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管理规章制度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库房管理规章制度一、物资的入库与验收1、原材料入库。
外购原材料到货后,库房管理员应按供应人员填写的《采购入库清单》仔细核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核对无误后入库。
2、产成品入库。
经品质部验收合格并填写《检验移交单》后入库。
3、对需要质量验收的原材料,入库时先标识待验品,按规定及时通知品质部进行验收,经认定合格的原材料放入指定合格品区域。
判定不合格则需隔离堆放,并标识“不合格品”标识。
4、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数量、规格型号、颜色、质量及单据等不符合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查清、解决问题,必要时通告对方。
5、对临时寄存在库房的货品,必要时划出区域,隔离存放,做好“待处理品”标识。
6、对退货产品的处理应按《退货清单》进行清点和出入帐,并查明退货原因。
对退货属返修产品,需报生产部与供应部,由生产开具《返修产品领料单》进行返修;对退货属报废产品由品质部验收签字后入废品库,并报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报耗。
7、对于不合格品、生产过程中合理消耗产生的废品需入废品库,经品质部和生产相关责任人签字后方可入库。
废品库需明确划分。
8、入库物资的堆放必须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
9、入库物资应及时入库。
二、原材料的出库与发放?1、凡属产品配套原料,由生产部出具生产通知单和生产领料清单。
由仓库保管员进行分解消化,车间专人来领取原材料,严格按《生产领料清单》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发放。
2、用于生产过程中造成报废或损失而需进行补料,则需由生产部开出《补料单》后方可发放。
3、非生产所用的物资发放,需严格审批手续、必要时需务副总经理批准,凭《领料单》发放。
4、物资(包括成品)的发放力求先进先出,具体按仓库物资先进先出执行规范进行操作。
当面点清数量,核对规格名称,并及时登记处入帐(手工及电脑帐),做到帐、物相一致,帐、帐相符。
5、废品库内物资由生产部负责处理,并保留处理清单。
并负责组织出库,仓库人员严格清点数量或过磅,出库时开具产品出库单,并及时登记入帐。
三、物资贮存与防护1、物资定期盘点数量,确认库存的余缺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并有财务部进行抽查。
2、仓库应编制平面定置图,将物资合理布局,合理存放,禁止混放、倒塌和包装破损,妥善保管,杜绝积压,反对浪费,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3、仓库做到通风、干燥、清洁、安全,防尘和避光防止产品损坏变质。
储存易燃物品的库房还应做到密封、并远离火源、热源。
4、有色金属上货架,保持通风,非金属及电器材料,应分品种、规格、型号存放,摆设合理,立卡设数,对机械设备工量具等勤清点检查,以防生锈,发放问题及时处理。
5、做好物资的标识管理,包括产品标识及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严防误用。
6、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资,按时检查库存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苗头。
对超期物资标志待处理标识及时开具送验单交品质部重新验证,验证符合要求的标志合格品可继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标志“不合格品”识移交废品库。
并作好记录。
7、对于长期库存(既超过保质期限经品质部合格的库存物资)在电脑帐及手工帐中做好标并及时及通知财务部。
8、非工艺损耗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材料多余,仓库必须及时配合车间做好退料工作,退料需查清余料原因,核对材料的应余数,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及入帐。
9、对于残余的原材料或不满包装的材料根据实际包装情况,进行封口或封箱处理。
四、应急情况处理1、遇到紧急情况如失火及突发性天灾时应及时联络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灭火使用泡沫及干粉灭火器(易燃物品需使用泡沫灭火器)。
库房管理规定1.公司各类库房由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
2.采购人员购入的物品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入库单,收票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短缺或损坏,应立即拆包核查,如发现实物与入库单数量、规格、质量不符合,库房管理人员应向交货人提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
3.库房物品存放必须按分类、品种、规格、型号分别建立帐卡。
4.严格管理帐单资料,所有帐册、帐单要填写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5.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物资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经公司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出库。
6.库房物资未经允许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须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办理外借手续。
7.每月需对库房进行盘点、整理,对帐实不符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8.严格按照公司管理规定办事,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入库房。
9.库房管理要做到清洁整齐、码放安全、防火防盗。
10.库房内严禁吸烟,禁上明火,禁止无关工作人员入内,库内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相关管理制度张贴于明显位置,禁烟、禁火标识应设置于库房大门外。
11.因管理不善造成物品丢失、损坏,物品管理人员应承担不低于物品价值30%的经济损失。
仓库管理的五点含义1、仓储首先是一项物流活动仓储首先是一项活动,或者说物流活动是仓储的本质属性。
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
这表明仓储只是物流活动之一,物流还有其它活动,仓储应该融于整个物流系统之中,应该与其它物流活动相联系、相配合。
这一点与过去的“仓库管理”是有重大区别的。
2、仓储的基本功能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只不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物品的分拣与包装,过去也是有的,只不过现在更普遍、更深入、更精细,甚至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之所以将“配送”作为仓储活动、作为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因为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输,而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存要求,如果没有配送,仓储也就仍然是孤立的仓库;至于信息处理,已经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当然也应是仓储活动的内容之一,离开了信息处理,也就不成其为现代仓储了。
3、仓储的目的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
这与过去仅仅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重大区别。
谁委托、谁提出需求,谁就是客户;客户可能是上游的生产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业者,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但仓储不能仅仅满足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应满足“间接”客户即客户的客户需求;仓储应该融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之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
4、仓储的条件仓储的条件是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与现代技术。
说“特定”,是因为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是特定的,仓储的场所当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场所当然就是指仓库、货场或储罐等,现代经济背景下,仓储也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也需要许多现代技术的支撑,离开了现代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也就没有现代仓储。
5、仓储的方法与水平仓储的方法与水平体现在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方面。
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内涵,科学、合理、精细的仓储当然离不开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仓库管理流程仓库管理流程,包括如下环节:签订、验收货物、办理入库手续、货物保管、货物出库。
仓库管理原则仓库因为其库存物品的不同有其个性的管理原则,例如食品类仓库、产品类仓库、工业设备类仓库等类型的管理原则是不同的。
本文介绍的仓管原则是普通的产品管理原则,仅供参考。
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为使物品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基本条件是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库内容积应尽量向高处码放,为防止破损,保证安全,应当尽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设备。
3、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出货和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应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物品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季节性物品则依其季节特性来选定放置的场所。
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员工对库内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出入库的时间,将类似的物品放在邻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场所时,当然要把重的东西放在下边,把轻的东西放在的上边。
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物品则以腰部的高度为基准。
这对于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6、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依据物品形状来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标准他的商品应放在托盘或货架上来保管。
7、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
保管的重要一条是对于易变质、易破损、易腐败的物品;对于机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应尽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加快周转。
仓库管理是指商品储存空间的管理。
仓库管理作业应注意的问题有:仓库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
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
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
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
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
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5、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
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
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
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
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
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
9、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
但有些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为讲究时效,也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
10、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
仓库管理的核心探讨——库存仓库管理是中的重要环节,而供应链管理的初衷是消除一切无效率的活动,专业人士分析,这种无效率的活动会直接体现在“时间”和“库存”两方面的指标上,然而,许多企业却总是把视线放在缩减局部成本方面,甚至为了达到节省少许费用的目的,不惜花费大量时间。
显然,这种举措已经背离供应链管理的初衷。
虽然“库存”不会记入月度损益,但它是资产负债表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
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财务绩效参数和非财务性绩效参数,例如,及时客户订单交付、现金周转、库存持有天数等等。
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周转时间能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
它们的改进必然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