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升初三物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二升初三物理
一、选择题(每空2分,一共24分)
1、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 N()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的书包
2、“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使船儿前进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人对桨的作用力 C.桨对水的作用力 D.水对桨的作用力
3、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坚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4、甲、乙两人各用20N的力左右拉某弹簧秤, 弹簧秤不动, 则弹簧秤示数为:( ) A.0 B.20N C.40N D.15N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学习了惯性知识后,小明有了如下认识。
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C、自由下落的物体没有惯性
D、地球上的物体都有惯性,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C、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D.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10、坐在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右倾斜,这可能是( )
A.汽车正在加速 B.汽车正在减速
C、汽车正向左拐弯 D.汽车正在向右拐弯
11、关于力与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B、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D、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改变
12.一个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在平直路上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前的牵引力________向后的摩擦力;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把一个重量为2N的苹果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则苹果会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应为 N;当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以2m/s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
________状态。
4、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5、不少城市的绿化带有很多用鹅卵石铺成的路面,人们赤脚在上面行走时,脚底受到了较强的刺激,从而达到按摩脚底、强身健体的目的。
这是通过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压强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
6、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ˉ3m2,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
体是上浮,还是下沉?,该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7、在泥泞的道路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担子行走滑得厉害些,这个由于挑担后他对地面的________增大,从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8、射出去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子弹具有;子弹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受到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作用。
9、汽车在1500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牛,则汽车将做运动.
10、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上升和下降时都受到阻力作用(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浮力),阻力小于重力且大小不变。
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是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是F2,则F1 F2。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1、力是物体对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12、浮力的方向总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画出下图物体所受的重力G。
2、画出下图所受的浮力F。
四、实验题(共29分)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顺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9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主动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摩擦。
刹车后,由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是。
2、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8分)
(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
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3、我们已经探究了“物体只受阻力时如何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①、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使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使水平支持面受到的相同。
②、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③、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推论:如果小车没有受到阻力作用,它将。
五、探究题(8分)
27、我国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人舱成功着陆,实验获得成功。
载人舱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
若空气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是为比例常数),载人舱的质量为m,则此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大小为。
28、苏州市正在大力整治交通问题,很多学校都请交警同志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小明同学在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几条:
A、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必须和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
C、公汽未停稳,不能下车。
D、以较快速度行驶的自行车,突然用力捏前刹,很容易摔倒,所以骑车速度不要太快。
现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整理的几条中涉及到的一个共同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答:。
(2)、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并分析交警制订这条规则的理由。
答:选(填序号)。
理由。
六、计算题(10分)
(4分)1,体积是100厘米3、重2.65牛顿的铝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铝块全部浸没在底面积为0 .2分米2的圆柱体容器里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
求:(1)弹簧秤的示数;
(2)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水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
(6分)2、有一团很长的铜线,它的横截面积为S,我们有一把直尺,天平和一把剪刀。
请说明怎么样测出铜线的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