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主题丛书阅读

六年级(上册)主题丛书阅读

我们都能成为天使【阿根廷】何塞.罗德里格斯①我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难忘的小事。

②那是一个星期五,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刚转到我们班的同学凯尔,他手中抱着一摞厚厚的书,我想:为什么要把所有书都带回家呢?他一定是个书呆子。

这时,突然来了一大帮孩子,故意把他手中的书打翻在地,还有人在凯尔脚下使了个绊儿,他随即倒地。

③凯尔的眼镜飞了出去,他抬起头看了看,我从他眼中读出了痛苦,我的心随之一紧,然后朝他跑去。

他趴在地上摸索着找眼镜。

我把眼镜递到了他手上。

他向我道谢,脸上浮现出了笑容,那是发自肺腑的感激的笑容。

④我得知,原来我们住的地方相距不远。

于是,我们结伴回了家。

我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就问他是否有兴趣周六一起去踢球,他欣然同意了。

⑤整个周末我们都混在一起,他给我和我的朋友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⑥此后,我和凯尔成了最好的朋友。

⑦多年后,凯尔特别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大学毕业典礼。

他在致辞中说:“毕业典礼是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达谢意的最好时刻。

我要借这个机会,感谢我最好的朋友。

”⑧接着,他开始讲我们认识的故事,我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直到那天我才知道,多年前的那个周末,他原本是打算自杀的!他说自己已经整理好了学校的柜子,并把所有的书都抱回了家,这样,妈妈在他死后就不必特意去学校整理他的遗物。

说到这里,他看着坐在台下的我,脸上展现出笑容,他接着说:“然而,我很幸运,是我的朋友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⑨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话:“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行为能够产生的力量,你一些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上天让我们每个人都面对一些生命,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影响一些生命。

”⑩用自己的快乐和爱心去照亮他人的生活,这样做永远都是值得的。

当我们的翅膀折断,无力飞翔时,身边的朋友就是把我们拥入怀中的天使。

1.简要概括是什么样的事情把凯尔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2.看完全文后,请你来回答第②段中划横线处所提出的疑问。

我想:为什么要把所有书都带回家呢?3.第③段中说“我从他眼中读出了痛苦”与“他向我道谢,脸上浮现出了笑容……”请你分别揣摩“痛苦”、“笑容”的深刻含义。

4.第⑩段有何作用?你从这段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心灵悟语】“当我们的翅膀折断,无力飞翔时,身边的朋友就是把我们拥入怀中的天使”文末的这句话给我们思想以启迪。

当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伸出的手能够带来温暖,带来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记住:我们都能成为天使。

【我们都能成为天使】参考答案1.我在凯尔绝望和绊倒摸索眼镜时,及时将眼镜递送给他,使他感受到爱心所产生的力量。

2.这样做,凯尔妈妈在他死后就不必特意去学校整理他的遗物3.“痛苦”指的是那帮孩子不友好行为带给凯尔内心的极大伤害,这给本已经失去生活信心的凯尔无疑是雪上加霜。

“笑容”指的是凯尔感受到我的爱心举动的愉悦以及来自内心的感激。

4.起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或升华主旨)的作用。

启发示例一:在别人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用自己的快乐和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示例二:不要低估爱心的力量,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3.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作答。

①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

②找出首尾相照应的句子。

5.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概括分析文中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7.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②给美丽做道加法。

8.这是一则充满智慧之美,人性之美的课堂小插曲,在你的课堂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让你记忆犹新的小插曲吧!也请你描绘出其中最精彩的一则吧!。

参考答案:八.1.短时间的休息特别美或者漂亮 2.不一样.前一个“美丽”指容貌的好看,后一个“美丽”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内在的美(心灵的美,知识的渊博) 3.①老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为切入点启发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看待美.4.①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音,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5.描绘出老师辛勤耕耘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6.是一个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7.①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②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芦花鸡和小麻雀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探望母亲。

一踏进院门,就看见一个有趣的情景:一只芦花老母鸡驮着一只小麻雀,四处奔跑觅食。

小麻雀稳稳当当地立在鸡背上,像个杂技演员。

我看愣了,连包都忘了放,一直跟在它们身后。

直到芦花鸡驮着小麻雀拐进厢房,我才想起同母亲打招呼。

见到母亲,我顾不上问好,便迫不及待地问起那只芦花鸡怎么会驮着一只小麻雀?母亲“噢”了一声,说起了芦花鸡和小麻雀的事……春上,刮了场大风,不知从哪儿刮来一只小麻雀。

它太小,还不会飞,母亲就把它捧到鸡窝里。

正巧,芦花鸡正在抱窝,见到小麻雀,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便“咯咯咯”地收留了它。

母亲说得很随便,可我听了觉得好稀奇。

不一会儿,芦花鸡驮着小麻雀从厢房里出来了,母亲撒了把碎米喂它们。

小麻雀从芦花鸡身上跳下来,它还没吃到米,一群鸡“呼”地一下冲过来抢着吃。

一只小公鸡直奔小麻雀,张嘴就要啄它,芦花鸡一闪身,横在小公鸡面前。

小麻雀“噌”地一下钻到芦花鸡的翅膀下,发出叽叽的叫声,像在嘲笑小公鸡:“你啄不到我,啄不到我!”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芦花鸡驮着小麻雀从院角的草堆里走出来。

母亲告诉我:“芦花鸡不愿和鸡群住在一起,它怕那些家伙伤害它的孩子,我就在草堆边给它俩搭了个窝。

”正说着,一群麻雀落在草堆旁,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小麻雀跳到它们当中啾啾直叫。

我刚想去撵,那群麻雀扑棱棱地飞了。

糟啦!小麻雀也跟它们飞走了。

芦花鸡昂起头,朝天叫了两声。

我急得大叫起来,母亲却笑眯眯地说:“不要紧,一会儿它就回来了。

”母亲的话真灵。

没一会儿,一个小黑点从院外的老槐树上箭一般地射下来。

芦花鸡高兴得直拍翅膀,用嘴理着小麻雀的毛,好像在说:“好孩子,别乱跑!”母亲说:“它舍不得走,它妈在这儿呢!”渐渐地,我发现芦花鸡找到吃的,总是让小麻雀吃;遇到危险,便让小麻雀钻到自己翅膀底下;下雨了,它就张开翅膀给小麻雀当雨伞。

芦花鸡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小麻雀。

不知不觉,我在家住了一个月。

一天夜里,草堆突然着火了,我和母亲七手八脚扑灭了火。

我发现鸡窝也被烧了,芦花鸡被烧得焦头烂额,也不肯离开窝。

挪开它的尸体,我看见小麻雀还蹲在下面,它睁着一对绿豆似的小眼睛,惊恐地望着我。

母亲叹了口气:“可怜的芦花鸡,为了孩子,烧死了自己。

”第二天,小麻雀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啾啾叫个不歇。

我知道,它是在找妈妈。

小麻雀叫了半天,失望了,抖抖翅膀飞走了。

后来,小麻雀天天飞回来,在院子里盘旋、鸣叫。

每次听到它的叫声,我心里都酸酸的。

它是想念妈妈呀!直到我离开老家,它还是每天飞回来一趟,叫上半天。

我心里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感慨:连麻雀都不会忘恩负义!1.芦花鸡为什么不愿意和鸡群住在一起?2.芦花鸡死后,小麻雀为什么回来,在院子里盘旋、鸣叫?。

3.读到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致爱丽丝人们齐聚在像城堡一样的大厅里,参加一场盛大宴会和舞会。

周遭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颊像玫瑰,鼻子似樱桃,带着欢乐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可爱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圣诞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肩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一切就像童话一样。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关于圣诞节的一个场景。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信仰者纪念基督诞生的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在160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已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

在这个节日里,信教或不信教的人们都以圣诞节的名义恣意而纵情狂欢,忙碌和欢乐使人们早已把上帝抛至脑后。

1810年那个寒冷的圣诞之夜,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

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

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美丽善良的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

”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头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之夜,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到了雷德尔身边。

他轻轻地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

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祗的帮助,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啊,看到了。

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

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雷德尔感动地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贝多芬,“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啊。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的、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

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小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

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

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

对于苦难中的人们,贝多芬是他们最好和最亲密的朋友--当他们感到忧伤的时候,贝多芬会悄然来到他们身边,一言不发,只在琴弦上唱出他那隐忍的心曲,抚慰着那些忧伤着的人们。

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

快乐成为一串透明的珠子,连成项链,不经意地在我们耳边叮当作响,使施与者和接受者、祝愿者和被祝愿者都能心安。

其实,过不过圣诞节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我们所要的只是一份快乐和平安,所要倡导的和体现的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因为在平凡的日子里,有太多使我们忽略过又期待过、忘却过又祝愿过的人和事,只要这些都于人于己能够带来快乐,那它必然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贝多芬创作《致爱丽丝》钢琴曲的全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二自然段末“忙碌和欢乐使人们早已把上帝抛至脑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十自然段说:“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