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之二——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之二——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之二——人物形象(教案)
一、直接考点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试卷中对人物形象的考察主要有如下几种题型:
.简要概括或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例:年全国卷《保护人》:小说中的玛兰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年辽宁卷《洗澡》: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或写作技巧刻画人物形象。

(、点有时会合在一起来考)
例:年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年《魔盒》: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字)
.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例:年浙江卷《乌》: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
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年江苏卷《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二、解题训练及思路归纳
(一)简要概括或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例: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的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ǐ)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


例:
任何违犯、偏离、背弃所谓规章的行为,虽说跟他毫不相干,也总让他忧心忡忡。

比如说有个同事做祷告时迟到了,或者听说中学生调皮捣乱了,或者有人看到女学监很晚还和军官在一起,他就会非常激动,总是说:但愿不要惹出什么事端。

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顾虑重重、疑神疑鬼的作风和一套纯粹套子式的论调,把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

他说什么某某男子中学、女子中学的年轻人行为不轨,教室里乱哄哄的──唉,千万别传到当局那里,哎呀,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
练习:
思路归纳: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
解。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 如何回答人物形象的特点?
如:.别里科夫是一个。

终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胆小、懦弱、保守、顽固的旧制度的维护者形象。

.翠翠是一个。

在边城长大的聪明伶俐、天真活泼、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

答题模式归纳:特征(外在、内在)身份地位
(二)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或写作技巧刻画人物形象?
.判断具体的描写或写作技巧
例: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眼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
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感觉。

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
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小狗包弟》)
.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

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千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

总而言之,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使他可以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的影响。

现实生活令他懊丧、害怕,弄得他终日惶惶不安。

也许是为自己的胆怯、为自己对现实的厌恶辩护吧,他总是赞扬过去,赞扬不曾有过的东西。

就连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实际上也相当于他的套鞋和雨伞,
他可以躲在里面逃避现实。

(《装在套子里的人》)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红楼梦》
答题知识补充:
()通过具体的描写刻画人物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或环境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
作用:
①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一定的表现技巧来突出刻画人物
对比:通过对比,突出的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衬托(正衬与反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区别的事物作陪衬,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夸张:通过夸张地描写……突出了……的特点。

.具体分析描写发方法或技巧
例:这段文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

“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守财奴》)
答案示例:本段文字运用语言描写,抓住“这交易划得来”等语句,生动地刻画了葛朗台嗜钱如命、贪婪的特点。

(三)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例:《祝福》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参考示例: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用“我”(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借我来写“我”“鲁镇”“祥林嫂”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表现了礼教的残酷,看客的残忍与麻木,我对故乡的隔膜和对祥林嫂的同情,也表现了我的软弱与逃避,使主题更充分。

技巧归纳:内容、形式
.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线索人物)
.人物(展现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衬托、对比)→情节(人物性格决定并推动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三、典型例题
三号床的那个男人
朱砂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号床的那个男人。

男人姓苏,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

男人是本市菜农,城市扩建后被征了地,用补偿款开了一家沙石料厂,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暴发户。

男人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天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真想不通他怎么就那么爱吃肉。

而且,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他便当仁不让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与号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