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邓思远指导教师:刘晓燕摘要:酒店的空间布局是衡量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酒店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今社会,酒店业的规模扩张,整体结构和空间分布状况逐渐不合理,不利于酒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着重分析了当前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一条长沙市星级酒店选址的科学思路,对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建议,促进长沙在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星级酒店;空间分布;选址;长沙Abstra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tel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at mean while,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factor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Nowadays, the uncontrollable scale expansion of star-hotels will leads to the unreasonable overall struc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Which is not conductive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otel-industry. Adopt Arc GIS space analysis tool, this paper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factor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r-hotels in Changsha city, taking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To find a sciential method of address selecting of star-hotel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te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wo-oriented society of resource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Key words:Star-hotels; spatial distribution; location selecting; Changsha1.引言星级饭店集住宿、餐饮、购物、健身、娱乐、商务活动等众多功能于一体[1],酒店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潜力的有力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酒店业在发展模式和内部经营管理上都借鉴了外国经验,为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后发优势[2]。
然而,国内的酒店规模结构呈现不健康的发展态势,对酒店业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国外相关理论第 1 页共11 页研究较早,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理论,廖时提出零售业区位论,Jones K提出交通区位是影响商业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游憩活动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理论和零售业区位论相结合,开始研究酒店空间布局。
沃尔注意到饭店往往向商业区或者交通高度发达的机场附近集中[5]。
大卫和凯恩提出高星级宾馆多位于市中心,而商务型、经济型酒店则分布于边缘地区和城市外环地带[6]。
国内学者不仅从宏观角度考虑城市酒店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从宏观角度考虑特征、等级、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外部发展条件,也从个别城市的实际出发,从商业网点分布、土地利用、地价、设施集聚、交通运输条件、市场和吸引物的角度分析酒店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7、8]。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沙市的高速发展带动酒店业迅速发展起来,然而长沙星级酒店的等级结构、规模档次、空间分布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3]。
探讨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国内外对于酒店的空间分布布局的研究非常薄弱,该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弥补了该薄弱领域的空白。
其次,对于酒店的空间布局的研究仍旧停留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上,对于中西部城市意义不大,本篇论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本篇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2.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长沙市现辖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和芙蓉、天心、雨花、岳麓、开福五个城区,以及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各区域受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交通通达性、地价、商业集聚程度和吸引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星级酒店的发展速度不同,规模上呈现较大差异。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长沙市各城区三、四、五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状况(见表2-1本文定义五星级酒店为高档星级酒店,三、四星级酒店为中档星级酒店)。
改革开放初期,长沙市星级酒店总数不超过十家,截止到2010年止,星级酒店总数增长到12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宁乡县的长沙通程温泉大酒店为五星级),四星级酒店54家,三星级酒店47家(见图2-1)。
长沙市各星级酒店数量的比例是1:2.45:2.1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星级酒店规模1:4:5的金字塔结构出现较大差距,说明长沙市的高星级酒店发展过快,中档酒店发展不足的现象严重。
第 2 页共11 页表2-1 长沙市各城区星级酒店数Tab.2-1 the total number of Star Hotel in different area of Changsha 区划星级饭店总数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芙蓉区43 6 20 17岳麓区10 2 4 4开福区15 5 8 2天心区16 3 6 7雨花区34 3 14 17 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4 2 2 0图2-1 长沙市星级酒店等级规模结构图Fig.2-1 the rating scale chart of Changsha Star Hotel2.1 星级酒店分布在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长沙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从整体上呈现不均衡发展趋势(见图2-2),星级酒店主要集中在芙蓉区和雨花区两个城区,其中芙蓉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达43家,占长沙市星级酒店总数的34.9%,雨花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达34家,占总数的27.6%,两城区的星级酒店占长沙市星级酒店总数的62.5%。
星级酒店主要集中在火车站、五一广场和东塘等交通便利、贸易往来频繁的商圈附近。
主要是由于星级酒店服务于城市中心或者商务区等人流密集区域才能达到相应的门槛人口,城市中心和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于消费者得日常需求。
第 3 页共11 页2.2 星级酒店沿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交通条件是星级酒店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便利的交通条件提高入住星级酒店的客人的可达性。
城市交通干线附近是酒店选址的最佳区位,长沙市城区的交通干道南北方向主要有芙蓉路、韶山路、车站路,东西方向主要有劳动路、解放路、八一路、五一路、枫林路。
如表2-2所示,长沙市的主要交通干道附近分布的星级酒店数为70家,占星级酒店总数的57.4%,其中以芙蓉路和韶山路居最多,分别为21家和12家。
2.3 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组团式结构市区内不同星级的酒店呈现出各自的分布特征,长沙市的星级酒店主要分布在中心商务区、市中心、火车站、贺龙体育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见图2-3, A代表火车站星级酒店集中区,B代表贺龙体育场星级酒店集中区,C代表东塘星级酒店集中区)。
例如高星级酒店中,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长沙高原红大酒店、湖南湘泉大酒店等均位于市中心,长沙华天大酒店和湖南湘泉大酒店距离火车站仅一路之遥,宾客出行十分方便。
主要星级酒店分布于长沙市的中心商务区,例如湘泉大酒店、神农大酒店,火车站附近的紫东阁天大酒店,此类区域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
图2-2 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图Fig.2-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sha Star Hotel第 4 页共11 页表2-2 长沙市城区各交通要道星级酒店分布数量Tab.2-2 the total number of Star Hotel on all main roads in Changsha交通道路数量(家)交通道路数量(家)五一路 5 韶山路12八一路 6 劳动路7芙蓉路21 解放路 2万家丽路 4 车站路 2枫林路 3 迎宾路 3人民路 5 市区其他道路522.4 星级酒店类型与所在区域职能相一致长沙市城区包括岳麓区、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开福区以及新建成的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城区的受区域受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交通通达性、地价、商业集聚程度和吸引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职能有较大差异,例如岳麓区,其行政职能为文教区,坐落于长沙市河西,毗邻湘江,拥有岳麓山的秀美风光,自然风光宜人,许多知名高校坐落于此,因此该城区的星级酒店也较集中的分布于岳麓山脚下,而酒店的类型不同于市中心的商务型酒店,此地区休闲度假型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居多,例如枫林宾馆就是其中的一家。
图2-3 星级酒店集中分布区Tab.2-3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Star Hotel第 5 页共11 页3.长沙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总体趋势3.1 长沙市星级酒店整体上由中心向外围逐步扩散长沙市各城区星级酒店在整体上增长迅速(见表3-1),从2006年的75家增长到2010年的122家(宁乡县的通程温泉大酒店不包括在长沙市城区内),增长幅度达到62.7%。
长沙市的星级酒店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逐步扩散的趋势,这是由于星级酒店过度在城市中心集中,酒店运营成本过大,使得市中心环境逐步恶化,一些酒店逐步迁出商业密集区,交通方式的改善,吸引酒店运营者在城郊建立酒店。
表3-1 2006-2010长沙市各城区星级酒店数量增长对比表Tab.3-1 the compared data of Star Hotel in different area of Changsha区划2006年星级饭店数2010年星级饭店数增长百分比芙蓉区26 43 65.4%开福区8 15 87.5%雨花区22 34 54.5%天心区13 16 23.1%岳麓区 6 10 66.7% 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0 4 400%3.2 城市地铁的修建使城市星级酒店沿交通干线分布趋势更加明显长沙预计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地铁线路(见图3-1),地铁的修建将引起城市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新一轮改变,地铁沿线的地价将受区位的变化产生新一轮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