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感冒、咳嗽、哮喘哮喘.肺系疾病的针灸治疗
感冒、咳嗽、哮喘哮喘.肺系疾病的针灸治疗
脉滑数,苔黄腻。
哮喘的辨证
2、虚证: 病程长,反复发作或为哮喘间歇期,哮喘
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可分为肺气不足、肺肾两虚两型。
哮喘的辨证
肺气不足: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言语 无力,吐痰稀薄,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 红,脉细数或软而无力。
肺肾气虚:久病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 肢冷,舌淡,脉沉细。
(1)穴位:膻中、定喘、肺俞。
(2)方法1:常规消毒后,局部浸润麻 醉,用三角缝合针,将“0”号羊肠线埋 于穴下肌肉层,每10-15天更换一次。
(3)方法2:常规消毒后,于穴位表皮 局麻,用9号腰穿针将羊肠线植入有关穴 位。
哮喘的针灸治疗
穴位割治法: (1)穴位:膻中。 (2)方法:常规消毒后,局部浸润麻
咳嗽的治疗
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法 选穴:定喘、大杼、风门、肺俞 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2ml,或胎盘
注射液,每次1-2穴,每穴注入药液 0.5ml,选穴由上而下一次轮换。隔日一 次。 适应症:慢性咳嗽
咳嗽的治疗
(2)穴位贴敷法 选穴: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 用药:白附子(16%)、洋金花
哮喘的针灸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
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风寒外袭—风门; 风热—大椎、曲池; 痰热阻肺—丰隆; 喘甚—天突。
哮喘的针灸治疗
哮喘的针灸治疗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来自侧凹陷处。咳嗽的治疗(2)内伤咳嗽 治法: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
阴经穴为主。 主穴:肺俞 天突 太渊 三阴交 配穴:痰湿侵肺者,配丰隆、阴陵泉;肝
火灼肺者配行间;肺阴亏虚者,配膏肓; 咯血者,配孔最。
咳嗽的治疗
操作:主穴用平补平泻法,或配用灸法 方义: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
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天突 为局部选穴,可疏导咽喉部经气,降气 止咳;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 取之肃理肺气;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 止咳。
根据感邪的不同、体质强弱不一,症候可分 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 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
概述
外邪有偏寒、偏热的差异,偏寒者则致寒邪 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 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失调,肺气失清 肃。
病情上也有轻重之分,轻者一般称为“伤 风”,重者在一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 行感冒”。
哮喘的针灸治疗
操作:毫针泻法。风寒可合用灸法,定喘穴 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 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 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肺俞—宣肺祛痰; 定喘—平喘之效穴。
哮喘的针灸治疗
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
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肺俞 膏肓 肾俞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概述
定义: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指肺失宣 降,肺气上逆为咳,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 系病证,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病名释义:有声无痰为咳;无声有痰为嗽 范围:上感、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
张、肺炎表现为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 病进行辨证论治。
咳嗽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外感 风寒暑湿燥火 外邪袭肺
“哮”是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 “喘”是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 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
炎;肺炎;肺气肿参照本节论治。
哮喘的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 痰饮内伏。
感受时邪、久病咳嗽 饮食偏嗜、情志内伤
痰饮阻塞气道, 气机升降失常
发作期—实证—气阻痰壅,阻塞气道 缓解期—虚证—肺气耗损,累及脾肾
感冒的治疗
感冒的治疗
风池:后发际正中上1寸,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 之间凹陷中。
感冒的治疗
感冒的治疗
感冒的治疗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
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 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 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少商、委
中用刺络放血,余穴均用泻法。
感冒的治疗
方义:
列缺为肺经络穴,宣通肺气;合谷为手阳 明大肠经原穴,以祛邪解表,同时为原络配穴 法;
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呈散发性发病,肺卫症状明显,
但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传染性强,肺系 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显著,症状较重,且 可以发生传变,入里化热,合并它病。
按语
与温病,尤其是与风温早期鉴别。 温病每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风温初起,
更与风热感冒相似。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
感冒的病因病机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 。 “正气之强弱”与“感邪之轻重”在本病发病的
关键。 病因: 以风邪为主(挟六淫) 与时行疫毒。 病机: 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主要在肺卫。 病性:邪实或正虚。
感冒的辩证
定喘 配穴:肺气不足—气海; 肺肾气虚—阴谷、关元; 喘甚— 天突。
哮喘的针灸治疗
操作:定喘用刺络拔罐,余穴用毫针补法。 可用灸法或拔火罐。
方义: 肺俞、膏肓—补益肺气; 肾俞—补肾纳气; 太渊、太溪—充肺肾真原之气; 足三里—调和胃气,资生化之源 定喘— 平喘。
哮喘的针灸治疗
肺系疾病的针灸治疗
徐振华
概述
❖ 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 悲,在液为涕。
❖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 大肠,故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 肺在五行属金,在阴阳中属阳中之阴,在人 体气和津液的代谢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脏。
穴位贴敷法: (1)穴位:肺俞、膏肓、膻中、定喘。 (2)方药:白芥子30g 甘遂15g 细辛
15g。 (3)方法:三药共研细末,用生姜汁将其
调成糊状,在肺俞、膏肓、膻中、定喘处涂 药蚕豆大,贴30-60min即可,以局部红晕 微痛为度。若起泡,则挑破后涂以龙胆紫。
哮喘的针灸治疗
穴位埋藏法:
概述
当外邪侵袭肺卫会引起感冒;外邪侵袭或脏 腑功能失调导致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引起咳嗽、 哮喘。
一、感 冒
概述
感冒是外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
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 尤以春季多见。
概述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 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的一系列肺 卫症状。
外感风热:兼见咳嗽,咯痰黏稠、色黄,身 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咳嗽的辨证
2.内伤咳嗽
主证: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 功能失调症状。
痰湿侵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 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胸脘痞闷,神疲纳 差,便溏,舌苔白腻,脉浮濡滑。
咳嗽的辨证
肝火灼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 粘,面赤咽干,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主证: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
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咳嗽流涕,痰液清 稀,头痛,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感冒的辩证
风热感冒: 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涕浊,咳
嗽,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头痛昏胀, 苔薄黄,脉浮数。 夹湿:头痛如裹,胸闷纳呆。 夹暑: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按语
哮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源性哮喘主 要治疗原发病,针刺只作辅助治疗;
发作严重或哮喘持续状态,应配合药物 治疗;
气候转变时应注意保暖; 过敏体质者,注意避免接触致敏源和进
食过敏食物。
致 谢!
Thank you !
按语
按语
按语
天突穴在针刺时要掌握好方法,直刺0.3寸, 然后针尖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刺 入0.5-0.8寸,捻转泻法1-3分钟,使咽部 有酸胀感或紧缩感。 针灸缓解咳嗽有一定疗效。平时注意保暖、 慎避风寒,嗜烟酒者应诫绝。
三、哮 喘
概述
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 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 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
肺阴亏虚:干咳,咳声短促,以午后黄昏 为剧,痰少粘白,或痰中带有血丝,或声 音逐渐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形 体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咳嗽的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以手太阴、
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天突、合谷、肺俞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
肺之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 温病则高热、壮热,多有传变,由卫而
气,入营入血,甚者神昏、谵妄、惊厥 等。各种温病均有明显的季节性,而感 冒则四时可发。
按语
针灸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同 时嘱患者多饮热水,多休息,同时在感冒流 行季节或体虚时针灸足三里、风门穴有一定 预防感冒的作用。
二、咳 嗽
感冒的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 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及督
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曲池、尺泽、鱼际;
感冒的治疗
❖ 鼻塞:迎香; ❖ 气虚:足三里; ❖ 咽喉肿痛:少商点刺出血; ❖ 全身酸楚:身柱; ❖ 夹湿:阴陵泉; ❖ 夹暑:委中
感冒的治疗
拔罐 适应症:风寒感冒 选穴:大椎、身柱、大杼、肺俞 操作:拔罐15分钟,或用闪罐法
感冒的治疗
刺络拔罐 适应症:风热感冒 选穴:大椎、身柱、大杼、肺俞 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拔罐于穴位上,
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 针孔。
感冒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