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分析预测
2019-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一、2019年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超过6GW,达到创纪录的6.1GW,占全年风电新增装机的10%。
总容量达到29GW。
2019年的安装量比2018年增加了35.5%,安装了4.5GW。
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2.3GW,创下新纪录(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为 1.98GW)。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最大的国家,英国位居第二,2019年新增1.8GW。
德国位列第三,2019年新增装机1.1GW。
图表2015-2019年全球各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GWEC
截至2019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为29.1GW,英国以9723MW的累计容量排名第一,德国7493MW位居第二,中国6838MW名列第三(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为5.93GW)。
图表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国家分布
数据来源:GWEC
二、2020年
WFO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统计显示,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上半年海上风电投产容量仍然超过250万千瓦,达到了2.535GW。
上半年共有来自英国、中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和美国的10座风场的海上风机投产。
投产风场的平均规模为254MW,而2019年全年投产的海上风场规模为325MW。
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从累计数据来看,全球海风装机总量接近30GW(29.839GW),有总计157座海上风场投产,其中105座位于欧洲,50座分布在亚洲,2座来自美国。
2019-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一、2019年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2018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36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65.5万千瓦,同比增长42.7%;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4.5万千瓦。
《2019全球风能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395MW,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6838MW。
2019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98万千瓦,到2019年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593万千瓦。
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总装机量约为2.4GW,其中已并网1.98GW。
中国仍然是海上风电新装机容量的领跑者,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2.3GW,为2.395GW。
在亚洲,中国台湾以120MW的新增装机容量排在第六位,日本以3MW的新增装机容量排在第八位。
到2028年,中国的风力发电预计将达到约1000TWh,太阳能发电将超过700TWh。
也就是说,到2028年,技术升级将推动中国风力发电增量达到700TWh。
图表2013-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
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二、2020年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截止2020年6月底,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6万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699万千瓦。
2020年中国风电利用现状分析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截止2020年6月底,风电发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123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是云南(1736小时)、四川(1488小时)和广西(1414小时)。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相比较2019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2020年上半年有15个省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下降区间在4小时和354小时之间,平均下降96个小时。
下降最严重的省份是西藏(354小时)。
另外,浙江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和2019年持平。
图表2020年风电并网运行统计数据
省(区、市)累计并网容量发电量利用小时数
全国21675 2379 1123
北京19 2.0 1082
天津61 6.6 1102
河北1665 191.0 1158
山西1314 128.8 998
内蒙古3033 360.4 1232
辽宁856 107.7 1278
吉林557 66.7 1196
黑龙江616 68.6 1120
上海81 9.8 1185
江苏1110 126.7 1188
浙江173 16.2 983
安徽287 30.0 1050
注:1.容量单位:万千瓦;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中电联(截止2020年6月底)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潜力超过3500GW,且靠近东南部电力负荷中心区域,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相关规划待研究落实,有关政策与管理机制尚待研究完善。
如何实现平价上网是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核心。
海上风电拥有以下优势:1、距离人的居住区较远,不易出现噪声及景观等环境问题,建设时也不存在道路限制;2、设置区域广,可选择风况较好区域,容量系数更高的机位点;3、可靠近电力负荷中心,相关基础设施成本更小;4、海上风电属于技术密集以及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发展海上风电可培育扶持当地新兴产业、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
比较我国与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规模和成本要素,我国海上风电在十四五期间平价是必然结果。
在2010年欧洲国家的海上风电度电补贴均远高于中国,经过10年的规模化发展,新项目电价自2017年以来就接近平价,2019年英国新项目中标电价甚至低至0.35元/千瓦时。
我国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经高于欧洲新中标项目,虽然平均造价低于欧洲20%左右,但容量系数也显著低于欧洲市场。
未来我国海上风电降本路径可通过提升容量系数和继续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两个维度同步推进。
考虑海上风电的降本潜力和产业带动效应,地方出台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将成为确定性事件。
我国东部沿海资源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补贴海上风电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提高能源安全系数。
广东阳江、汕尾、江苏南通等地相继引进多家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企业和大型电力央企投资本地,联手打造集研发、试验、制造和开发于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争取早日实现平价并具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