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C.直接动机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B.目的性加强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再认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D.愉快与不愉快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B.亲社会行为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像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C.注意的稳定性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A.简单发音阶段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D.坚持性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C.口头语言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C.发展的不均衡性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C.惯常的行为方式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D.0-6岁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C.学习准备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的观点。
B.认知结构迁移说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
这就是()。
B.接受学习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D.道德品质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C.慎思型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C.水平迁移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个单元的信息。
A.7 212.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
B.自我意识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A.教育的独立性B.教育的主动性C.教育的可控性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学习的内驱力C.诱因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B.试误学习C.顿悟学习D.模仿学习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A.练习律C.效果律D.准备律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编码。
B.听党C.视觉7.情绪的功能为()。
A.信号交际B.动机C.适应D.塑造个性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A.教师B.学生C.课程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C.具体技术和手段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B.定量研究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B.整合趋势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B.国民性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B.角色冲突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D.做力所能及的事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 B.首因效应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B.社会距离尺度法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B.声调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D.法国学者塔尔德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D.有限效力论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A.匿名理论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D.普列汉诺夫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C.从众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B.社会认知C.社会动机E.社会态度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B.磨尖C.同化D.削平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B.临时人群C.常规人群E.表意人群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合作者C.共同的目标E.行为配合25.身势语主要有( )A.手势B.体态E.触摸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C.时蓉华D.吴江霖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A.社会学C.心理学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D.自我辩解E.改变策略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A.情感B.认知E.意向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A.理论脱离现实B.实验室的局限E.社会期望过高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这几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2、20世纪60的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
A、心理模拟法3、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4、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A、流畅性B、变通性D、独创性5、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A、指导模式B、治疗模式C、发展模式D、社会影响模式6、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几个阶段。
B、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D、关注学生7、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提出。
B、班杜拉8、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几个阶段。
B、依从C、认同D、内化9、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A、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0、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请求B、拒绝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11、问题解决的特点有()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12、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几类。
B、知识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13、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B、心理冲突C、特殊的人格特征14、关于反思的方法,属于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有()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15、()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16、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7、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A、正常儿童18、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
这种同化模式属于()B、下位学习1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命题网络20、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的有()C、展开性D、客观性21、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22、相同要素说是由()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B、伍德沃斯23、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
高峰发病年龄为()。
C、8---10岁24、()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D、儿童强迫行为25、全身松弛训练中“紧张——松驰”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由()创立。
C、雅各布松26、俄国教育家()于1867年—1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A、乌申斯基2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A、环境B、智力C、个性28、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一般包括()。
B、名称C、内涵D、外延29、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几个基本环节。
A、审题C、联想D、课题类化30、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B、逐渐分化C、整合协调D、先行组织者二、填空题(15分)1、(类比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2、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3、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4、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这是基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是高级目标。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具体)迁移。
6、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形式训练说(或官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