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专科]医用化学习题册答案讲解

[护理学专科]医用化学习题册答案讲解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医用化学课程练习册专业:护理学、检验技术层次:专科无机部分第一章溶液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1的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2.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1的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在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1的溶液和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5.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1的溶液称高渗液(+)6.在相同温度下,0.3 ⋅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1B.0.1·1葡萄糖C.0.3·1葡萄糖D.0.4·1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C.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血栓的溶液是()A.0.1·1B.0.1·1葡萄糖C.0.3·1葡萄糖D.0.2·1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C.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C.2D.蔗糖三、填充题1.10.0 g·13(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1。

37℃时的渗透压为,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会产生现象。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需条件是(1)(2)。

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为。

3.9.00g⋅1生理盐水(58.5)的渗透浓度为·1。

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会产生现象。

四.计算题1.糖尿病人和健康人血浆中所含葡萄糖(180 g·1)的质量浓度分别是1.80g·1和0.80 g·1,试分别计算其对应的物质的量浓度以及在正常体温时糖尿病人和健康人血浆中由葡萄糖所引起的渗透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当温度升高,总分子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 ( )2.对同一反应,不管用哪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都完全一样 ( )3.对于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 等于一 ( ) 4.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精确测定 ( )二、选择题1.对于零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活化能很小 B .反应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速率常数k 等于零 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2.在500K 时,反应2(g )+ 1/2O 2(g ) = 3(g )的平衡常数为50,同一温度下,反应 2 2(g )+ O 2(g )=2 3(g )的平衡常数为 ( )A .2×10-2B .4×10-4C .4×10-2D .2.5×103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根据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溶液的值与两性物质的浓度绝对无关 ( ) 2.将0.10 1的3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值基本不变 ( ) 3.把3与5的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值为4 ( ) 4.将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的[H 3]就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 )5.在0.2 ·1的溶液20中加入适量,则可使的解离度增加 ( )6.在0.101Lmol -⋅溶液10中加入少量固体,则可使的解离度增加( )7.将0.10 1的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值变小 ( ) 8.将0.10 1的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值变小 ( )二、选择题1.在下列溶液中解离度最大的是 ( ) A .1 ∙1 B .2 ∙1 C .纯水 D .1 ∙12.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大的是 ( ) A . B . C .H 2O D .33.从酸碱质子理论来看,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 ( ) A .H 2O B .4+ C . D .32-4.欲使3·H 2O 的α和均上升,应在溶液中加入 ( ) A .少量水 B .少量(s ) C .少量4 (s ) D .少量(s )5.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大的是 ( )A.B.C.H2O D.3三、填充题1.根据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的,3-,H2O,3,42-,32-,,H24-,,能作酸不能作碱的有,能作碱不能作酸的有,既能作酸,又能作碱的有。

2.在10.0 0.1 ∙1溶液中,各加入下列物质,对〔〕影响如何?(1)1.0(2)10.0纯水(3)1.0四.计算题已知某一元弱酸的5.00,计算:1.的、的、2.0.1∙1溶液的[]、3.0.1 ∙1溶液的[]、、第四章缓冲溶液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将缓冲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的[H3]就减少到原来的一半()2.配制6.00的缓冲溶液,可选择和(4.75)()3.将等体积的0.2 ·1的4与0.2 ·1的3·H2O混合,可得到缓冲溶液()4.0.1·1的和0.05 ·1的以等体积混合,可以制成缓冲溶液()5.正常人,血液的值总是维持在7.35~7.45范围内()二、选择题1.下列各溶液,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A.0.2 ·1B.0.1 ·13·H2OC.0.2 ·124D.0.1 ·1和0.2 ·12.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缓冲溶液的值和缓冲比B.弱酸的和缓冲比C.弱酸的和缓冲溶液的总浓度D.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3.影响缓冲溶液的主要因素是()A.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缓冲比B.弱酸的和缓冲比C.弱酸的和缓冲溶液的总浓度D.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4.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抗酸成分是()A.H24-B.42-C.3-D.H235.下列各缓冲溶液,缓冲容量最大的是()A.500中含有0.15 和0.05B.500中含有0.05 和0.15C.500中含有0.10 和0.10D.500中含有0.20 和0.206.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抗碱成分是()A.H24-B.42-C.3-D.H237.现要配制4.5的缓冲溶液,最理想的缓冲对是( )A.2424((H24-)=7.21) B.(()=4.76)C.(()=3.75) D.34 ((3)=4.75)8.现要配制9.5的缓冲溶液,最理想的缓冲对是( )A.2424((H24-)=7.21) B.(()=4.76)C.(()=3.75) D.34 ((3)=4.75)三、填充题1.已知,H24-和4+的分别为4.75,7.21和9.25,若欲配制与正常人血浆值相同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系为,其中抗酸成分,抗碱成分是。

2.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其抗酸成分是,抗碱成分是。

3.(4.75)和组成缓冲溶液,其理论缓冲范围为。

四、计算题1.已知某一元弱酸的5.00,计算0.1∙1和0.1 ∙1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值。

第五章滴定分析法概述和分光光度法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酚酞为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显酸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碱色()2.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变色时即为计量点()3.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变色时即为滴定终点()4.吸光系数ε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愈高()5.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入射光波长与溶液的吸光系数无关()6.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与溶液的吸光系数无关()7.吸收光谱的基本形状与溶液的浓度无关()二、选择题1.用0.1000 ·1滴定最适用的指示剂是()A. 酚酞B. 甲基橙C. 甲基红D. 以上三种指示剂均不行2.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是()A.入射光波长B.溶液浓度C.溶液厚度D.入射光强度3.用0.1000 ·1滴定最适用的指示剂是()A. 酚酞B. 甲基橙C. 甲基红D. 以上三种指示剂均不行4.10.2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A.1位B.2位C.3位D.4位5.0.1234的有效数字位数是()A. 1位B. 2位C. 3位D. 4位三、填充题1.用0.1004 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25.003溶液时,耗去盐酸标准溶液25.40 ,则该3溶液的浓度为 1 。

2.吸光物质溶液的ε=1×103,在1吸收池中测得其吸光度为0.30,则物质的量浓度为·1。

3.某一溶液加入甲基橙呈黄色,加入酚酞呈无色,则该溶液的范围为。

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是、、、。

四.计算题用0.1000˙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碳酸钠试样时,称取碳酸钠试样0.1986g,消耗盐酸标准溶液37.31,求碳酸钠试样的百分含量是多少?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标准电极电势(ϕθ)值愈大,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愈强()2.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精确测定()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值升高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4.电极电势(ϕ)值愈大,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愈强()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值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值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二、选择题1.已知ϕθ(32+)=0.771V, ϕθ(2)= -0.4030V, 将这两电对组成原电池,则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A. 1.174B. 0.059C. 0.973D. 0.3682.298K时,电极2+(0.1 ·1),4+(0.01 ·1)∣的电极电势是()A.ϕθ+0.05916 B.ϕθ -0.05916 C.ϕθ +0.02958 D.ϕθ -0.029583.在298.15K、标准状态下,电对2、I2、42+、2中最强的氧化剂是()(ϕθ(2)=0.3419V,ϕθ(I2)=0.5355V,ϕθ(42+)=0.151V,ϕθ(2)=1.358V)A.2B.2+C.I2D.4+4.在298.15K、标准状态下,电对2、32+、42+、2中最强的还原剂是()(ϕθ(2)=0.3419V,ϕθ(32+)=0.771V,ϕθ(42+)=0.151V,ϕθ(2)=1.358V)A.2B.C.2+D.2+5.溶液中含有和三种离子,要使I-离子氧化成I2而又不使和氧化,应采用的氧化剂是()(ϕθ(2)=0.3419V,ϕθ(32+)=0.771V,ϕθ(42+)=0.151V,ϕθ(2)=1.358V,ϕθ(I2)0.5355V,ϕθ(2)1.066V,ϕθ(42+)1.507V)A.4-B.2+C.3+D.4+三、填充题1.已知298.15K时标准状态下的反应2==22, 正向自发进行,则电池组成式为,2.已知298.15K时,氧化还原反应:2+(0.10 ·1) ==2+(0.010 ·1)正向进行,则电池组成式为。

相关主题