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

交流平台
我发现有些语句能够表达课文 的思想感情。
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 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 景”,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
学习《天窗》时,我从“小 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 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 来的快乐。
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有什么作用?
君子。
诗人故事
• 原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在居住环境上追求
安饱,君子会努力勤快地做事并且谨慎地 说话,又能主动地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 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诗人故事
• 《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话,那么以 下哪句是在讲述学习的方法呢?(C)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 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cuǐ càn
huáng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chuī niǎo
quǎn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间
点拨:
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有很大不同,先从环境 区别:城市到处是宽阔的马路,到处都是人和 车,霓虹灯闪烁亮丽照人;农村有清清的小河, 广阔的田野。再从生活上区别:城市的人们生 活节奏快,而农村的田园生活舒适、惬意。我 们明白了其中的不同,选择两三个词语描述它 们的不同就比较容易了。
诗句赏析:
这首词上阙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 描写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 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 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我会积累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 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第一幅是田园风景图,第二幅是海边图,先选择出自己 喜欢的一幅,然后观察图画中分别画有什么景物,运用一些 修饰词语以及学过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一幅画面。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 悠闲地摇着尾巴吃草的羊群,构成了 一幅动静结合的草原牧羊图。
一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主旨,作者往往用 较为凝练概括的语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集中表达 出来,像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
阅读文章时如果能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 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并能较为准确地 理解文章观点与材料、整体与局部、开篇与结尾、 线索与思路等的安排与设计,从而能快速地找到 答题的方向与角度。
•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 于我哉。
•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诗人故事
司马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虽是传记文学,但它也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讲 述了很多历史故事。让我们边读以下内容,边感受《史记》的魅力。
诗人故事
• 原文: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
本纪》
• 译文: 在小小的军帐之内做出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
战场上的胜负。
• 原文: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 译文: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 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除了中心句,还有哪些句子容易让大家喜 欢,并容易吸引大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总起句,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 主旨。总起句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
总结句,也起概括本段中心的作用。总结句通常出现 在自然段的末尾。
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结前文并启示下文 要讲的内容。
照应句,前面提出的问题,后文有所着落;后面出现的 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
诗人故事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共二十篇,是儒家最著名的经典,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道德修养与学 习态度的话,而最核心的是讲述做人的道理。让我们选取其中的几句来读一读。
诗人故事
• 原文: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 学过的知识,经常去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 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心中并不怨恨,这样才算是
我从“璀璨、高楼 林立、车水马龙”这几 个词中体会到了城市街 道繁华热闹,经济发达, 人们生活节奏快。
我从“肥沃、麦浪、炊 烟袅袅”这几个词中体 会到了乡村的田野空气 清新,人们生活安逸, 处处弥漫着乡土气息。
读句子,再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 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 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诗句意思: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 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 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 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 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诗人故事
原文: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
纪》 译文:
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原文: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
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 就可以冲天,一鸣叫就能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 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理解重点句子?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 语。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 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也可以运用关键 词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 读训练。
我积累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 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又 茁壮地抽出了嫩芽。遍野是望不到 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 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润的 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 只像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 大,深深的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 到清爽陶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