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扣式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轮扣式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1)三、工程概况 (2)(一)工程概况 (2)(二)模板工程概况和特点 (3)(三)施工平面布置 (6)(四)施工要求 (6)四、模板设计 (7)五、施工计划 (10)(一)模板定位 (10)(二)材料计划 (10)1、钢材的选用 (10)2、木材的选用 (12)3、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12)4、材料需要计划 (13)(三)技术准备 (13)(四)中小型机械需用计划 (14)(五)劳动力计划 (14)六、模板配置和施工方法 (14)6.1材料配置 (14)6.2作业条件 (14)6.3施工方法 (15)6.3模板安装 (23)6.3.1框架柱模板 (24)6.3.2 梁、板、楼梯、阳台、施工缝、后浇带模板 (25)6.4模板拆除 (29)6.4.1框架柱模板 (29)8、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

(30)6.4.2框架柱模板 (30)6.4.3梁板模板 (30)6.5施工缝设置 (31)6.5.1施工缝留设 (31)6.5.2施工缝处理 (31)七、模板验算 (31)八、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31)九、安全文明施工 (34)十、环境保护措施 (36)十一、成品保护 (37)十二、模板的施工管理 (37)十三、监测措施 (38)十四、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 (39)十五、模板计算书 (42)(一)200×1950边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42)(二)450×900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55)(三)120MM板模板及支架验算 (69)(四)200×1950梁侧模板及支架验算 (82)(五)450×900梁侧模板及支架验算 (91)(六)350×700梁侧模板及支架验算 (99)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轮扣式脚手架构件》(DB44/T1168-2013)(12)《轮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B44/T1876-2016);(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其他相关规定(1)《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2-04626-2江正荣编著)。

(4)本公司的质量文件和程序文件。

(5)《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二、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原则1、施工条件(1)施工现场场地较小。

(2)结构施工工期紧张。

(3)本工程场地小,堆放材料较困难。

(4)面对以上工期紧,场地小,放料困难等特点,因此在编制基础模板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

2、针对以上不利因素,制定适当施工方案:(1)首先是施工的流水段划分应当合理,按混凝土后浇带划分施工流水段。

模板的配置数量应能满足施工流水要求。

(2)模板的选型、模板的设计应当合理,充分利用塔吊的机械性能,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3)各种模板必须是新品,严把产品质量关,模板质量不合格的,不许进入现场使用,重点是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和刚度。

三、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项目管理架构(二)模板工程概况和特点1、模板工程主要特点(1)难点:工期紧,场地狭窄,梁板钢筋密,砼振捣困难。

(2)重点:确保支模稳定,安全,无事故。

钢筋砼结构质量满足要求。

2、模板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5米以下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轮扣式模板支撑。

楼梯采用扣件式支撑。

墙柱截面尺寸表第 5 页,共125 页(三)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四)施工要求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第 6 页,共125 页四、模板设计第7 页,共125 页为了计算方便:边梁300×800+200×1950、300×600+200×1450等异形梁按板厚800,梁尺寸按200*1950计算序号层高(m)板立杆配架(m)梁立杆配架(m)1 3 2.4 2.12 4 2.4+0.9 2.4+0.63 4.5 2.4+1.2 2.4+0.9第8 页,共125 页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侧模支撑设计一览表第9 页,共125 页五、施工计划(一)模板定位当底板或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 控制线,以便于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墙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二)材料计划1、钢材的选用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轮扣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盘、水平杆杆端扣接头和斜杆杆端扣接头组成,如下图:4、连接盘、扣接头、插销已经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牌号为ZG230-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

5、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6、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3)钢管上严禁打孔。

7、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规定的ZG200-420、ZG 230-450、ZG 270-500和ZG 310-570号钢的要求。

8、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中的规定。

9、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10、组合钢模板及配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的规定。

2、木材的选用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4、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5、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

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6、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标准进行。

7、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4)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的规定。

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4、材料需要计划1、各类材、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

2、根据施工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

3、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

4、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

5、模板材料进场计划见表1。

号、数量进行清点。

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

(三)技术准备1、要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模板的施工工艺,按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2、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技术交底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