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外贸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外贸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在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外贸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缺失成为我国外贸企业的软肋。

本文具体分析了外贸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发展中国外贸企业的品牌战略,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品牌外贸营销对策
一、品牌的概念和意义
在今天,品牌对于我们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不仅仅代表了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融入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和承诺,一个品牌能够体现出它的自身的价值和企业文化。

品牌在当今市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更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上,国际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的,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对于品牌的作用和意义分以下几方面分析。

1. 品牌可以提升企业实力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是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出口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就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作为打开国际市场的利器,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带来丰厚的利润。

2. 品牌能够降低营销成本
一个品牌如果被市国际场认可,企业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全球化的品牌知名度更能促进销售的增长,营销成本也随之降低。

外贸企业的品牌,是其在国际竞争中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3. 扩大外贸企业的影响力
外贸企业将其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以相同的名称、图案、标志进入不同的国家,例如肯德基的KFC标志是国内人人皆知的,这样做可以让顾客对品牌有普遍性的认知和认可,树立统一的形象,
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二、对外贸易企业品牌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平均增长率在15%,其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外贸总额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三的水平。

但是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品牌的营销却是非常不够的。

在全世界前100个最优价值的品牌中没有一个是属于中国的。

这个严峻的现状可以分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1. 出口品牌化程度低
我国每年对外出口的商品中,标记自己品牌商品的占三分之一,没有品牌的商品占三分之一,打着外商品牌的商品占三分之一。

在国外,国内制造的商品确实不少,但有着中国品牌的却不多。

正是因为这种品牌化的程度低,所以没有品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也是很难。

许多外贸企业,依靠贴牌进行出口,只能赚取少量的原料和加工费,例如一个圣诞节的玩具,在中国出口到美国卖1美元一个,贴上美国的品牌,在美国市场上可以卖到7美元一个。

2. 品牌保护意识淡薄
从计划经济时代过度到市场经济时代,许多外贸企业对于品牌的意识淡薄,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的商品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屡屡出现,这些被抢注的商标对于企业而言是很严重的打击,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市场。

3. 品牌的附加值低
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的商品特点是档次低,价格低。

例如在2010年我国的服装出口总额是国际上最大的,但平均售价只有3.5美元,品牌的附加值太低。

意大利的服装出口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而且出口的是名牌,属于品牌产品,有着很高的附加值,他们出口的不仅仅是服装,更是品牌的出口。

4. 品牌的营销意识不够
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上用于品牌营销的费用非常少的,而且途径也比较单一,许多企业仅仅依靠国际博览会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国外的知名品牌在这方面是很下功夫的,例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国内的广告和促销是经常能看到的。

这种全球性的品牌战略观念在国内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外贸企业在国际上没有很强的品牌营销意识。

三、品牌问题的分析
面对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有着很深的根源的,和我国现在的国情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深入分析后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 政策不完善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鼓励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在出口时往往把创汇放在了第一,把短期的利润看得过重,对于品牌的建设不够重视。

品牌的创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要有相当规模的投资。

对于这种情况,在国外,政府扶持力度是相当大的,例如在2003年,日本提出了“日本品牌”的战略,造就日本的国家品牌。

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和政策的不完善,对品牌的建设扶持没有形成配套的思路和政策,以至于国内外贸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驰名品牌寥寥无几。

2. 品牌创新缓慢
许多国内的老字号,在国际上几十年如一日,传统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推出自己新的品牌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字号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甚至一些品牌已经灭亡。

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没有创新,就等于失去了竞争的机会,这种观念在国内虽然逐步在接受,但是品牌创新的速度是远远比不上国外的。

3. 产品质量差
在对外贸易中大规模得进行生产,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出口后导致纠纷和索赔的事件经常发生。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现象在国外竞争对手看来,是打击国内品牌最有力的武器。

归根结底,由于国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方面的落后,导致了产品档次和质量缺乏稳定,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很多,这些问题往往是国内企业在品牌树立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4. 中小外贸企业是品牌的薄弱环节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的份额,然而这些中小企业,却有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品牌的意识薄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仿制品众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仅仅是做外贸加工,靠贴牌赚取少量的利润。

这样做难以树立自己的品牌,以至于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长远来说,中小企业在外贸上缺乏品牌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外贸的发展。

四、外贸企业品牌建设的对策
1. 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针对我国的国情,要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新的自有品牌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在扶持中应该有以下两方面对策
第一,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对国内的外贸企业进行规划和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以发展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品牌。

第二,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正确地作出决策,制造出更贴近国际需要的产品,使整个外贸行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2. 强化品牌意识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实力的象征,当今的市场竞争也是知识的竞争,要加强外贸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对于侵权事件要通过正确的方式予以解决。

同时密切关注市场的需要,重视创建名优品牌的意义。

3. 严把产品质量关
日本的电器产品能够畅销全球,靠的就是质量,质量是品牌最重要的一方面。

国内外贸企业在创立品牌的同时,要多学习国际上名优品牌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的监管工作,避免出现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纠纷和索赔事件,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品牌的形象,努力创造国际品牌。

4. 科学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的树立,可谓任重而道远。

外贸企业要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具体来说,实施品牌的战略可以分为以下三步来走。

首先,要勇于创新,根据市场的具体需要,研制新的品牌。

其次,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品牌取得一定成绩时,通过向相关的行业进行渗透,以许可、承包的形式,组织厂家生产,并冠以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高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最后,巩固市场中品牌的地位,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达到创建知名品牌的目的。

总结
品牌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它需要国家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名牌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严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帮助外贸企业树立国际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莹莹,. 我国实施外贸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J]. 商业经济,2008,(15).
[2]戎凡. 论我国的外贸出口品牌战略问题[J]. 中国商贸,2009,(7).
[3]启言. 服装外贸企业品牌化提速难[J]. 市场观察,2009,(10).
[4]刘菊堂. 我国外贸转内贸的障碍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2009,(6).
[5]童西琳.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再思考[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6]柳夕良. 外贸公司:品牌建设的领跑者[J]. 中国经贸,2004,(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