值越小。
14.降低固定液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的措施有()A.增加柱温;B.提高载气流速;C.适当降低固定液的液膜厚度;D.选用摩尔质量比较大的载气。
15.下列有关分离度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A.分离度与柱长有关,但柱子越长,分离度不一定越高;B.分离度与两相邻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差和峰宽有关;C.分离度高低取决于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D.分离度与柱长有关,柱子越长,理论塔板数越大,分离度越高。
16.下列有关热导检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低桥电流可以提高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B.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浓度型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D.增加热导检测器的池体温度可以提高其灵敏度。
17.下列关于示差分光光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测量的溶液的浓度计算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B.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的要低;C.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稍低于待测试液的浓度;D.它使用的参比溶液是不含吸光物质的纯水溶液。
18.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有两种显色反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A方法显色产物的吸光系数a=1.97⨯102L∙g-1∙cm-1,B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3.20⨯104L∙mol-1∙cm-1(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方法的灵敏度高;B.B方法的灵敏度高;C.A和B方法均很灵敏;D.无法判断。
19.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了实现其对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下列前提正确的是()A.使用积分吸收系数代替峰值吸收系数;B.在一定温度下,原子化器中激发态原子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数目;C.在仪器中使用分辨率高达5⨯105的单色器;D.使空心阴极灯发射线的中心波长与吸收线的中心波长重合。
20.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劳伦兹变宽是由下面哪种原因产生的? ( )A .原子的热运动;B .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C .待测原子间的碰撞;D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
21.对CO 2分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 ( )A .CO 2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4;B .CO 2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是红外活性的;C .CO 2分子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是红外活性的;D .CO 2分子的弯曲振动是红外活性的。
22.下列化合物中,在极稀溶液中-OH 基团的红外吸收峰波数最小的是 ( )A . CH 3CH OHCl; B .CH 3OHF;C .CH 3OHBr; D .CH 3CH 2OH 。
23.下面有关化学位移描述错误的是 ( )A .质子受到的屏蔽减小,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大;B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小;C .化学位移值与质子受到的屏蔽作用大小有关与诱导效应等因素无关;D .化学位移值的大小主要反映的是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影响的强弱。
24.使得醛基氢(-CHO )化学位移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诱导效应;B .共轭效应;C .电子效应;D .磁各向异性效应 。
25.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下列分子式中不可能的是 ( )A .C 4H 8O 2;B .C 5H 12O ; C .C 4H 10NO ;D .C 4H 12N 2。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滴定分析法中,一元弱碱能被标准酸溶液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若用NaOH 溶液中和某一元弱酸溶液,当一半酸被中和时溶液的pH=5,则该弱酸的离解常数K a = 。
金属离子在配位滴定时若终点时指示剂不改变颜色和由于指示剂较难被置换而是终点延长的现象,被称为指示剂的 和 。
2.玻璃电极属于 膜电极,F 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 膜电极。
在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为 ,通过使用 可使之减小到可忽略的程度。
3.气-液相色谱法中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根据这一原则,分离极性组分时应选用 固定液;速率理论的方程为 ,从速率理论来看,毛细管气相色谱比填充柱色谱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这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中其涡流扩散项为 。
4.原子吸收法中,影响测定的干扰的类型主要有 、 、化学干扰和背景干扰;其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标准加入法和 。
5.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伸缩振动ν(C=O)特征峰通常出现在cm-1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