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表扬学》读后感
董佳娣
拿到《一线表扬学》,看到封面的人物就觉得似曾相识。
经过大脑的高速搜索,我记起来这就是一年级时语文千课万人活动的其中一位课堂展示教师,瞬间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接着又看到了封面正下方的几行文字---表扬不是万能的,没有表扬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恩,一本关于表扬的书。
恩,应该是一本比较贴近日常教育的好书!”我这样想。
打开正文第一页,里面这样写着:一颗糖果,一本作业本,一张照片,优先阅读老师带来的课外书,都会引发同伴的羡慕,同伴羡慕眼神下的那颗糖,无比甜美;同伴羡慕眼神下读的那本书,世间少有的奇书。
从别人的笔下再回看自己的日常教育琐碎,不禁觉得,原来自己小小的行为在小朋友们之中有竟有如此般的魔力。
管老师笔下的一件件育人小事,对照着也能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找出类似事例。
比如,把自己的菜分给学生吃;给学生做“小老师”的机会;奖励学生糖果、表扬信;处理不及时完成或者订正作业的学生等等。
原来不管是现在看来高高在上的名师,还是像我这样默默无闻、懵懵懂懂的新教师,只要是一线教师,都会遇上相似问题的学生。
但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管老师这类的名师已经把他的教育经验整理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网络,而我还在出发点慢慢摸索,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因此,我觉得手记二中的主题性表扬对于起步阶段的我来说,十分受用。
“做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有所侧重,逐个击破。
这段时间抓诚信,那段时间抓责任;此段时间抓纪律,彼段时间抓作业。
”记得一年级上册我上完《操场上》的公开课后,在听课的陆老师面前哭得稀里哗啦,担心自己教不好那一群学生,管不好班级,陆老师对我说了类似的一番话。
英雄所见略同!新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总想着要把自己的班级管的好好得,并且希望是德智体美全面抓。
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十分的骨感。
班级总是会冒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说了几百遍的课间不能奔跑,孩子们还是照跑不误;公开课前关照孩子们,课上好好表现,有很多老师要听课,要给咱们班打分,但是捣乱的,该出乱子的照出不误。
平时一再强调的事情,学生还是做不好,内心极其奔溃。
现在想想,没有巧用表扬,也是原因之一。
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各方面都做到极致,既然能力有限,我们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把要做的事情一件件罗列出来,分阶段重点强调。
表扬也一样。
我觉得表扬有双重意义:一是激励所表扬的那个学生,继续保持。
二是形成一种辐射,让班级中其他学生也向那个人学习。
但如果我们一下子表扬这个上课纪律好,一下子表扬那个做眼保健操认真;一会表扬他作业及时完成,一会表扬她关心集体。
杂乱无章的表扬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毫无针对性。
那么多需要自己改进的地方,我究竟从哪里下手呢---不知道学生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也许也会有消极的学生觉得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就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反正表扬与我无关!那这表扬就只是一件与受表扬的那个学生有关的事情,表扬也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
管老师将他的表扬学分成了18种类型,也许并不是每种都适合自己,但仔细阅读总会有所裨益。
他积累多年形成的这一系列表扬方法,也非我一朝一夕能学得。
且行且学吧!管老师将他的《一线表扬学》定义为“教师的幸福学”。
与表扬相对的是批评。
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批评学生时,我们自己的样子---怒发冲
冠,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感觉整个人血压、火气都上来了,想想都觉得好累!这时候被批评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呢?像一朵蔫了的小花,像被霜打残了的小草,精神萎靡,双目无神,耷拉着脑袋,可怜兮兮的!对于那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这一顿批评数落,可能并不能让他“改邪归正”,而是激发了他心中的怒火。
伤人伤己,这么看来批评确实不是一剂可以长久使用的良药啊……所以好好修炼表扬的功力,让和风煦日般的表扬代替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许我们真的能过得更幸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