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园林史

古典园林史

一、名词解释1、天人合一: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于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

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想通相类和统一;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天人感应说2、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山水花木建筑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3、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成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4、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5、文人园林:是士流远离园林之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者,不仅是文人经营或所有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思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6、士流园林:满足官僚士大夫贵族所造的园林借助园居的生活满足入世者避世的愿望在显达和穷通之间的缓冲作用,启到了娱乐享受的作用7、无心画: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相互渗透用漏窗透为景。

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他把内墙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其入画。

8、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是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9、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是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

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10、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和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11、意境:通过某景象来表达园主的思想。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客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10、曲水流觞: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逸少诗云:"羽觞随波泛"。

11、隐逸: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

12、计成:明代《园冶》作者13、规则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

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

园地划分时多采用几何形体,其园线、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花坛多采取几何形体;植物配置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

14、台地园:台地园为欧式园林重要分类,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为现存古园林四大体系之一。

庭院多建于丘陵上,园地是逐级升高的台地。

15、枯山水:日本园林追求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造园手法,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沙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16、寺观园林: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17.花石纲: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把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进行编组,一组谓之纲二、填空、选择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台、园囿2、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

3、《绛守居园池》属于衙署园林4、唐长安三大内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5、在英国邱园院内建有中国式塔,是钱伯斯引进的。

美蒂奇庄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园林。

6、奥姆斯特德是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他与建筑师C.沃克斯合作,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7、按照园林的选址和开发方式不同,园林可分为自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

8、清代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园中园是颐和园的谐趣园,它是江南无锡寄畅园为蓝本。

9、兰亭是公共园林。

10、颐和园的构图中心是佛香阁。

11、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是以寺观园林的出现为标本。

12、《园冶》的作者是明代计成。

《作庭记》的作者是橘俊岗。

三大。

13、布朗是英国自然风景园设计师。

14、从秦代时期开始,一池三山,中国园林有了求仙的功能。

15、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

16、中国园林选石讲究:痩、漏、皱、透。

17、苏州四大名园: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

岭南四大园林:梁园、可园、清晖园、余荫山房。

中国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18、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入江南造园艺术的皇家园林:畅春园。

19、真正使勒诺特尔出名的庭院是维贡特府邸花园。

王之造园师造园师之王勒诺特尔20、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座仙山的皇家园林:西汉建章宫21、寺观园林出现于魏晋南北朝。

22、文艺复兴初期的园林特点23、文人园林的特点:天然、简远、疏朗、雅致。

24、北宋时期的离宫别苑,琼林苑是以植物为主。

25、法国17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是勒诺特尔,代表作是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26、独乐园是宋代司马光的游憩园。

27、中国从秦朝时期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28、避暑山庄的湖泊区构图中心:金山亭29、私家园林分为:宅院、游憩园30、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31、李格非洛阳名园记32、唐代两座著名别墅园辋川别业庐山草堂33、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石崇金谷园文惠太子玄圃谢灵运山庄湘东苑四、论述题1,英国风景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英国园林和中国园林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但前者是理性的,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审美感情则蕴含于被再现的物象的总体之中;而后者为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英国园林创作,原原本本的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的整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中国园林的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

也即英国园林是在“自然”中体现自然;而中国园林则是在“人工”中体现自然英国风景园中国古典园建筑建筑在园中退避三舍建筑与自然渗透融揉。

植物再现自然之物的原本美欣赏植物的本身美,并在一定程度上拟人化布局原汁原味模仿自然,本与自然,高于自然虽本于自然但并未高于自然外师造化,内法心源2.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中国园林从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全盛期。

成熟期、共经历了5个阶段。

其历史文化背景各有差异。

(1)萌芽期:中国园林萌芽于殷周时期,春秋时期神话内容较为丰富,对园林影响较大。

模拟东海仙境成为后世帝王园囿的主要内容。

(2)形成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建的宫室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

苑中养百兽,有一池三山形式(3)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转折发展时期。

是历史动乱大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重大变化时期。

形成了自然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

开始兴建佛寺(4)全盛期中国园林在隋唐达到了全盛,主要有唐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园,唐代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5)成熟期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高潮,北方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南方出现了私家园林。

3.世界园林发展阶段按时间划分(1)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园林特点园林仅仅是萌芽阶段,还没有出现园林,只是在房前屋后出现了“果,木,蔬,圃”的园林萌芽(2)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特点:园林由私人向公共转化,范围也扩大。

由封闭向开放型转化;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3)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特点:园林由私人向公共转化,范围也扩大,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4)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特点:园林区域大大扩展,成为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学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3.清代皇家园林的艺术成就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皇家园林的建设规模和艺术造诣都达到了后期历史上的高峰境地。

精湛的造园技艺结合于宏大的园林规模,使皇家气派得以更充分地凸显出来,因此,乾隆嘉庆时期皇家造园艺术的精华差不多都集中于大型园林,尤其是大型的离宫御苑。

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4.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5.具体仿建名园1、现代中国园林如何发展、如何继承与创新就中国当前园林建设的情况而言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乃是必由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而新不仅是技术和材料的新,重要的还在于园林观,造园思想的全面更新。

园林的现代化启蒙完成之时,也就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国园林体系确立之日。

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真正做到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融会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发扬光大,并对今后多极化世界的多元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五.简述题:1.简述《园冶》的内容组成主要内容是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2.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裁剪,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建筑力求与山水花木三造景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三.诗话的情趣诗情不仅在于把前人的诗中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现象浮现出来或运用楹联匾额等文学手段对园景直接点题,还在于借助文学艺术的章法。

四.意境的蕴涵借助人工叠山理水把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预先设定一个主题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将其表现出来。

并非预先设定一个物竟,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有的意境特征做出文字点题。

简述意大利台地式园林风格特征1)文艺复兴初期多流行美蒂奇园林,选址比较注重丘陵地和周围环境,要求远眺,俯瞰等借景条件。

2)文艺复兴中期多流行台地园林。

3)文艺复兴后期主要流行巴洛克式园林。

3.神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1)产生于战国末期,盛行于秦,汉。

2)战国末期正当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新旧制度转轨时期,神仙思想的产生主要即由于这个动荡时代的苦闷感,人们欲逃避自己所不满意的现实,便幻想成为“吸风饮露,游于四海之外”的超人,从而得到解脱。

3)方士们宣扬神仙不仅是一种不受现实约束的“超人”飘忽于太空,栖息于高山,而且还虚构出种种神仙思想。

4)神仙思想乃是原始的神灵,自然崇拜与道家的老庄说融揉混杂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