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简史建立民族:党项来源:《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
”唐朝以前的发展:《旧唐书》载:“魏、晋之后,西墙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
自周氏灭宕昌(tàn chāng)、邓至后,党项始强。
”民族特点:①兵力以骑兵为主。
②十分重视复仇,在除掉仇人前,“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③党项人尚武好利的特点,有助于对我们理解其对唐、宋、辽、金等政权或降或叛、反复无常的态度。
北周及隋朝时期:时归时叛,常有边患。
在唐朝时期的发展:一、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党项多个部落相继归附唐朝。
唐太宗在党项设置四个州,分别拜授各部首领为刺史。
后来,唐朝在党项地区设置了32个州,大约有34万党项人处于唐朝统治之下;二、唐高宗统治时期(650-683年),由于采取了姑息吐蕃的政策,使吐蕃势力不断壮大,乃至最终吞并了所有党项人的领土;三、从公元692年开始,有20万党项人内迁唐境,武则天朝廷不得不设置朝州、吴州、浮州、归州等十个州进行安顿;四、在安史之乱期间(755-762年),党项人经常与吐蕃人勾结,时不时地进行反叛;五、到了765年,吐蕃完全占据陇右(河西和甘肃东部),党项的威胁越来越大;六、公元787年12月,唐朝禁止国内商人“以牛、马、器械与党项部落贸易。
”;七、公元799年,六州党项从石州(今山西吕梁)逃往河西。
原因:不堪忍受唐朝永安镇(今山西汾西)守将的骚扰。
八、到了唐文宗当政时期(827-840年),藩镇统领贪婪横行,导致党项部落困苦不堪。
为了报复,党项人在吐蕃的帮助下侵扰唐朝边境州县。
九、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唐军大败吐蕃军队。
之后,吐蕃王朝又深陷内乱之中,以至全面崩溃。
于是,吐蕃原先占领的河西地区,又重新被党项人统治。
十、黄巢起义期间(875-884年),唐僖宗李俨年幼,宦官田令孜把持朝政。
朝廷想倚重党项人的力量平叛,于是任命党项平夏部拓跋思恭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州、绥州(今陕西绥德)、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节度使。
十一、公元882年,尽管拓跋思恭被黄巢击败,唐僖宗仍下诏晋升他的官职,“封夏国公,赐姓李。
”;十二、公元895年,拓跋思恭去世,朝廷让其子拓跋思谏继承他的头衔和指挥权,并委任他的另外一个弟弟拓跋思孝多种官职。
至此唐朝对党项平夏部的恩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五代时期党项与其他利益集团的关系:①对回鹘人的态度很恶劣。
他们经常劫掠经过其部落到中原朝贡的回鹘人,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将抓获的回鹘使臣卖给其他部落以交换牛马。
②十分谨慎地处理着与后唐、后晋、后汉等沙陀政权,与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建立的辽国,以及与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
③影响:在五代相继灰飞烟灭之后,党项人的势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拓跋思恭家族的后人李彝兴(本名彝殷,避宋宣祖讳,改“殷”为“兴”)去世,朝廷授之以“夏王”的谥号。
在北宋时期的发展:一、尽管宋太祖已经在公元963年4月下诏,禁止非汉人担任边境州的守将,但在李彝兴去世以后,太祖仍然任命了他的儿子李光叡(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为避讳,李光睿改名李克睿)执掌夏州的军政大权。
二、公元978年,李光叡去世,其子李继筠嗣位。
三、公元980年,李继筠又去世。
由于李继筠的儿子年幼,他弟弟李继棒接掌权杖。
此时,党项平夏部已存在两种势力:以李继棒为首的能够容忍或支持汉化的势力,以及以李继棒的堂弟李继迁为首的反对汉化的势力。
四、公元981年,李继迁阴谋叛乱。
在宋朝官员的帮助下,李继迁叛乱失败,携部下逃到夏州东北方牧场。
五、公元982年,李继迁向宋朝称臣,并将夏州、绥州、银州、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献给宋太宗。
六、公元983年,夏州知州尹宪与都巡曹宝光夜袭李继迁,俘获了他的母亲和妻子,但他与弟弟躲过一劫。
七、公元989年,辽国将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并在次年将他册封为“夏国王”。
(背景:李继迁年仅20岁,有勇有谋。
通过与党项南山部联姻,并利用各部之间以及党项各部与宋朝的矛盾,李继迁的力量逐渐壮大。
然后,他又与辽国王族建立了联姻关系。
在辽国的支持下,李继迁部曾多次入侵宋朝,并与宋军及李继棒部较量,双方各有胜负。
)八、公元991年10月,李继棒归顺辽国,被重用,封西平王。
九、公元994年,李继迁突然献马谢罪,又派弟弟李延信献马和骆驼。
于是,宋太宗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十、公元996年,李继迁抢夺了宋朝40万石粮草。
太宗讨伐,但没有实质性的胜利。
十一、公元998年,宋太宗去世,其子宋真宗赵恒即位。
真宗即位不久,李继迁再次上表归顺,而真宗居然错误地委任李继迁多种重要职位。
十二、李继迁反叛,于1001年攻破定州、怀远、永州、清远等战略要地。
次年再陷灵州。
十三、公元1003年,李继迁在灵州建都。
正在专心应对辽国的宋真宗派人与李继迁议和,并割让土地。
十四、公元1003年,李继迁去世(百度说是1004年),其子李德明即位。
十五、公元1004年(百度说是1005年),辽国封李德明为西平王。
十六、公元1010年(百度说是1008年),辽国封李德明为“夏国王”。
随着党项人实力的增强,其对辽国的态度逐渐强硬,矛盾逐渐加深,但双方通过联姻缓解矛盾。
十七、公元1028年和1032年,党项先后攻克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
1032年,李德明去世,28岁的儿子李元昊即位。
十八、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的鼎盛:对宋朝:在割让鄂尔多斯五州给西夏后,青唐(今西宁)已成为宋朝战马的重要来源地。
正因为掌握了宋朝需要的战略资源,在与宋朝的贸易往来中,党项人占据了优势地位。
对内部的措施:①推行文官、武官分开任命的制度,分别设立12个监军司进行管辖。
②颁行了自己的文字,结束了“候草木几岁”的时代。
③规定15岁至60岁的男性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李元昊统治的鼎盛时期,西夏兵力已达到50万之众。
这些兵力主要用来保卫边境和内部战略要地。
④作用:提高军事和行政效率;有助于提升国力。
西夏政权的波澜发展:一、公元1048年,李元昊去世,长子李谅祚即位时年仅1岁,于是国政由外戚操控。
二、公元1061年,14岁的李谅祚故我地反对皇太后的阻挠,致信宋仁宗而表示他对中原文化的喜爱。
这表明西夏亲汉派力量有所增长。
三、公元1067年,宋朝夺取了绥州,宋夏矛盾升温,这是对西夏亲汉派的打击;同时,辽国对吐蕃更有兴趣,与西夏的关系逐渐冷却。
四、公元1068年,李谅祚去世,其子李秉常7岁即位,其母梁太后摄政。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双方进行多次攻防战。
五、为了与依赖党项武将的母亲梁太后抗衡,成年之后的李秉常与汉族官员越走越近。
公元1081年4月,陕西籍的将军李清劝说李秉常将河南以南的土地归还给宋朝。
梁太后得知消息,便诛杀了李清,夺取了李秉常的政权。
于是,宋神宗趁着西夏内乱的机会,以李秉常被囚禁为借口,大举讨伐西夏。
六、从公元1068年到1082年,宋夏大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后来双方达成了和解。
七、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其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
八、公元1086年6月,西夏要求宋朝归还兰州、米脂等地,宋哲宗口头答应,并未归还。
一个月后,年仅25岁的李秉常去世,将皇位留给了3岁的儿子李乾顺,其母梁氏摄政,依然与宋朝或战或和。
九、从公元1008年3月开始,西夏加大入侵宋朝的力度。
十、公元1091年9月,西夏围剿麟府,“麟延都监李仪等尽没”。
在此以后,宋朝反攻,战绩辉煌,扩大在青海的势力范围。
十一、公元1099年闰九月,宋朝攻克青唐,并将其改名为鄯州。
此后30年,宋朝一直与吐蕃和西夏争夺青海地区控制权。
十二、面对宋朝的攻势,西夏曾在大安八年(公元1093年)6月、寿隆三年(公元1097年)6月、寿隆四年(公元1098年)6月多次请求辽国增援。
从结果上看,辽国显然没能给宋朝施加足够压力。
十三、公元1104年,辽国将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
十四、公元1124年,西夏抛弃与辽国结盟的政策,“以事辽之礼”向金国称臣。
在公元1125年辽国灭亡和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西夏就处在了金国的威胁之下。
西夏与金国的关系阴晴不定。
十五、由于李乾顺长期在位(1086-1139年),其子李仁孝也在位长久(1140-1193年在位),西夏政局得以稳定下来。
十六、1161年,西夏乘海陵王完颜亮征战南宋的机会,夺取了金国边境的若干城寨。
在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后,西夏很快将城寨归还,但在归还之时,城寨中的富商、财物、牲畜已被西夏掠夺一空;尽管如此,金世宗仍尽力与西夏保持友好关系。
世宗去世后,两国关系很快就紧张起来。
十七、1191年,因西夏人在金国边境州县随意放牧,两国发生军事冲突。
十八、李仁孝去世后,其子李纯佑即位(1193-1206年),他的继任者是李安全(1206-1211年在位)。
从李纯佑执政末年开始,西夏处于蒙古的威胁之下。
西夏的覆灭过程:一、公元1205年,铁木真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加快了蒙古诸部的统一进程。
二、公元1206年,铁木真称帝,尊号为“成吉思汗”。
三、公元1207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出征西夏,攻取了黄河沿岸的重镇兀剌海城。
这是通往中原的要道,极具战略价值。
成吉思汗在攻取这座城市之后,并没有继续攻伐,也没有马上率军离开,而是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返回蒙古。
四、公元1209年春,成吉思汗再度征讨西夏,并入侵了河西地区。
在蒙古帝国对外侵略的队伍里,首次有了非蒙古势力的加入——战败的乃蛮部的亦都护,以及主动归附的畏兀儿人,即《宋史》记载的回鹘人。
回鹘人的归附,除了是因为对党项族的仇恨,还有对西辽(其宗主国)派驻高昌的监国“骄恣用权,奢淫自奉”行径的不满。
成吉思汗正好是他们的靠山。
五、1210年,西夏入侵金国葭州(今陕西佳县)。
六、1211年,在西夏与蒙古签署城下之盟之后,西夏对金国的骚扰力度加大,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而成吉思汗也征讨金国。
在得胜回撤的路上,蒙古大军再次向西夏进军。
《蒙古秘史》记载,李安全很快就臣服了:“我们唐兀惕人愿给你做右翼效力。
”七、公元1219年,在动身征讨花剌子模之前,成吉思汗想起了李安全说过的话。
于是他派使者赶赴西夏,要求现任国主李遵顼(1211-1223年在位)出兵相助,但西夏权臣阿沙敢不竟然对使臣进行了一番讽刺并将他打发走了。
八、公元1225年冬,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凯旋而归,但他很快就出兵西夏。
九、公元1127年6月,西夏国主李睍(xiàn)出城投降被杀,西夏灭亡。
西夏历代君主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