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集团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万科集团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33号吴颖10财务管理(1)班万科集团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一、公司简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设在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营业收入507.1亿元,净利润72.8亿元。

这意味着,万科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地产公司。

这个数字,是一个让同行眼红,让外行震惊的数字,相当于美国四大住宅公司高峰时的总和。

二、公司所在基本面分析1、行业经济地位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明确二者的关系,是对房地产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

本章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着重分析房地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和条件,进而研究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总体上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A、房地产业属于基础性产业。

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房地产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兼有基础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房地产业开发的住宅,是人们满足居住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安居才能乐业,它所提供的是基础性的物质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开发的厂房、商铺、办公用房等,又是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重要生产资料,属于社会生产基础性的物质要素。

房地产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贯穿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房地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

B、房地产业又是先导性产业。

房地产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以及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条件,房地产经济运行与国民经济中的所有产业和部门都密切相关。

在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中,都必须率先从房地产开发开始,以此为先导。

例如,城市开发必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房屋的建造;建设工厂必先建筑厂房;开办商店必先建造商铺;筹建学校必先建造校舍等等。

由此,房地产业也就成了先导性产业。

C、房地产业还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

由于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目前的中国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具有支柱产业的显著特征。

2、产业政策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制约和带动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这里所说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指总水平,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各国的人口等因素的不同,所以能真实反映这种总水平的应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的富裕程度。

例如,中国现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达到1000美元,列在100位之后,仍属低收入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意味着社会总体投资水平和人们的消费水平高,带动房地产投资和住房消费水平相应也比较高。

所以,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房地产业也比较发达,成熟度相应也高,反之,则相反。

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业比较成熟,而中国整体上发展水平低,房地产业的成熟度也显得较低。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它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反映在房地产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上。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意味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率高,带动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反之,则相反。

现今的发达国经济总量大,但增长速度低,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应较慢;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不大,但经济增长速度快,相应房地产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在一定时期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所以,在考察国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因素时,要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

B、产业结构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体系中,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一国一定时期产业结构的状况,对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起着制约或带动作用。

产业结构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主要是重化工业等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三产业上升到主导地位。

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也得到大发展,成长为支柱产业。

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正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并且已经成长为支柱产业之一。

可见,产业结构的演变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制约和带动作用。

C、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投资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一国的投资水平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

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投资总量的增加和投资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

社会投资总量是指全社会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投资的总和。

一般来说投资总量与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当社会投资总量增加时在房地产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也随之同比例增加,房地产投资规模也同时扩大,在这里房地产业的发展很明显地受到社会总投资增长情况的制约和带动。

投资的部门结构,是指社会总投资中各部门投资额所占的比例和构成。

由于房地产投资是社会总投资中的构成部分,即使投资总额不变,其所占份额的变化,也会引起房地产投资规模的扩大或缩小。

当房地产投资额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上升时,房地产投资规模随之扩大;反之,当房地产投资所占比例缩小时,房地产投资规模也随之缩小。

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社会投资总额的限制,而且还受到投资结构的制约和带动。

在中国,房地产投资被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范畴。

1990年以来,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因而,不仅房地产投资的总量相当大,而且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也上升很快。

2003年全国完成房地产投资额已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为20%左右,部分大城市高达30%~40%。

因而引起理论界和高层领导的关注。

理论上的难点在于究竟如何量化?在实际运行中很难确定一个数量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在中国处于和平崛起的时期,且经历房地产业长期萎缩期之后,一定阶段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是必然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其合理性。

衡量其合理程度的标准主要是市场需求和投资品的供给。

从近几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状况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增速有其合理性一面;但从投资品的供给看,能源、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以及运输能力全面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大,又反映出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速过快,存在着局部过热现象。

为此,2004年上半年中央加强宏观调控,重点是控制固定投资规模,采取紧缩银行贷款、整顿开发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等措施,使过高的投资增长率得到控制,短期内对房地产投资有抑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

D、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社会消费水平取决于一国国民收入的总量和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达,国民收入的总量大,相应消费水平也高;而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积累率下降,能够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反之,积累率上升,能够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则消费水平下降。

归根到底,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实质上也是国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社会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考察。

一是社会消费总量,即全社会用于消费的总额。

统计学上的消费水平是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的,个人的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通过市场消费需求反映出来的。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多,消费水平越高,房地产商品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对越大;反之,则相反。

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二是社会消费结构,即各类消费品在消费总量中的构成。

在统计上主要以家庭消费结构来衡量的,即在家庭总支出中各类消费品支出所占的比例和构成。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的。

按恩格尔定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食品消费支出部分绝对量也会增加,但相对量即占家庭总消费支出量的比重会下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而用于住房等价值量大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比重则会不断上升。

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使住房消费需求扩大,从而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出现一个高峰期。

中国目前的恩格尔系数已从90年代初的50%左右下降到40%以下,正是住宅业及房地产业大发展的时机,当前全国城市房地产业的繁荣印证了这一点。

E、信贷规模和利率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金融信贷的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消费信贷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双重支持。

而一定时期社会信贷总规模是有一定限制的,同时信贷额在社会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布又取决于产业收益率、产业结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由于房地产信贷受到社会信贷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限制,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

如果房地产信贷规模扩大,促进房地产开发和消费,带动房地产业发展;而如果房地产信贷规模缩小,则会压缩房地产开发和消费,抑制房地产业的发展。

所以,金融信贷是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

利率既是调节信贷规模的重要杠杆,也是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通过利息成本的高低发生作用的。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利率越高,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成本越大,利润空间越小,便会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供给量;反之,则相反。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越高,居民购房的成本支出越大,承受能力越低,便会抑制住房消费,反之,则相反。

可见,长期利率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998年以来,银行连续8次降息,使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都比较低,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高度的依存性,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链的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投资规模、产业结构、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需求、经济体制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等。

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房地产业只能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约束条件下,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如果脱离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房地产业孤军突进,会因失去坚实的基础而跌落下来;但如果房地产业过于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会拖经济增长的后腿。

为避免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在实践中应正确把握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适应度。

三、公司基本面分析1、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