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概论王逸舟4.民族主义4.1.民族问题是普遍的、是热点的、敏感的、复杂的,族际意识将充当新纪元不同人群存在的一种重要标识4.2.民族的概念——揭示出民族的复杂性1、框架性概念:(1)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2)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2、民族的产生:两种说法(1)产生的标志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以及野蛮婚姻制度的废止(2)指现代民族,以西欧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时代产生和壮大的、披上了现代国家外衣的民族3、划分民族的标准:主客观两种(1)主观标准:衡量特定区域内人们的意识整体,强调一个民族就是一种灵魂和精神原则;任何一个地域共同体,只要其成员意识到自己是该共同体的成员,并希望保持对其的认同,就算一个民族(2)客观标准:坚持族际的血缘原则和地域原则,强调是一个种族或若干血缘因素经过社会变迁产生的结果(3)综合标准:民族须生成于特定的区域、文化或语言环境,要借助血缘的、种族的纽带才能结合成某种共同体,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裂变或脱节,但历史上培育出的民族情感已无法割断,后者以成为民族存在的象征和支柱4、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概念更看重文化心理层面,国家则是一个政治单位和法律概念4.3.民族主义的不同作用1、积极的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2、消极的评价:冷战结束以来,民族分裂主义和各种离心倾向3、对于民族主义作用的判断:关键在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作用是好是坏,要看“民族意识”或“民族主义”是否与既得利益者——已获得国际承认的国家政权、各种正式的和官方的国际组织等相合拍(1)单质的民族国家里(2)多元的民族国家里:由于“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的缘故,国家往往没有排在效忠链条的首位4.4.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1、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很多场合是有差别的2、民族利益的概念难以界定,包括“客观标准”(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综合国力),和“主观标准”(道德、合法性或意识形态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定义者本身4.5.民族主义的多种形态1、部族民族主义(1)部族概述:多半以种族和血缘为基础,建立在“族际”差异之上,可以是跨国界的;另一方面又与种族有别,具有明确无误的地域范围、无可争议的部族首领等特征(2)部族民族主义的作用:决定战争和权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政治立场主要是按部族利益表达的,对部族的忠诚超越了对国家的忠诚(3)部族民族主义的现状:属于一种古老的、有狭隘地方特征的民族主义,至今未能适应现代国家体系的激烈竞争2、种族民族主义(1)概述:强调本民族无论在精神上或血统上或实践能力上均高于其他民族,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实行种族歧视行为。
(2)产生:较发达而畸形的社会矛盾的产物(3)主要内容:种族有优劣高下之分,优秀民族有防止自己不受低等民族污染的权力,世界秩序需由强者支配,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适用于各国内部和国家间的种族民族关系。
3、宗教民族主义(1)苏联的解体,给伊斯兰意识的复苏和扩展提供了机遇。
整体而言,伊斯兰区域的宗教民族主义方兴未艾,充满不确定性。
(2)通常所说的伊斯兰国家:居民的主体是穆斯林;国家元首由穆斯林担任;国家尊重信仰自由,保护、弘扬伊斯兰文化传统(3)原教旨主义者“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国家”:承认安拉的绝对主权;承认先知的绝对权威;承认国家的有限主权。
它的国家观是对现实不满,是反对西方的。
(4)原教旨主义抬头的原因:某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9·11事件后实施的高压政策分不开的4、文化民族主义(1)概述:非暴力、非军事扩张式的民族主义,表现是一种认为本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有优越性的态度(2)各种形态:以爱国主义形态出现,受官方推崇成为文化沙文主义前奏,渗透进外交政策里“低姿态”的文化民族主义以文化优越论张扬“强硬派”文化民族主义依靠政治外交手段(3)影响:可用来开发经济、实现社会现代化和国家整合;但同时可以被当成强国沙文主义的工具5、其他形态(1)美国“熔炉式”民族精神:拒绝承认任何单个的宗教、种族、文化、传统、信仰的优先地位,至少原则上坚持美国国内任何人、集团和种性的平等性(2)流浪民族族际意识:悲惨命运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近年在很多地方引起政治冲突和外交矛盾(中东和南亚),大部分流浪人群始终有自己的政治反抗和意识代表(3)失落感的民族主义:(法国)反对欧洲统一,害怕法国的民族利益和民族个性被大团体所吞噬;厌恶外来移民,害怕后者为就业带来更大困难,给法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带来冲击;愧对历史,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4.6.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第一阶段】发现世界和发现自我——民族生成时期:接触了异邦、异族、异地、异国之后形成了民族意识【第二阶段】国家消灭民族:穿上国家外衣的民族压制还没有来得及披上这件外衣的民族,后者是弱小邻邦或者是非主体民族【第三阶段】重新发现阶段:启蒙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之后,重新思考自己命运的过程再度开启,民族主义“复活”【第四阶段】自然消亡:“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整合规范着各国的机构建制,降低边界作用,统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削弱民族国家的传统主权,发展超国家的力量和信念4.7.民族的历史进化民族主义是一种认识和发现自我的意识,是一种在群居的各部分中发现同异的政治符号,是一种使“你”区别于“他”的文化标识同仇敌忾,抑制内耗,争取独立和尽早解放→抑制有别于“国族”的异族情绪和分离意识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