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需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技术等
水是果树生长的重要因子,水分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与品质,甚至还会影响果树的寿命,缩短结果年限。
1果树需水规律
1.1 果树抗旱能力按照抗旱能力和需水量不同,可将果树分为以下2类:①抗旱力强的果树如杏、石榴、枣、无花果、核桃等。
②抗旱力中等的果树如苹果、梨等。
1.2果树在各个物候期的水分的要求
通常落叶果树在春季萌芽前。
树体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发芽。
此期若水分不足,常延迟萌芽期或萌芽不整齐,影响新梢生长。
花期干旱或水分过多,常引起落花落果,降低坐果率。
新梢生长期需水量最多,对缺水反应最敏感,为需水临界期,如果水分供给不足,则削弱生长,甚至早期停止生长。
花芽分化期需水相对较少,如果水分过多则削弱分化。
此时在北方正要进入雨季,如雨季推迟,则可促使早分化,一般降雨适量时不应灌水。
果实发育期也需一定水分,但过多易引起后期落果或造成裂果,还易造成果实病害。
秋季干旱,会使果树枝条及根系提早停止生长,影响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削弱果树越冬能力。
冬季缺水常使枝干冻伤。
1.3需水量果树需要水分,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有时果树适度的缺水还能促进果树根系深扎,抑制果树的枝叶生长,减少剪枝量,并使果树尽早进入花芽分化阶段,使果树早结果,并可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及品质等。
2节水灌溉技术
2.1灌水时间果树灌水,应在果树生长未受到缺水影响以前就进行,不要等到果树已从形态上显露出缺水时才进行。
如果当果实出现皱缩、叶片发生卷曲等征状时才进行灌溉,则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确定果树适宜灌水时间,应主要根据果树在生长期内各个阶段的需水要求及当时的土壤含水量而定。
一般应抓好以下4个时期的灌水。
①花前水(又称催芽水)。
在果树发芽前后到开花前期,若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可促进新梢的生长,增大叶片面积,为丰产打下基础。
因此,在春旱地区,花前灌水能有效促进果树萌芽、开花、新梢叶片生长,以及提高坐果率。
一般可在萌芽前后进行灌水,若提前早灌效果则更好。
②花后水(又称催梢水)。
果树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是果树的需水临界期。
此时期果树的生理机能是最旺盛,若土壤水分不足,会致使幼果皱缩和脱落,并影响根的吸收功能,减缓果树生长,明显降低产量。
因此,这一时期若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溉。
一般可在落花后15天至生理落果前进行灌水。
③花芽分化水(又称成花保果水)。
就多数落叶果树而言,此时正值果实迅速
膨大及花芽大量分化期,应及时灌水。
④休眠期灌水,即冬灌。
一般在土壤结冻前进行,可起到防旱御寒作用,且有利于花芽发育,促使肥料分解,有利于果树次年春天生长。
2.2灌水次数及灌水定额果树在各个物候期内的灌水次数,主要取决于当时的降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
一般年份,上述各个灌水时期通常灌水一次即可满足果树该时期的需水要求。
除这些时期外,当果园土壤含水量降低到田间持水量的50%时,也必须及时进行灌水。
在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时,一定要保证果树的需水临界期灌溉。
一般果树的需水临界期为果实膨大期,此时灌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果树的灌水定额依果树的种类、品种和砧木特性、树龄大小以及土质、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
耐旱树种,如枣树等及砧木是水分要求较低的树种,灌水定额可以小一些。
耐旱性较差的树种,如葡萄、苹果、梨等,灌水定额则应大一些。
幼树应少灌水,结果树可多灌水。
沙地果园,宜小水多灌,盐碱地果园灌水应注意地下水位,以防止返盐、返碱。
一般成龄果树一次最适宜的灌水量,以水分完全湿润果树根系范围内的土层为宜,在采用节水灌溉方法的条件下,要达到的灌溉深度为0.4~0.5m,水源充足时可达0.8~1。
晚熟甜瓜与花芸豆间作栽培技术李愚超
甜瓜是蔓生型稀植作物,花芸豆是直立型丛状作物。
两种作物间作,不但可在时间、空间上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而且花芸豆的根瘤固氮作用,还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3年实验研究,突破了两种作物间作方式的比例配置、灌溉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瓜、豆间作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选地
1.1种植地块应远离蔬菜种植区,灌水保证率85%以上,排水通畅,≥10%活动积温2750℃,忌与豆科及葫芦科作物连作、迎茬。
以壤土、沙壤土为佳,坡降小于千分之三。
1.2土层厚度大于60cm,总盐8g/kg,碱解氮>30mg/kg,速效钾≥20mg /kg,PH=7~8.5。
2瓜、豆间作模式
2.1甜瓜保苗780~800株/667m2,收获750株/667m2以上。
计划单产2500~3000kg/667m2,商品瓜1500kg/667m2以上,中心糖13度以上。
2.2奶花芸豆保苗3200株/667m2以上,收获3000株/667m2。
计划每株平均结荚15个,每荚3.5粒,百粒重65g,产量100kg/667m2以上。
蛋白质含量>21%,脂肪含量<1.8%。
3瓜、豆栽培技术
3.1 土地准备秋翻或春翻。
翻前撒施厩肥2t/667m2,耙碎整平。
在设定瓜沟中心两侧60~70cm处各开两个施肥沟,深宽各30cm。
把磷酸二铵20kg/667m2、尿素15kg/667m2、硫酸钾5kg/667m2混匀施于沟内。
然后用机械开瓜沟,上宽1m,深40cm,瓜床宽4m。
瓜沟两侧铺膜,耙碎整平。
3.2铺膜用宽70cm地膜平铺瓜床两侧。
要求平整、两边压实,采光面不少于40cm。
3.3播前灌水播前沟灌,灌水定额60m3/667m2,水位线距床面10cm 左右。
3.4种子准备播前对瓜、豆种子进行处理,分别用200倍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浸泡2小时,后用清水漂洗3次沥干即可。
3.5甜瓜播种甜瓜沿地膜中心线播种。
株距40cm,播深3~4em,播量80~120g/667m2。
3.6花芸豆播种花芸豆沿地膜瓜垄压土带内侧(瓜沟沟肩)膜上播两行,株距20cm。
3.7追肥甜瓜雄花开花前追肥,花芸豆始花期追施尿素15kg/667m2,磷酸二铵5kg/667m2。
3.8浇水播后40天浇第1水,以后每隔10天浇水1次。
灌水定额以50~60m3/667m2为宜。
甜瓜采收前10天停止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