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课件(2019年最新)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课件(2019年最新)


张贴当心触 电警示标示
组报告,并立即组织救治
丙烷 漏气 燃烧
火灾 、爆 炸
加强专 三级 项安全
教育
穿戴好劳 保用品, 安全帽、 劳保鞋、 口罩、防 护眼镜等
定期验漏,检查气瓶 是否设放倒措施、压 力表、回火阀等是否 安全可靠、与明火是 否达到安全距离
1.现场处置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应立即联系各
应急处置部门及时赶到火灾地点采取措施。
风险 评价
风险管控措施
危险源描述
管控措施
序 号
名 称
类型
危险 因素
可能 导致 的伤 害
危险 源等 级

培训教 育
个体防护
物 工程技术
管理 应急处置
行政管理
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 1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
数 控
吊物 坠落 、吊 物横

起重 伤害 :
砸伤 人
撞伤 人
加强行
二级
车操作 专项安
全教育
行政管理
穿戴好劳保
矫正机 滚轴处
机械伤 害,挤

三级
加强专项 安全教育
用品,安全 帽、劳保鞋 、口罩、防
/
护眼镜等
1停止作业,报告责任人 2前往医院救治
张贴“小心 挤手”
机械 矫正
设备 设施
起重机 及构件 脱落
物体打 击
二级
加强专项 安全教育
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 、保养,包括限位、限重 穿戴好劳保 器、钢丝绳、吊钩防脱钩 用品,安全 等,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帽、劳保鞋 ,定期进行校验 、口罩、防 护眼镜等
高处 坠落
加强专 四级 项安全
教育
穿戴好劳保用 品,安全帽、 劳保鞋、口罩 、防护眼镜等
物 工程技术
设护栏
风险管控措施 管控措施
管理
应急处置
1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告负责人 2根据伤势情况送医院或打120救治
行政管理
张贴当心坠 落警示标识
人在
埋弧
焊机
作业 活动
栅栏 作业
易碰 伤、 绊倒
加强专 四级 项安全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培训
主讲人: 二0一九年九月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双重预防体系管控分类 管控分类
风险分级管控 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
管控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
二、基本概念
隐患的概念
隐患 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张贴行车操 作安全操作 规程及相应 警示标示, 执行行车十 不吊
相应的应急预案
3
埋弧 设备 电气 焊 设施 设施
漏电
触电
加强专 三级 项安全
教育
穿戴好劳 保用品, 安全帽、 定期检查,设漏电保 劳保鞋、 护器,设保护接地 口罩、防 护眼镜等
1发现人员触电后应大声呼喊寻求帮助,迅
速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向现场负 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现场处置小
物的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核心”模型
最常见的事故隐患(共22种)
1.人的不安全行为(11类) 2.物的不安全状态(4类 ) 3.管理上的缺陷 (7类 )
1.人的不安全行为
• 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 •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3、使用不安全设备。 •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 5、物体存放不当。 •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7、攀、坐不安全位置。 • 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 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 • 10、不安全装束。 • 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事故 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 隐患 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 因素
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 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因素
(1)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 电焊机械、配电箱、压力容器等。
尘器收集
2 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
1伤眼后停止作业,报告责任人 2前往医院救治
张贴电焊烟 尘职业卫生 警示标识
张贴"当心弧 光"
矫正岗位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登记
风险 评价
危险源描述
序号 名称
类型
危险因 素
可能导 危险源

致的伤 等级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物 工程技术
风险管控措施 管控措施
管理 应急处置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 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 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戴绝缘手 套
定期检查,设漏电保护 器,设保护接地
速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向现场负 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现场处置小
张贴当心触 电警示标示
组报告,并立即组织救治
丙烷 漏气 燃烧
火灾 、爆 炸
三级
可燃气 体使用 专项安 全教育
1.现场处置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应立即联系各
穿戴好劳 定期验漏,检查气瓶是 应急处置部门及时赶到火灾地点采取措施。
进行检查、保养 ,包括限位、限 重器、钢丝绳、 吊钩防脱钩等, 并做好维修保养 记录,定期进行 校验
向周围人员呼救,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同 时上报车间、厂值班人员。 2、厂值班人员接警后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 方案,迅速通知其他应急小组成员赶赴现场 。 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公 司调度人员汇报。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启动
2.物的不安全状态
• 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 •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3.管理上的缺陷
• 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 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 3、劳动组织不合理。 •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行政管理
起重 机及 构件 脱落
加强行
物体 打击
二级
车操作 专项安
全教育
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检 1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向
穿戴好劳 保用品, 安全帽、 劳保鞋等
查、保养,包括限位、 周围人员呼救,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同时
限重器、钢丝绳、吊钩 上报车间、厂值班人员。
防脱钩等,并做好维修 2、厂值班人员接警后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
,或者不健全。 • 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 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
第二种分类法:
参照GB644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可将事故分为20 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
穿戴好劳 保用品, 安全帽、 劳保鞋等
检查、保养,包括限 位、限重器、钢丝绳 、吊钩防脱钩等,并 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定期进行校验
向周围人员呼救,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同时上报车间、厂值班人员。 2、厂值班人员接警后应立即启动现场处 置方案,迅速通知其他应急小组成员赶 赴现场。 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 公司调度人员汇报。由公司根据实际情
1发生事故后,起重司机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应
向周围人员呼救,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同时上报
保养记录,定期进行校 方案,迅速通知其他应急小组成员赶赴现场


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公
司调度人员汇报。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启动
张贴行车操 作安全操作 规程及相应 警示标示, 执行行车十 不吊
相应的应急预案
1
数控 切割 下料
设备 设施
电气 设施
漏电
触电 三级
安全用 电专项 安全教 育
1发现人员触电后应大声呼喊寻求帮助,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 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 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 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 灾引起的烧伤。
(7)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三、各岗位的风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三、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下料岗位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登记
风险 评价
风险管控措施
危险源描述
管控措施
序号 名称 类型 危险 因素
可能 导致 的伤 害
危险 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