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范文

【一】: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总结)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知识要点除杂题适宜试剂。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3。

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CO3 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3 PO4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

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物质的鉴定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SO4)。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NH4)2SO4。

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2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

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

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

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2CO3。

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OH。

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O4有或AgCl等。

解推断题应注意(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

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

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

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典型例题】[例1] 用一种试剂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

解析用一种试剂的鉴别常用反应现象的对比度加以鉴别,但困难的是如何找出这种试剂来鉴别,学生往往在寻找这一种试剂时无规律地想以一种物质来试试看,这样做无法提高解题速度,也提高不了能力。

现介绍一种寻找鉴别试剂的方法——特效离子法。

从上面解题思路的图示法中,不难找出鉴别四种物质的试剂应选择Ba(OH)2。

特效离子法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乱碰乱找,是一种试剂鉴别几种不同物质实用的快速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Ba(OH)2/2NH4NO3Ba(OH)2Ba(NO3)22H2O2NH3(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例2]某白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和白色固体C,若将白色固体C加入盐酸中可得到无色液体D,将溶液D加入硫酸钠溶液中可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气体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F。

根据以上实验写出A、B、C、D、E、F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此题可将文字叙述内容列出“链条”更有利于思路分析。

Ca(OH)2————————F(固)B(气)A(固)——Na2SO4HCl————————————————D(液)E(固)(不溶于稀HNO3) C(固)在“链条”分析时,有“正推断”和“逆推断”。

应抓特征、找突破口。

现分五步分析此题。

(1)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应首先考虑BaSO4和AgCl。

确定E是BaSO4。

(2)由生成物BaSO4逆推导反应物D中必含Ba2+,阴离子再逆推导HCl得出D中含Cl -,因此可确定D是BaCl2。

(3)由于生成物D是BaCl2,可逆推导C中含Ba2+,可能是BaO或Ba(OH)2。

(4)由气体B加入石灰水,可确定F是CaCO3,逆推导确定B是CO2。

(5)由A的分解产物中,B为CO2,排除C为Ba(OH)2,确定C是BaO,逆推反应A是BaCO3。

此题答案A—BaCO3;B—CO2;C—BaO;D—BaCl2;E—BaSO4;F—CaCO3。

[例3]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

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

则A为;D可能为。

(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

(3)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可能为;F可能为。

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

因为D点燃可生成B,所以D为氢气,B为水,或D为CO,B为CO2,C为CuO,A为Cu。

因CuO可与酸反应,所以I为酸,E为铜盐,当G为蓝色沉淀Cu(OH)2时,F应为可溶性碱,H为盐。

因H为难溶性盐,则F为Ba(OH)2,H为BaSO4,I为H2SO4。

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 为难溶性盐,若I为HCl,则E为CuCl2,F为AgNO3,G为Cu(NO3)2,H为AgCl;若I为H2SO4,则E为CuSO4,F为BaCl2,G为CuCl2,H为BaSO4。

答(1)A为Cu;D可能为H2或CO。

(2)I为H2SO4。

(3)I可能为HCl或H2SO4,F可能为AgNO3 或BaCl2。

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

[例4]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它能转化为可溶解性氯化物。

为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2)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

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KOH、K2SO4、AgNO3、Ba(NO3)2、KCl、HNO3。

为防止污染水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

请回答沉淀A是,若各步处理均完全反应,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

解析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来检验,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氯离子。

甲车间排放的污水使石蕊变蓝,说明含有碱性物质KOH,与之能共存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K2SO4或KCl;乙车间排放的污水不使石蕊【二】:化学实验重点题型解题技巧化学实验重点题型解题技巧化学实验题是利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知识对化学问题进行实验设计的题目,旨在考查学生能否使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重要考点是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选择与连接,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报告的填写等,围绕的中心是三大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

化学实验的重点题型与解题技巧1、基本技能题此类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

【高频考点】固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过滤、实验安全及处置方法。

【解题技巧】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联系在一起的,如气体制备(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选择)、加热、过滤、蒸发、洗涤等,只要熟悉各种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类问题。

2、实验观察题此类题通过对仪器装置、操作方法、现象和实质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描述实现现象时的常见错误】实验现象描述中夹带生成物名称;“烟”、“雾”不分;“发光”与“火焰”,“点燃”与“燃烧”,“加与”与“高温”混用;顾此失彼,现象描述不全面;用词不当,不准确,主要体现在化学用户不规范,生活用语大白话体现比较严重。

3、实验顺序题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连接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或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的能力。

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气体流经洗气瓶时,一般要求“深进浅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