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一、概念:1、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二、填空: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以外!2、艾滋病(AIDS)产生的原因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的。
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5、真核生物有(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西北草地和荒漠中的发菜属于(蓝藻)。
6、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虎克),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7、恩格斯所称的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问答: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是什么?即: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答: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答:不同点:①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②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相同点:①原核细胞具有和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②原核细胞的拟核中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DNA。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答: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概念:1、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2、必需氨基酸:有8中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4、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个水分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5、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6、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7、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8、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
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11、单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的糖类,叫做单糖。
12、二糖:由两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类,叫做二糖。
13、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二、填空: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N),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
5、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6、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7、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
8、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内)。
9、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DNA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NA是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DNA和RNA各含有(4种)碱基:DNA中含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RNA中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胞嘧啶C)。
10、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
它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
这类物质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11、糖类可分为(单糖C6H12O6)、(二糖C12H22O11)、(多糖(C6H10O5)n )。
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葡萄糖)。
12、单糖有(葡萄糖C6H12O6)、(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有(蔗糖)、(红糖)、(白糖)、(冰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有(淀粉)、(糖原)、(纤维素)。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分子)。
13、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含有(P)和(N);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固醇);最常见的脂质是(脂肪)。
14、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有(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5、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16、生命的核心元素是(碳元素)。
17、细胞中的水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结合水),一种是(自由水)。
18、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9、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问答: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方法?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用以检测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与苏丹Ⅲ染液发生作用,把脂肪染成橘黄色;糖类与斐fěi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使淀粉变蓝色。
斐林试剂的制法: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即是。
双缩脲试剂的制法: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先注入A液1mL,再注入B液4滴,摇匀。
2、氨基酸分子组成结构?3、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有哪些?答:蛋白质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
功能蛋白:①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如:胃蛋白酶;②具有运输载体功能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③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如:胰岛素;④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如:抗体。
4、检验DNA和RNA的方法?答: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概念:1、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二、填空:1、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2、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内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等。
5、“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是指(细胞核)。
6、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问答:1、细胞膜的功能有哪些?答: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障细胞相对安全;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保障细胞之间功能协调。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①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使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
②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的有序进行创造条件。
③将细胞分成小区室,使分化反应互不干扰。
3、为什么说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答:细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
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细胞分裂时变成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后,又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NA上贮存着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细胞核才具有了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
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概念:1、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2、选择透过性膜:细胞对于物质跨膜输入和输出是有选择性的,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这个特性,称为选择透过性膜。
3、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即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4、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5、协助扩散: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方式,叫做协助扩散。
6、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二、填空: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2、被动运输分两类:(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3、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液泡膜、核膜等是(半透膜)。
三、问答:1、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答: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③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和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②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③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④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